时间:2024-05-11
马成林
摘 要 信息技术教育和课程的整合就是要把学生要掌握的学科教学目标和信息技术素养目标结合起来,在实现学科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同时实现信息技术素养目标。整合并不是另起炉灶,而是扬长避短,把各方面的优势有机、完美的结合起来。
关键词 整合 整合的定位 新型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8-0053-02
教学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信息技术的深人应用,催化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如何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数学学科的整合,是每一个数学教师要面对的重要的和长期的课题之一。
一、对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整合的理解
信息技术教育和课程的整合从宏观的角度,就是要把学生要掌握的学科教学目标和信息技术素养目标结合起来,在实现学科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同时实现信息技术素养目标。从微观的角度,就是信息技术与具体教学过程的整合。即在课程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二、整合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由于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即整合是提高教学质量和素质教育所要采取的必要手段。因此,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是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三、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势
1.信息技术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传统教育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忽视对观察、实验、想象、猜测等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的内心活动、情感体验和合作交流;重视对结果的应用而忽视对过程的探究。教师经常代替学生思维,结果本来生动、机智、充满创造力的整个数学思维过程不见了,导致学生认为数学不过是一些纯粹的理论和枯燥的运算和证明,没有多少实际用处。现在,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开创了一个“数学实验室”,利用“几何画板”教育平台和其他工具软件,为学生“做”数学提供必要的工具与手段,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在“问题空间”里进行探索,来做“数学实验”。这样我们也向:“一个差的老师给人奉送真理,而一个好的老师教人发现真理。”的发展更进了一步。
2.动态图象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信息技術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这个特点可处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为教师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3.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高
上数学课总是免不了要画图,这些作图中有部分是机械的、重复的,有些还相当繁复,并且有时作图本身对达到该节课的教学目标的意义并不大。如:“图形的平移”,先告诉计算机平移方向及平移距离(一个向量即可),再选中平移对象即可完成平移,既简单、明了,又直观、形象。用计算机代替老师、学生做这些工作,既彻底减轻了负担,让教师、学生把精力和注意力用到更高层次的教学和学习环节中去,同时也有助于师生更了解和熟悉信息技术,使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四、整合的定位
1.要与数学的学科特点相结合,突出数学的思维特点
数学具有逻辑的严密性、高度抽象概括的理论,并大量使用形式化、符号化的语言。学习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思维活动的过程。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领悟成为数学教学的特殊要求。因此,整合必须与数学的学科特点相结合。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运用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去选择、运用不同的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上的优势,不能把数学搞成电脑多媒体功能的成果展览。总之整合中,我们关心的不是信息技术,而是课程本身。
2.应以服务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变辅教为辅学
整合应清晰地认识到,信息技术是学生更有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一种工具。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数学学习,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使用信息技术的出发点是利用好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学生思维,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3.应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
整合既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根据我们的现实情况,班级教学,面对面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仍然占主导地位,并且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下去;目前大多数学校的软硬件设施的配备尚需完善;信息技术的使用不得不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而且,就数学学科的特点,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和能力培养都适合使用信息技术,另外如基本的计算能力和必要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的培养,借助于信息技术反而可能带来副作用……所以,计算机并不能完全取代黑板,对传统教学也不能全盘否定。必要合理的板书、语言描述、手势、模型展示、实物演示等传统做法仍然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
(责任编辑 陈 利)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