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群坝锁江河 后果实堪忧

时间:2024-04-24

■ 丁 照

(作者为自由撰稿人)

翻阅《民主与科学》2015年第4期,一组有关长江筑坝的数据,令我吃惊。大意是,长江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干流共筑坝51626座(如果包括支流,或有可能),总库容超过4000亿立方米,约占年平均径流量的一半。

中国气候以季风为主,年降水量受副热带高压随机影响很大,不但年内有雨季和旱季之分,年际间也有丰水年和枯水年之别。这个基本水文特征决定了筑坝必然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例如,筑坝有可能大幅度降低下游河床水位,以及下游支流、湖泊和地下水的水位,恶化下游生态繁衍和社会生活的环境条件。下游水位全面降低必然带来陆地蒸发量减少,进而弱化当地气象因子,增加降水难度。水库水位大幅抬高必然引起上游良田淹没、植被破坏以及地下水位大幅抬升,造成土壤成分改变和地质灾害等。

中国除黑龙江省江河径流尚属充沛外,北方绝大多数江河近半个多世纪来已走向枯萎。何时听说过黄河发生了几万秒立米的洪水?就连最坚挺的北京潮白河最近16年来,也已史无前例地枯萎,大量水库库容及其装机随之长期闲置。

北方水资源走向枯竭,原因非常复杂,超量筑坝可能是重大原因之一。国际上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河流的人工调节水量不能超过年平均径流量的30%,10%至20%即可,目的是保证河流水位在筑坝前后不至发生太大跌落。但中国已超出很多,例如,黄河原来年平均径流量为500多亿立米,而已建水库总库容超过600亿立方米。

中国国土自然特点无法与欧美相比。在俄罗斯、北欧和加拿大的中高纬度地区也修建不少以发电为主的水库。但是,那里河流是以周而复始的融雪补给为主,径流相对稳定。而且,库区内人口稀少,筑坝对生态和社会影响不大。相反,中国降水量随机性很大,且库区人口稠密,生态脆弱,土地宝贵。

现在,中国大小河流被坝群密集分割,加上大规模抽取地下水,以及因城市化带来的大面积地表窒息等因素,自然环境运行状态恶化在所难免。北方国土长期缺水,干旱趋势很难逆转。在未来半个多世纪或更长时间后,以黄河为主的北方河流湖泊和地下水很可能逐渐“耗尽”,接下来便是荒漠化挑战。在以长江为主的南方,虽然季风降水远多于北方,但只要上述因素不消除,河流的枯萎趋势,恐怕同样难以逃脱。

中国筑坝泛滥与一任权力“自由行”没关进笼子里,一贯缺乏真正的广泛民主决策不无关系。其结果是,河流枯萎了、消失了,辽阔国土上再也找不到一条自然河流,维持经济增长和提高生活水平所需的成本将不可避免地陷入不断膨胀之中,甚至难以自拔,为民族未来命运增加巨大变数。

世界上不少国家为了环境,许多水能早已放弃开发。美国大坝本来就不多,但现已拆除900多座,效果比设想的好得多。这就是人类对所谓“征服自然”的再理解再认识。

超量筑坝将酿成巨大的自然报复,这一点至今似乎仍在国人认识的盲区之中!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