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传统电视文化类节目崛起之路

时间:2024-05-11

杜佩

内容提要:中央电视台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等传统文化类节目之后推出“中国诗词大会”,获得广泛关注。节目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载体,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节目主旨,设计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可视性为一体的节目形式,选拔来自全国范围的诗词爱好者参与其中,并邀请诗词大家就诗词进行解析,节目以受众为本的设计理念和传承中国文化的正能量内涵,一经推出就获得强烈的社会效应和一致好评。

关键词: 《中国诗词大会》; 以人为本; 创新策略

传统文化类节目在中国的电视节目形态中一直处于小众地位,很难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中国诗词大会》通过唐诗宋词带领国人重温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保留了传统文化节目的品质和风格,在节目上运用行之有效的创新策略,把中国的原创传统文化节目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为传统文化节目的崛起开辟了道路。

一、 以诗词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

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悠久,传承千年,人文气息浓厚,唐诗宋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国诗词大会》以此作为节目的内核和载体,具有很高的立意和价值。诗词不仅是古人的智慧结晶,亦是丰富的古代文化,《中国诗词大会》的诗词文化贯穿节目的各个环节,无论是在开场时以诵读的形式被表现出来的诗词,还是竞技过程中的关卡,都是围绕着诗词所展开的问题设置、深入解析,让观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充分领略诗词所赋予的语言美、音韵美和意境之美,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文化带给人的影响。同时,节目组所选取的作品也非常考究,入选的诗词不生僻,为观众广泛熟知为基本准则,同时语言精美凝练,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诗词作品中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无论是历史典故还是人文风貌,以及特定时期的作者情感。诗词多出自名师大家,苏轼、王安石、李清照等经典作品,或是诗词主人公是大众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受众在收看节目的过程中,不仅对历史人物和历史背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而且节目借助诗歌这个载体,对历史进行细致的剖析和点评,通过画面的视听效果,给予受众丰富的视觉体验,进而提升了节目的内涵和深度。

二、以受众为本的节目设计理念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设置处处以人为本,无论是诗词题面的熟悉度和亲切感,还是赛制的安排。中国的诗歌文化历史悠久,作品浩如烟海。节目组选择“熟悉的陌生题”,作为推广的契机, 很好迎合了大众。节目组所选择的的诗词有许多是中小学课本上的知识,通过这些“熟悉的陌生题”带观众领略诗词文化的精髓,通过诗词之美传递中国文化的魅力。节目在赛制上的安排充分调动观众的参与兴趣,让人眼前一亮,较其他益智类、竞技类节目有所创新。

比赛环节分为个人追逐赛和擂主争霸赛两部分。个人追逐赛上,一名选手与百位挑战者同场竞技,这种不可预知性的一对多、以点对面的比赛模式,避免了场上选手互动不足的缺憾。创新的赛制和公平的评判标准,给予挑战者更多参与机会,增加了比赛的戏剧性和观赏性,并且设置了“返场环节”,让高水平的选手二次参与节目,提升了节目的期待度和吸引力。赛制公平公正的原则调动了参赛选手和挑战者的积极性,并且百名挑战者都有上台打擂的机会。简单好玩的游戏规则,使台上的参赛选手和电视机前的观众都参与其中,而不是只有参赛选手参与其中,电视机前的观众可以通过手机答题参与到节目中去,形成一种全民答题、全民参与的风貌。不仅如此,节目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还体现在参赛选手覆盖面广,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覆盖各年龄段。

三、在制作上行之有效的创新策略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种电视节目都在寻求创新和发展的新思路,作为国家级电视台,央视也不例外。《中国诗词大会》作为一档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创节目,无论在形式上还是技术上都进行大胆创新,把中国传统元素融入其中。首先,节目的片头、宣传片等都是中国典型水墨画的风格,明月、竹林等元素的应用以及飘逸的动画效果,既表现出写意山水的意境,又给节目铺陈了典雅的中国风基调,且画面所配的背景音乐也运用了笛、箫等民族乐器,营造出行云流水的音乐风格。在细节处,嘉宾席的桌椅都带有古代家具纹饰,富有古典风味,整个演播室营造的古典情境和谐统一,节目内容环节也设计别有新意。

节目内容环节的设计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节目的赛制设计,系统合理。节目的主体是诗词的比拼,题型的设计上并没有生硬的考察参赛选手对诗词的记忆能力,而是采用一系列灵活新颖与之有关的题型。其次,节目以嘉宾点评提升含金量,在节目中,点评嘉宾以渊博的学识、流畅的语言为诗词添加注解,并讲解其中蕴含的典故和深意,对诗词的内容做出了丰富的补充,不但增加了节目深度和广度,也起到了普及传统文化知识的作用。此外,节目的核心成員——选手,他们是节目组跨越大江南北从各行各业中选拔出来的,跨年龄段跨职业的选拔方式使节目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中国诗词大会》突破传统形式,大胆应用了现代技术,把演播厅变成中国风的室内放映厅,场面恢宏,给受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最后是主持人的魅力。一名出色的主持人对于这样一档大型原创传统文化节目至关重要。董卿对《中国诗词大会》的把握优雅自如。无论是对于诗词的韵律掌控,还是饱满的激情以及语言表达技巧,把诗词的情感发挥得淋漓尽致,为节目锦上添花。

四、 结语

《中国诗词大会》延续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这一优秀传统文化节目系列的口碑和品质,在周末黄金档众多热播综艺节目中成功突围,并受到了一致好评。这档节目不但力求创新,同时也坚持着正确的创作导向,节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从节目制作播出收获的高收视率以及广泛好评便可展示出大众对于节目的认可。不仅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节目制作理念,同时媒体应谨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媒体使命,无论社会如何发展、科技如何进步,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始终都是媒体需要承担的光荣使命。最后,创作有时代特色的精品节目。时代在发展进步,对于电视节目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优秀的原创文化类节目同样需要应势而上,打造出时代精品。

参考文献:

[1]刘艳霞.《中国诗词大会》的文化传播功能[J].数字传媒研究,2016(09).

[2] 罗琦,唐苗.浅析电视节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M].新闻知识,2016(10).

[3] 王永亮,谢聪.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语篇的解构与建构[J].疯狂英语(理论版),2016(2).

[4] 邹加倪.原创传统文化节目创新策略研究——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为例[M].传媒,2016(07).

(作者系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5级广播电视硕士在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