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4-05-11

王园园

摘 要:新颖而又个性化的微课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变革,增强了课堂教学实效。微课与传统的视频教学相比能突出重点,时间短、收效高,可实现移动化学习。为此,教师要巧用微课,优化初中生物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 微课 应用途径 优化教学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授课方式,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一致认可。相比传统的视频教学,微课的特点更加突出,优势更大,其主要表现是:主题明确且具针对性;短小精悍,利于传播;资源容量小,方便移动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在准确理解微课的基础上,发挥微课的优势,制作并巧用微课,达到优化生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一、巧用微课,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兴趣对于初中生学习生物非常重要。只有感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参与课堂,其学习的动力才会更强。为了创新生物课堂导入,增强导入实效,教师可以利用新颖的微课来创设教学情境,引出学习的内容,从而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起来。实践证明,短小精悍的微课能够瞬间吸引学生的关注。为此,教师要结合生物教材内容制作微课,创设情境,引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例如,在学习苏科版八年级生物“我国特有的珍稀生物”一课内容时,教师巧用微课导入新课,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各种常见的生物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我国特有的珍稀生物,学生却难得一见。因此,教师可把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制作成微课,把收集的各种特有珍稀生物(娃娃鱼、白鳍豚、金丝猴、扬子鳄等)的相关资料作为微课内容,一一呈现给学生,再给图片配上简短的介绍,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这些生物,增强学生保护生物的意识。紧接着,教师引出与特有珍稀生物相关的问题,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师:“你认为导致这些物种成为特有珍稀生物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人类应该如何保护这些生物?”微课呈现结束后,学生学习生物的浓厚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学生能够自觉地交流这些情境问题,从而活跃了课堂氛围。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利用微课引出了特有珍稀生物的学习,以图片情境刺激学生视觉,再通过设计情境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从而收获良好的教学指导。

二、巧用微课,突破难点,增强实效

生物课程中有很多微观领域的内容。教师往往难以用语言讲述清楚,如细胞的分化和分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等。教师可以制作微课,以微课形式向学生展示具体的内容,引导学生更直观地感知。在制作微课时,可以为展示的内容配上一定的解说,让学生更快地理解知识,突破重点和难点问题。

例如,在学习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血液”一课内容时,教师巧用微课突破难点,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对于血细胞的种类以及它们各自的形态和特点,教师难以用语言表述清楚,但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形式展现显微镜下的血细胞的种类,清晰地把血细胞的知识呈现出来。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很快就认识了血细胞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通过微课的放大形式,学生也能在观察中总结其各自的特点,如红细胞:红色,量最多,圆饼状;白细胞:最大,并且有细胞核;血小板:最小,没有细胞核。对于知识吸收较慢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继续观看微课,以进一步强化所学知识。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巧用微课,把血细胞的特点以直观、清晰的方式呈现出来。师生间的良好互动,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红细胞的形态与功能的关系、血小板的功能等,从而强化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增强教学实效。

三、巧用微课,演示实验,促进吸收

生物教学以实验为基础,是离不开生物实验学习的。但有时生物教学实验会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如设备、条件、效果、时间等),出现教师无法演示,或学生无法操作,或没有时间操作实验等问题。这些限制导致了生物实验教学效果不佳,很多学生无法深刻地理解相关的生物内容。此时,教师可以巧用微课,把现实中难以操作的实验以动态形式呈现出来,弥补实验操作的不足,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例如,在学习苏科版八年级生物“植物的生长发育”一课内容时,教师巧用微课,演示了“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这一实验过程,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由于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要持续一周才会有效果,学生每天必须定时观察、记录,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因此,教师可以把这一实验设计成微课,向学生清晰地展示一周中种子的萌发情况,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这一实验过程,并形成对照组。学生在看完微课后,再进行讨论,形成结论。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优化实验设计,提出自己的想法。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巧用微课形式,完成了实验周期较长的实验,从而提高了生物教学效率。在演示实验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讨论,从更深的角度让学生理解实验,得出结论。

四、巧用微课,引出问题,激发思维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还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微课形式辅助生物教学时,教师在播放完微课内容后,可以从中挑选出有价值的内容,设计成问题,以此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看”给予学生直观的生物内容,“说”则引导学生围绕微视频资源表达自己的看法,深化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更自主地参与到生物课堂学习中。

例如,在学习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一课内容时,教师巧用微课,引出问题,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教师把这一节课内容设计成了微视频形式,以微课方式呈现,学生观看完后,再提出相关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淀粉、蛋白质、脂肪分别在哪里开始消化?它们分别在哪里被彻底消化?它们最终分别被分解成什么物质?教师设计的问题与微课内容紧密相连,便于学生结合微课内容更好地理解教材知识。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反复播放微视频,方便学生在不懂时能及时观看到相关的知识,学生在持续观看和思考中能较全面地理解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问题。最后,教师再抽取学生回答问题,以了解学生的疑惑及讨论情况。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以微课引发课堂互动,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让生物课堂在学生的互动讨论中愈发精彩。

五、巧用微课,在线练习,巩固理解

微课短小精悍,所占用的内存也比传统的视频要小。所以,学生课后在家里可以把微课下载到电脑、手机客户端、iPad等,以便随时随地观看,突破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在生物学习中,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巧用微课,设计在线练习,促进学生巩固知识。

例如,在学习苏科版七年级生物“生物生存的环境”一课内容时,教师巧用微课,巩固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再呈现相关练习,引导学生完成,取得很好的练习效果。教师制作了与本课重点知识相关的微视频,如各种生物生存的环境,然后在微课中引出相关的讨论练习:生物生存需要环境吗?请举例说明;请说出两种生物,并说一说它们的生活环境;请根据你所学习的生物知识,总结生物的生存环境,并说出理由。教师可以利用创建班级论坛,或建立QQ群等方式,引导学生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可以与其他学生互动交流来完成。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问题的基础上再进行交流。学生可以在论坛中上传自己的练习答案,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这种练习模式与传统的练习有很大区别,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了,学习效率在练习中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总之,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属于较新的领域,还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教师要掌握微课的制作方式,还要巧用微课,巧设微课,优化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波.例谈微课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物教学,2014(4).

[2]陈洁.微课以及微课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4(7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