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对话”

时间:2024-05-11

任晓霞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作了如下的表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文认为,真正的对话应该包括正确解读文本、师生独立思考与自由表达这几个方面,语文课堂不仅仅是语言的训练,更应该是思维的训练。

关键词:语文教学;对话;文本解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4-187-0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独特的感受和解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老师不能把自己或权威的解读直接灌输给学生,而要与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互相交流进行对话。这种理念可以说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突破,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有些老师对传统单向式的教学矫枉过正,凡是学生提出的意见都一概尊重,一概肯定,缺乏正确的价值导向,导致对文本的任意解读;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只局限于对文本的正确解读,只引导学生去揣测作者的意图,却没有鼓励学生自己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在很多老师的课堂中,有且只有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却没有老师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这样的“对话”还能算是对话吗?

正确解读文本是进行深度对话的基础。那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呢?首先要让学生把自己的观点与作者的观点区分开来,有些学生很容易用自己对客观事实的理解来取代作者的观点,例如在上《愚公移山》时,有学生提出意见说,愚公这个人很傻,他太迂腐,为什么不搬家而要移山!面对这个出乎意料的观点,老师应该怎么对待呢?如果直接否定学生的意见,而把大家公认的愚公移山造福后代子孙的观点灌输给学生,或者批评学生说他歪曲英雄形象,这样肯定把课堂搞砸了,以后学生再也不敢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也许很多人会批评这位老师是在扼杀学生的创造力,相反有些老师可能会对这位学生大加称赞,说他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面对如此情况老师应该怎么处理?我以为,老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分清哪些是文本所呈现的客观事实,哪些是作者本身对这个事实的看法与态度,虽然有时候作者没有直接表态,但也是可以从文章的行文与措辞推测出来的,还有哪些是学生自己对这个事实的看法。

然而,很多时候学生很难可以一下子就能正确理解文本所呈现的事实和作者的态度,人总是喜欢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自己的经验为依据,以自己的视角看问题,误解往往就是这样产生的。有一位老师在上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时讲到““独往湖心亭看雪”中 “独”字如何理解?答:“独”字充分体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表现他孤高自赏、自命清高、洁身自好,不与俗人为伍的孤独。在他眼里,舟子等人不是他的知音,不会理解他来湖心亭的心情”时,有同学问,“这么冷的天气,湖面都结冰了,怎么还滑舟去看雪,后文又有金陵人”,对于这么一个问题,有的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也许这位老人实在太郁闷了所以想出来散心。显然,这位学生不是不理解文本呈现的事实,而是不能理解作者的内心。一个老人在冰天雪地里出来钓鱼,这篇文章的语言并不深奥,学生可以很容易理解这个事实,但是这个事实背后蕴含的深意是什么,作者想要表达一种怎么的情感态度,学生往往不容易理解,这是很正常的。如果老师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学生也不会理解,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为学生创设恰当的情境。

第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本身的洞察来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老师的作用就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去品味语言背后的意味。有位老师在上《孔乙己》时就很善于引导学生去咬文嚼字,当然这里说的咬文嚼字并不是死抠文字,而是通过情境的创设与情感的渲染让学生在与作者的角度置换中体会文本的意味。这位老师让学生思考几个问题:孔乙己便“排”出九文钱。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钱……一处用“排”一处用“摸”,意味有何不同?还有“你怎么连半个秀才都捞不到……孔乙己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其中“捞”字显示了问话人怎样的口吻?“笼”字又揭示了孔乙己怎样的心态?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就不仅仅可以正确解读文本,而且还能不自觉地学会在自己的语言与文章中也用这样准确地使用词语来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在正确解读文本的基础上,老师应该让学生对文本所呈现的客观事实进行分析与思考,不要受到作者态度的影响,更不能唯作者马首是瞻。老师可以通过以下两个策略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一、引导学生找出事实的矛盾点,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初中课文《背影》中,那个小伙子是老汉的儿子,为什么在车站买橘子时父亲亲自去而没让儿子去?像这样的矛盾的问题,可以很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这跟他们一般的思维经验产生矛盾,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而且每解决一個矛盾,学生都会有成就的喜悦,同时他们的思维水平也会慢慢地发展。二、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不同层面发散性地去思考问题。还是《愚公移山》这个例子,作者的观点是从锲而不舍、造福后代这个角度出发,学生的意见是从眼前利益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谈,让学生对此开展讨论或辨论:愚公的行为可不可取,如何合理安排做事情的步骤……让学生独立思考确立自己的论点、搜集资料、寻找论据,还可以尝试把自己的观点写下来,或者改编故事,这不仅仅是思维的训练,更是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也许有些老师会认为这样上出来的不是语文课了,他们认为语文课就应该一昧地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让学生感受语文文字的美与魅力,休会作者的情感。诚然这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想表达的工具,脱离了思维,语言本身只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符号。一个完整的对话理论,应该包括正确解读文本、师生独立思考与自由表达这几个方面,哪一个都不可缺少!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