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李新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3-120-01
在六年级数学一次考试卷中,有这样两道题错误率很高。我阅完试卷,分析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低级错误导致高错误率。
这两道题目如下:
一、填空题:a、b是均不为零的数,a、b有互为倒数。计算 = ( )
在分析试卷中,看到学生错误结论大致有1/3 、ab/9、1等,每班仅有20余人填写正确答案1/9。从学生错误答案出发,我在寻早错误的原因,我仔细分析,很多学生都知道把 转化为乘法算式,即 = 。学生得出这个答案都在情理之中,他们忽略了a、b之间的条件关系是互为倒数,也就是说它们的乘积等于1,故此, = 。而答案等于1或者1/3者也就不得而知。由此可见,在解答问题是,要全面运用题目中给出的条件,不能顾此失彼,更要充分综合利用学习过的知识来应对综合性的问题。此题及时例子,a、b有互为倒数,就说明它们俩的乘积等于1,这是毋庸置疑。在计算到 时,也就水到渠成地把分子ab转换为1.
二、解决问题:一本词典标价9元,打八折销售还盈利20%,问该词典进价多少元?
绝大部分学生都知道9元打八折销售价值为:
9 80%=7.2(元)
还有一部分学生对打八折销售还盈利20%这句话理解不透彻。换言之就是对卖价7.2元还能盈利20%这个条件不理解,不能从中找出谁是单位“1”。后来,一个做错题的学生问我这道题怎么做时,我没有直接讲解,而是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下面是我们的对话:
师:9元标价的词典打八折销售,卖价是多少元?
学生:這就简单多了,9 80%=7.2(元)
师:7.2元卖价,还盈利20%,进价是多少呢?
学生:那就应该是赚取了多少钱。
师:现在不知道进价,只知道赚取了百分之几,又该怎么理解呢?
学生在我的循循善诱下,终于明白了打八折销售还盈利20%里边还包含了进价这个单位一,原来单位一是一个隐含条件。他迅速列出了分部算式:
9 80%=7.2(元) 7.2 (1+20%)=6(元)
师: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学生:不假思索就把上面这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轻松计算出结果:
9 20% (1+20%)
=7.2 (1+20%)
=7.2 1.2
=6(元)
答:词典的进价是6元。
学生阅读数学的能力决定了学生做题的思路。仅就这道题而言,如果对打八折销售还盈利20%这句话不理解,学生算出7.2元以后,也就无从下手。盈利(反义词:亏损)是一个商业或者会计用语,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果缺乏生活经验,很少独立到超市购物,就对商业场面的亏损、盈利、打折、折上折、买五送一等营销活动很难理解,紧靠书本上学来的“皮毛”不深入生活,就难以应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由此可见,新课标指出: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从批阅试卷到分析问题,我一直把试卷中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作为“生成性资源”。在讲评试卷过程中,通过师生交互、生生交流过程中理清试卷中问题的“新情境、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新结果等”,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鼓励学生要走进生活,接触生活中的问题,把学习的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