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怎样加强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时间:2024-05-11

邓正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108-01

小学数学是具有方法论意义的一门科学,数学教学必将影响甚至改变学生思维方式,而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素质,集中表现在善于运用现代思维去考察和解决数学问题,这就给数学教学增添了一项新任务——使学生具备健全、发达灵巧的“数学头脑”。而如此的数学头脑的形成与发展和口算训练是密不可分的。有些教师在口算练习中,用抢答式、开火车式、口算板书式进行口算练习,忽视学生思维过程,这种做法的不足之处:首先,单纯的注重结果,教师不能充分了解学生对计算法则掌握的程度,运用的计算方法是否简便,从而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灵活的计算方法,形成熟练的计算技能;其次,抢答式口算常成为优秀学生表现的机会,差生反应慢,来不及思考逐渐对口算失去信心。因此,在口算训练中,不能搞“题海战术”,应精选习题,边口算边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为什么这样算”,“还有什么简便方法”,“从这题中你学会了什么”等问题。做到一题一得,照顾全体学生,这样做对学生举一反三,掌握计算的技能技巧,提高计算能力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我们不妨试用以下方法来进行口算训练:

一、借助“说”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在口算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了算理,就能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口算方法的灵活运用,又能加深对算理的深刻理解。如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14 × 2”教学时,先通过直观演示活动,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口述先算2个10得20,再算2个4得8,最后把两次乘积相得28,从这个感知活动中学生获得了算理,然后,在原式上再进行初步概括,即边画线边让学生一起口头表述算理:14 × 2=28,想2个10是20,2个4是8,20加上8是28,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了这样一种算法模式后,老师可以再出示一些类似的题进行口述训练,强化算理,使学生通过练习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

二、借助“比较”帮助学生运用简便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计算能力,应该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注意计算方法合理灵活。既然计算能力要有这样的要求,那么口算作为计算的基础,无疑也必须有这样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是借助“比较”来帮助学生运用简便算法,从而使学生的口算方法合理灵活。例如:8.42 × 5这道口算题,应引导学生看出8.42×5即5个8.42是多少,也就是10个8.42的一半是多少。通过比较,得出口算8.42 × 5用8.42 ×10× 2这样口算简便。又如:24+24+23+24+24这道口算题如果单纯地要求学生报出结果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说出“你是怎样算的”这些方法中哪种最简便?①连加;②24+24+23+24+24=24× 4+23;③24+24+23+24+24=24×5—1,学生通过比较,得出第③种口算方法最简便。这样借助“比较”,只要持之以恒,学生的口算方法就合理灵活,速度快结果也准确。

三、借助“理论”帮助学生掌握技巧

每一种运算都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掌握这些理论是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如果不懂算理,只是机械训练,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具体情况。教学中的运算定律和性质,都是运算法则的依据。(一)运用乘法分配律,就可使口算又快又准。例如:25 × 101=25× (100+1)=25 × 100+25 ×1=2525,这样借助运算定律不仅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定律,而且会更灵活运用。(二)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在学习口算小数除法时,使学生把已有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例如:1.2×0.3=(1.2×10) (0.3 × 10)=12× 3=4。这样引导学生口算,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进行类似的口算时,胸有成竹。

总之,口算训练要注重算法的指导。但是口算训练毕竟不同于计算法则的新授,算法的指导应选择典型题目,以学生讲为主,抓住主要环节,点到为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