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古亚静
摘 要: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生活化的探究活动设计,让学生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科学知识的无处不在,激发学生学习及探究科学的动机及兴趣,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主动培养及提高自己的科学意识,从而养成运用科学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小学科学;生活浅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107-01
小学科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立足于现实生活之中,在广阔的生活背景之下进行科学知识的探究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小学科学教育教材, 善于从学生周围的生活实际以及善于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获取相关联的、密切的科学信息进行探究活动的创设。并且,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实施活动模式的探究性学习, 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对周围事物及知识进行更加直观和体验性的探究活动,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此外,教师还要建立健全生活化教学方式的评价制度, 便于学生在
学科教学课堂中进行的主动探究活动更加贴近实际生活,更加源于现实。这样就能够保证在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的意识, 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世界,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来思考及解决身边发生的实际问题。
在小学初级教育阶段, 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门启蒙课程。它的学习不能够像其他学科那样进行传授式的教学, 因为科学素养及科学意识是不能够进行传授的。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堂, 组织学生进行科学的实验探究活动, 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活动中亲身感受和体验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并且逐渐把利用科学的观念来看待和思考事物化为自己的自身素养。对于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小学生而言, 他们极易对那些丰富多彩的科学现象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用比较现代化的教学观念和心态,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民族和融洽的环境, 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现象和环境去学会学习科学和应用科学。教师还要让学生走出教室这个狭小的学习空间的束缚, 利用课堂之外的所有资源进行有效的科学知识的探究和学习。
一、善于利用学生周围资源,深入挖掘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课堂之外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深入地进行挖掘和分析, 并将其主动渗透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对于学生周围的教学资源, 教师可以利用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
1、生活化的活动资源往往会在科学教材中得到体现。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主动钻研并分析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包含的生活化的教学内容。科学知识的获取需要学生通过观察、研究和认识的过程逐步地进行分析和钻研。在小学科学知识的课堂学习之中,学生要亲身参与和经历每个科学知识的来历,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师为之设计的观察、研究和认识活动中来。如果教师设计和选择的教学内容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善于发现隐藏在学生周围的教学内容。现实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及原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在面对这些新鲜又特别接近学生生活的现实教学内容,教材中仅有的那些结合实际生活的内容就显得完全不够。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科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近距离地接近和了解学生周围的生活事件、现象及情境,并且经过教师的整合将其转化为一个个具有超强探究性和操作性的科学课堂的探究问题,使学生在极具生活特色的问题的探究中亲身感受科学知识的来源———生活,体验生活中处处充满科学知识的真理。
3、注重科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科学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要让学生的思维局限在科学知识的单独学科之中。因此,教师要突破学科的限制,在科学教学中为学生构建一个完全开放的大课堂,提倡学生在科学教学中选择与其他学科知识有关的问题进行探究和钻研,使学生在科学知识的探究中找到更加广阔的应用途径和方法,能够更加全面和准确地理解科学知识的丰富内涵和内在魅力,从而吸引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为自己的头脑充电,更加愿意经过自己的探究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
二、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生活化的科学探究形式,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进行现代化的教学设计。科学教学过程应该遵循和依照学生的生活经验,将科学活动在学生的真实生活背景之下进行,给学生提供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知识的交流和探究活动的机会,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全面准确理解和牢固扎实掌握,并且能够在知识的探究过程过程中获得科学知识的学习思想及有效方法,获取更加广泛的科学学习经验及生活经验。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努力做到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来进行有效的科学知识探究,然后再将科学知识反作用于生活之中,使学生自己的生活更加科学。在进行科学课教学之前,教师必须为学生准备充足的生活化的探究材料,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尝试性的探究活动。学生的探究活动不能够凭空进行,必须拥有一些具有说服力的材料,这是小学生进行生活式探究活动的必要条件。而且,探究材料越是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就越发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收集和采用最为接近学生生活的探究材料,避免学生因为材料的陌生感而丧失进行继续探究的兴趣和动力。例如,在学习《声音的产生》时,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前自己准备生活中经常用的一些材料,如直尺、白纸、小刀、塑料瓶、小鼓等生活中离不开的东西。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利用自己所想到的所有办法让这些材料发出声音。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得到教师的要求之后结合教师要准备的材料回想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从而提高进行科学探究的动力和欲望。
三、注重课堂外的知识延伸,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的探究活动
科学知识的课堂教学是进行探究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但是在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意识的过程中,课堂教学并不是唯一的方式。学生对于科学的学习不应该被束缚在这狭小的课堂之中,课堂教学之外才能够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例如家庭、社区乃至社会应该与科学知识的学习及探究相联系,就能保证学生在科学知识的获取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和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之外,教师还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科学知识对课堂外的现象及事物进行探索性和操作性的研究,促使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用科学的思想去看待和解决问题。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