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钟艳
摘 要:实施了新课程标准之后,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促使其学习能力的提升与全面发展的实现。就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而言,应当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全面贯彻下来,即不仅要重视语文的工具性,更要将其人文性凸显出来,以便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成为真正的优秀人才,这一重要责任和义务对于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来说都是不可推卸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文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374-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育要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是,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淡化了对学生人文性方面的熏陶。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既关注语言形式,又关注其背后的思想内涵。夸美纽斯说过,教育是人性的教育。小学生可塑性较强,这要求小学语文教师用文本的人文内涵对他们进行文化熏陶,教会学生如何向善、做人,教学生做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和高尚品德的人。在当今社会,必须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让他们感受到善,心灵得以净化,培养其良好个性。
一、在人文精神的渗透上,教师要具有艺术感染力
1、情感上要丰富而真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它主要通过文本让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教师、教师与作者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通过交流来感悟对方的情感,通过文字的描述,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
2、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教师要取得成功,不仅有赖于丰富的知识、良好的品德以及合理的能力结构,而且还取决于教学过程中是否运用了自己的感染力。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课堂上,教师不断地向学生传递着新知识,学生虽然有接收能力,但并不一定乐于接受,关键在于这信息能否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能否激起学生愉快的情绪体验。所以, 教师必须充分调动自己情绪感染力,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使课堂具有健康、融洽、充满温暖的心理和责任感的氛围。
3、教师要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语文教师要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作者,把握教材,认识大自然,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去感受美、创造美。
二、改革教师评价制度
改变过去评价内容简单化,仅注重结果而非过程的教师评价制度。在评价功能上,应注重发展教师评价,以促进教师的发展为目的,评价不再是只分等级,而更多的是提供教学反馈,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避免单一的指标量化模式,全方面地评价教师,不仅仅局限于升学率,这可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人文性。
考试制度应突出考试的发展功能,使考试成为教师改进教学的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手段。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愿望,提升学生自我反省能力。同时,使教师能不断地改进教学策略。考试命题的权利应该下放到地方,让地方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水平命题,考出学生的真实成绩。考试内容应该与生活相联系,强调内容的实用性和真实性,主要考察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加阅读欣赏类题目,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创新人格是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适时调控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营造学生、教师之间情感最佳融合境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是以激发学生情感为诱发因素的。学生在性格、能力、意志等方面均有着不同的特点,教师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以便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发展轨道上有所发展,让每个学生进取精神、意志力、责任心、求异性等创新人格,都能在课堂上得以培养。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要渗透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和热爱,使学生的情感在一种乐学的情境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和升华。教师要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趣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师正确的情感引导会使学生兴趣盎然,对学习、对课堂、对生活充满热爱,能够满怀热情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应尽可能地多让学生接触一些优秀的文学精品,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其文学素养。
四、人文教育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背景下,教师要改变旧观念,把过去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进行拓宽伸展,构建开放、鲜活和充满人文气息的语文课堂。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回归大自然,去发现和体会生活中那些散发着乡土气息的人文素材。语文学科作为语言文化的载体,它所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不仅涉及有关人生、社会、自然等方面的知识,还会涉及到有关历史、艺术、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有着浓浓的人文精神。
五、拓展教材资源,召唤人文内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语言文字向学生传递多元文化, 培养学生独特的 “人文体验”。如让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或说一说(说体会),或演一演,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充分地体验并交流自己的情感。在教材中有让学生感受祖国山水秀丽的课文 《桂林山水》;有教育学生保护生态平衡的课文《大瀑布的葬礼》;有展示友谊团结精神的课文《把掌声分给他一半》;还有歌颂母爱的课文《母亲》,等等。
小学语文教育是基础性教育,是学生学习其它各科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在教学工作中,真正扬起语文教学的“人文”风帆,切实转变观念,开阔视野,多角度、多渠道地引导学生关注“人文”,走近“人文”。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就一定能够使学生喜欢上语文课,掌握好语文知识,进而在现实生活中用好语文。
参考文献:
[1] 丁益华.小学语文人文性教学的途径[J].教学,2009,06:75.
[2] 王新兰.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J].西藏教育,2012,11:17-18.
[3] 任美莲,赵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J].教育,2014,04:61.
[4] 康夕彦.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学周刊,2015,05:6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