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中职学校学生亲社会行为培养的途径

时间:2024-05-11

李婵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其普遍存在着“无所谓”的心理,茫然叛逆,无目标无方向,不关心自己,更谈不上关心他人关注社会,但一个人最终是要走上社会的,最终要承担作为一个社会人的所有责任与义务,学校就是一个通过教育让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前先积累相应的知识,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平台,帮助学生顺利社会化的重要阵地,而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是健全学生人格,提升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中职生亲社会行为途径

亲社会行为,通俗来讲,就是主动自愿接触他人,并乐意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做出一些对他人或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比如同情心、谦让、接纳、参与、分享、合作等。随着教育的改革和深化,教育者也越来越重视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但由于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依然占主导地位,导致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更多的是在幼儿阶段以及大学阶段,中等职业教育向来不被人重视,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以及职校学生依然有很多误解,但随着国家对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何使得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拥有一技之长的同时兼具适应社会必备的生活技能及品德技能,做一个合格的亲社会的人这个问题就成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亲社会行为现状分析

1.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亲社会行为弱化。人都有这样的心理:如果别人喜欢我们,我们更愿意喜欢别人;反之,如果别人不喜欢我们,我们也不大乐意去喜欢别人。所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不轻易地走进他人,喜欢他人,甚至自愿地做出对他人有利而对自己毫无益处的事是有其原因的。因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长期以来受到父母的责备,教师的不待见,学校的不欢迎,所有这些“重要他人”传递的信息,都使得这些学生形成了一个非常消极的自我概念:我是比较差的,我不讨人喜欢。而这样的消极自我概念也直接导致了自我行为的内缩,“只要我不去做,就不会有错误,也不会招来别人的责备与侮辱”,所以,我们看到的中职生更多的是自卑内向、胆小、自以为是等等,他们会以为“别人都不喜欢我了,我还要非常热情还要非常主动地、友好地去对待别人吗?”所以,正是这些外因、内因导致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频发人际关系问题、矛盾冲突等负性事件,这又反过来加剧了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不良看法,形成了恶性循环。

2.对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传统的教育观念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更多地旨在要求学生“不准”“不应该”“不能”做什么,而忽略了主动地倡导及采取相应措施鼓励学生做一些积极的亲社会的行为。好比斜坡球体理论,在斜坡上的球,需要两个力量,一个起稳定使之不下滑的作用,一个起拉动前进的作用。笔者认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不應满足于保证学生不做出违纪违法的行为就好了,更应当思索探究更积极有效的促进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有效途径,变被动为主动,转“守”为“攻”。

日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各级各类学校响应号召开展各种形式的整治校园欺凌的活动,可见校园欺凌不是个别现象,已达到一定的程度。我们得反思:校园欺凌为什么会频频发生?难道不正是应该重视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吗?

二、亲社会行为的心理学理论依据

1.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可以习得的,亲社会行为同样可以通过后天在环境中学习而获得,这就为学校通过相应环境或氛围的塑造而使学生逐渐形成亲社会行为习惯成为可能。

2.社会交换论。社会交换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个人试图尽可能获得最大利益,同时又尽可能少地付出代价的社会交换过程。这里所说的“最大利益”不一定就是可见的实在的物质的利益,它的意义更广泛,可以指精神层面的利益。比如,社会上不乏这样的人喜欢帮助流浪汉乞丐等,他的帮助并不会换来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但可能是为了获得良心的满意或外界的认可,这就是精神层面的利益,这也符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所提到的人的最高需要层次的满足,即自我实现的满足。那么,学校可以采取鼓励性的措施,从精神层面推动亲社会行为的产生。

3.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时当代比较流行的心理学思想,它变传统的以治疗心理问题为主的思想为主动地培养人的良好的积极的心理品质为目的,它认为人天生的有自我发展的潜能,我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去开发挖掘并提升人的这些美好品质,关注点在人性的“善”,人性的“好”。所以,学校尤其是职业学校更应该去挖掘那些曾经受过挫折和失败、不太自信的职业学校学生的积极面,让他们重拾自信,快乐生活和学习。

三、在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有效途径

1.快乐的人,乐于助人。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值得别人的尊重,是值得爱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习得性无助”,长期的来自学业的失败已使得其信心丧失殆尽,传统的“鞭策”教育只能让这些学生更容易产生愤恨心理、自暴自弃心理。所以,教师的观念应改变,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挑动起学生内在向上、向善的动力,要让学生透过教师慈爱的眼光感受到自己也是一个受欢迎的人,是值得得到别人的尊重,得到别人的爱的。这样,一个愉悦的人才可能有开放的心态去接纳他人、愉悦他人、帮助他人,做出利他亲社会行为。利用“登门槛效应”,解剖目标,让中职生获得自我成就感。人本主义观点认为:人都是积极向上的,都有一种内在的追求自我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动力与潜能。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能力虽然差点,但也是希望有所成就的。所以,如何在已有的学习基础上尽可能地让其体会到学习、生活上的成功,是我们教师需要考虑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具体的方法,但笔者认为总的指导思想应是利用“登门槛效应”,“引诱”学生一步一步地走进来,一步一步地完成小的目标,让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逐渐增强自信心,进而获得自我成就感。

2.团体心理辅导提升学生的亲社会意识。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既然是团体,必然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处理,团体辅导通过主题的游戏或活动,使得学生在完成游戏或活动目标的同时,无形之中参与到与人的沟通中来,或分工,或合作,或竞争,或舍弃,或执着,或矛盾,或缓和,无一不锻炼着学生的亲社会意识。如笔者所在的心理辅导中心,根据中职各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活动,如针对一年级的学生设计以“团队组建,环境适应”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通过“滚雪球”“同舟共济”等游戏让学生领会到“团队归属感”,体会到与人共存、合作共赢的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二年级的学生则是以“情绪管理”、“自我探索”等为主题来开展团体活动;三年级毕业上岗前则从“就业择业心理”等方面进行团体活动。endprint

3.特色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形式,培养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包含广泛,指一切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行为。正因为其广泛,所以更加需要在学校德育教育中根据自身学校及学生所具有的特点来将其细化,提炼出自身学校所具有的德育要点,不可强求面面俱到,否则很可能一面都没做到。所以,笔者认为应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所特有的思想道德状况及心理行为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德育,以特色德育来进行亲社会行为培养。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倡导“生活化德育”及“体验式德育”,前者指德育的内容所在,后者则是德育的形式所在。之所以提出這样的理念,是结合我校学生整体表现出的生活基本技能较差,个人生活管理能力较弱的现象展开的;另外,既然是“生活化的德育”就不能只停留在口头的说教上,而且传统的说教早已被证明无效,生活,生存与活下来,是需要体验的,比如,训练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宿舍行李箱衣物的整理与摆放、宿舍人际关系小活动等。

4.树立典型的亲社会行为榜样。助人的榜样可以引发助人的行为,这也是我们一直倡导“学习雷锋好榜样”的原因。特别是在现今社会浮躁、社会信任降低的情况下尤其应大力倡导。这也并不像其所看上去的那样复古老套,而是有充分科学依据的。心理学家布赖恩曾经做过一个榜样对助人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这项研究发现如果现场有助人的榜样,旁观的人更倾向于模仿榜样,做出助人的行为。所以,根据这一理论,学校应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点滴好人好事,并大力渲染,打造“助人典型”,在全体学生中树立这种亲社会行为的榜样,全力营造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校园氛围。

5.对亲社会行为给予各种形式的激励。根据社会交换理论,人们做出一种行为,不管其本人是否意识到,本质都是为了获得一定形式的补偿。所以,如果想鼓励亲社会行为的不断发生,班级以及学校应在某个亲社会行为发生后给予鼓励与激励。激励有很多种,为了促进个体自发自愿向上向善的行动,更多地应采取精神激励、正激励、内在激励为主的形式,让施与亲社会行为的个体感受到自己的亲社会行为所带来的“回报”,从而更加愿意再次做出亲社会行为,形成良性循环,并逐渐形成习惯,而一种习惯一旦形成是很难改变的,这也是一种以点带面的形式,可以促进校园整体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作为教育工作者,对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思考的地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者单位:海南省工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4).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