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谢海龙
1958年7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送瘟神》一诗中,把消灭血吸虫病工作喻为“送瘟神”。广东省清远县(现为清远市清城、清新区)约于130多年前的1880年前后,就有血吸虫病流行。解放前,由于历代反动派的黑喑统治、残酷压榨,加重了血吸虫病的猖獗流行,使病情严重的地区出现了"千村薜苈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悲惨荒凉景象。全县疫区都因血吸虫病流行而人口大量死亡,还出现了不少人绝户灭的村庄。
解放后,清远县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十分重视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以下简称血防工作),并取得较好的成效。但至1966年,清远疫区居民粪检血吸虫病阳性的仍达14.5%,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据普查,当时全县血吸虫病流行于三坑、山塘、太平、回澜、石角、龙塘、洲心、附城、江口、源潭、高桥和华侨农场等12个公社(场)的53个大队353个生产队,疫区总人口64224人,累计病人16572人,是广东省血吸虫病流行较严重的疫区县之一。
“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领导干部靠边站,血防机构瘫痪。清远县的血防人员大部分时间参与政治运动,血防工作断断续续,使血吸虫病又有所猖狂。
1969年初,贯彻省革委会在大旺农场召开的血防工作会议精神后,全县的血防工作才逐步恢复起来。这一年重点抓了两项工作:一是在全县疫区组织4次群众性的消灭钉螺高潮(注: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唯一宿主,消灭钉螺就能杜绝血吸虫病的传播),共出动民众22189人次和推土机7台,采取填埋低洼地及对1418亩有螺水域进行药杀灭螺。二是在省、地医疗队的帮助下,进行一次全面晚期血吸虫病人普查,发现晚期病人140例,对需要切脾的70例作了脾切除手术,占全县历年切脾总数的25.8%。为提高疗效,对其他病人则主要应用锑钾20天疗法进行治疗。
从1970年起,清远县和疫区各公社(场)都成立以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为首的消灭血吸虫病指挥部,对血防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部署,组织声势浩大的连续多年的“送瘟神”大会战。
在“送瘟神”大会战中,分两个方面进行:
第一是查病治病方面的大会战。当时全县抽调150名医务人员和1314名血防卫生员,分成14个粪检组,8个治疗组,对全县疫区7岁以上及非疫区有疫水接触史的人群进行粪检,共检查92934人(比1950年至1969年的粪检总和还要多),同时对2388名血吸虫病人进行治疗。1971年全县又组织647名医务人员和4851名血防卫生员,从4月5日起在全县开展血吸虫、钩虫、丝虫和疟疾、麻风病等的查治大会战,到6月中旬结束。血防方面共完成12个疫区公社(场)和非疫区有疫水接触史的人群46979人的粪检查病及863人的血吸虫病治疗工作。在检查方法上,自1972年起,除用粪检外,还分期分批地对无治疗史的疫区10岁以上,非疫区有疫水接触史的人群采用皮试过筛,直检确诊的方法查病,3年内共用新法查出病人3258人,并进行妥善治疗。
第二是查螺灭螺方面的大会战。县及疫区公社(场)都组织专门人员开展钉螺普查工作,除重视老螺区的复查外,还注意对各社(场)交界处的低洼水域进行检查,发现一些新的遗留螺点而及时进行灭螺工作。从1970年起,全县12个疫区公社(场)连续3年都实行群众运动与专业队伍相结合,采用土埋、药杀、开新坑埋旧坑、开垦种植,修建排涝工程排出低洼地积水等方法对新、老螺点进行灭螺。三坑、江口两个公社灭螺工程任务重,1970年8月下旬,县委一名常委、县革委一名副主任和县卫生工作站正副站长,都分头下到这两个公社指挥灭螺工作。县委、县革委还从非疫区的公社组织11300多名民工支援队到三坑公社的清西和江口公社的大厂围,与疫区群众一起参加灭螺工程大会战。1971年在灭螺大会战中,全县疫区公社(场)共完成沙土工程36万多方,开坑22条,填塘坑71宗,灭螺面积3152亩(含巩固性灭螺面积),扩大耕地1643亩,改善了两万多亩农田的排灌条件。
江口公社独树排灌工程,在县血防、水利部门经费的支持下,组织全社非疫区劳力帮助,从1972年起用3年时间建成,把23.74平方公里集雨面积的低洼水排入潖江,既消灭了钉螺,又使过去长年受涝的1500亩低洼地变成排灌方便的高产稳产田。华侨农场自1970年之后已查不到钉螺。为使钉螺不再出现,该场从1970年起连续3年利用秋冬时间,发动干部职工挖土填坑,平整土地,既巩固了灭螺工作,又扩大耕地面积1500亩。
1970年至1974年,全县还发现并消灭了新螺点6个共460多亩。
经过连续几年的“送瘟神”大会战,到1974年底统计,全县有螺面积已降到21亩(当年已作了灭螺处理);居民粪检阳性率由1966年的14.5%下降到1%,全县实现了基本消灭血吸虫病。
本着除害务尽的精神,从1975年起,全县疫区仍然不断做好血防的巩固提高工作。主要抓了如下几方面:一是查清并彻底灭绝钉螺。在查螺中做到队伍足、面积广、不留死角,1975年至1980年先后又发现了8个螺点(新、老螺点各4个),共计有螺面积67亩多。发现后都做了灭螺处理;二是最大限度地查出每个血吸虫病人。1972年至1977年对全县疫区和曾涉疫区疫水的人们全面进行综合检查,共发现新、老病人5249人。三是善始善终抓好治疗工作。期间县、地区和省血防所的医务人员紧密合作,做到血吸虫病人新发现一个,治疗一个,并力争治愈一个。于1981年6月前将可治者都治完、治愈。对难以治愈的历史病人都进行清查造册,定期观察,给予必要治疗,严防出现恶化(注:由于消灭了钉螺,历史病人不会造成血吸虫病的传播)。
经全县组织自查和省、地区的严格检查验收,1983年清远全县实现消灭血吸虫病。中共韶关地委和韶关地区革命委员会为此专门给清远县委、县革委发来贺信。1985年在全省消灭血吸虫病庆功大会上,清远县邓书添等11名血防干部由省政府给记大功;邓书添还被国务院授予全国防治血吸虫病先进工作者称号。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