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袁成江
摘要:知识迁移指在已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的基础之上,对新的知识学习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互相作用,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本文就知识迁移理论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索展开初步的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知识迁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381-01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发现这样的现象,会拉二胡的人再去学习拉小提琴就会容易得多,而相反,在学习英语字母的时候,总是受之前学习的言语拼音的干扰。其实这些都是知识迁移现象。知识迁移是双向的,前后知识是相互影响的,因而知识迁移有正反顺逆之分,对知识之间的学习和运用起到促进作用的是正迁移,反之起阻碍作用的迁移就是负迁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促使学生进行知识正迁移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并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相互关系,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如果被人们所认识和运用,人们就能够遵循知识迁移的规律,简单快捷的获得新的知识和方法。如小学分数的同分母加减法,是在整数的加减法意义中迁移而来的;分数化为小数是利用除法的意义迁移而来的。再如,在教圆柱体体积计算方法时,可以把以前学习长方体、正方体、
求体积的方法,即“长乘款乘高”概括为“底面积乘高”,这样,不但减轻了圆柱体体积的教学困难,而且使学生了解了三种形状体体积计算方法的内在联系,促进了学生知识的正迁移。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充分利用并揭示小学数学各部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用已掌握的旧知识来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帮助学生知识正迁移的产生,让数学教学变轻松而高效。
在新课标背景下,课堂教学应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要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已知的知识结构,去分析理解新知识,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增加正迁移的效能和功用,降低新知识的教学难度,巩固旧知识的掌握力度。
二、区分知识间的差异性,防范负迁移的不利影响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事物有联系,更有区别。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老师除了要善于利用知识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的正迁移外,还要注重区分知识间的差异性,防止负迁移的不利影响。如在教时间概念时,1.5小时学生容易理解为1小时5分钟,这是受十进制计量单位的影响,而没有考虑时间单位进率的特殊性;又如,有些学生认为:“比就是除法,除法就是比。”实际上它们虽然有联系,但是也有区别。因为“除法”是一种运算方法,而“比”是比较两个量彼此之间通过分数来表现的数量关系。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是因为只看到了事物表面现象,而忽略了事物质的区别。因而,教学中既要知道知识间的联系,更要注意分清知识间的区别,防止负迁移对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知识迁移理论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索
1、创设迁移情境,培养学生迁移意识
情境教学是新课标倡导的有效教学方法。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在情境中思考、联想、分析,加之教师适当的引导,学生会积极探索新旧知识间的内在相互联系和本质规律,培养学生的迁移意识,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教三角形的面积算法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把一个平行四边形缓慢的分离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然后发问:两个三角形的底和高是什么关系,是不是相等的?面积是不是也是一样的呢?由于之前学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所以学生很容易理解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与高乘积的一半。
2、教会学生知识迁移的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分析、归纳、迁移的思维方法。归纳习题的共同点,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寻找知识的相同要素,与此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概括水平,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概括综合能力越高,说明学生对知识理解得越深,掌握得越牢,显然迁移到以后学习新的知识中去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具体有一下几点:
(1)要做好基础知识的铺垫。基础性是数学的特征之一,数学基础知识的内在联系是实现正迁移的基本条件,为了让学生掌握新概念、新方法,必须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充分的基础知识铺垫。
(2)要做好知识的过渡准备。知识的迁移不是一步就完成的,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需要有一个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深入细致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深刻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挖掘教材各个例题间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点,有机地安排好整个教学程序,力争做到潜移默化、环环紧扣。
(3)精讲一个题,推广一大类
要帮助学生总结一两典型应用题的类型或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应用题,比如,相遇问题:相遇问题是研究两个运动的物体,从两个不同的地方,沿同一条路线出发,作相向运动,因此,它有三种基本形式:
第一是已知甲、乙的速度和距离,求相遇的时间;
第二是已知甲、乙的速度和相遇的时间,求距离;
第三是已知距离,相遇时间和其中一方的速度,求另一方的速度。
(4)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思维创新
联系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来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思路就会变得开阔,思维也会活跃。教材上的问题,学生总是把它们当做作业来对待,因此难以开展形象思维,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才能调动学生更多的知识和积极性。
迁移的实质是学习者用原有知识结构对新知识进行分析、对比、理解、运用的过程。学习是对知识的理解、迁移和运用,理解和运用都伴随着迁移,知识迁移是普遍存在又非常关键的一环。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努力克服负迁移,利用正迁移,让正迁移服务于小学数学教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