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

时间:2024-05-11

刘仁秀

摘要: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遵循这一理念,在地理教学中应重视地理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这就需从地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关键词:初中地理;自主;地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212-01

教学,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体,是师生互相交流、互动以及相互学习的一个过程。对于初中地理而言,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助手,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动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课外实践,合理有效的搞好地图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地理教学效率。以下是笔者结合多年初中地理教学经验而做出的几点见解,供大家参考。

一、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工作和学习的最原始动力,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那么他一定会把事情做好;但是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情非常厌恶,即使他把事情做好,那也不会给他的人生带来多少好处,学生也是如此。只有在轻松的状态下去学习,才能够真正掌握一门学科。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如果一个学生对地理有兴趣,那么他就会快乐地去学习地理,去接触相关的地理知识,从而增加自己在地理方面的知识积累。如果一个学生对地理没有兴趣,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在地理课堂中的气氛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作为初中地理教师,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我们就应该多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教学中积极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在搞好教学的同时也能起到培养学生兴趣的作用,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去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教育的目的不是仅仅让学生学会和掌握知识,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好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求知,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顺从新课改的意愿,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初中地理知识基本上是与实际联系得较为紧密的,很多的理论都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找到例证,如太阳、月亮的东升西落印证了地球的自主;一年四季的更替引证了地球的公转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利用这些体验来引导,如讲到环境保护时,我们不应单纯讲应如何做,更应让学生亲身体验黑水河的可怕、废气呛人的滋味,同时让他们写上一份调查报告,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又如讲述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时,就可以让学生根据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的自然特征去理解。教师要合理的运用学科的特点,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地理知识,让学生在渐渐的学习中养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合理运用地图教学

地图是初中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能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的关键。地图教学是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作能力、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由于初中地理学科内容的基础性特点,学习者无须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有关知识。地图(包括地理图表和图象)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地理教学中牵涉的各种各样的原理图、示意图、综合景观图、系统联系框图、统计图表等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次一级手段,应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图象的了解,掌握判读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合理的指导好学生学习地图,培养学生的地图能力。地图能力包括观察、记忆、想象、演绎、分析、比较、判断等综合能力,是最具地理学科特点的能力,只要学生对地图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与地图相结合,改变原有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那么,学生就能更好的学好地理这门学科。

四、积极引导学生课外实践

课堂的教学是基础,课外的实践是补充。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学中,教师在注重课堂知识渗透的同时,还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的了解地理,学习地理。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去开展一些环保跟踪调查、举办绿色环保图片展、组织学生观看环保影片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向人们宣传环保知识,参加环保实践活动。这样既能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扩大环保的普及面,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他们学习环保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保护环境的强烈责任感,还能增强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其次,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一些地方的地貌考察、测量当地的酸雨浓度、记录当地一年四季的气温变化、考察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当地的水土保持情况等等,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渐渐掌握地理知识,学会用地理知识去解释相关的地理现象,使学生在巩固课堂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以上是笔者的一些建议和看法,任何教学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会有一种教学模式可以适应不同时期、不同的个体。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参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学生的学习及今后发展为主,做到适当的变通。

参考文献:

[1] 邱子兴.初中地理的趣味教学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1(15)

[2] 简文妮.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科学发展观之我见[J].吉林教育,2011(05)

[3] 周晓青.联系生活,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J].中学教学参考,2011(2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