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我的教师观与学生观

时间:2024-05-11

李锋

摘要:如何真正开全开齐课程,将新课程落到实处,全面提高学生素养,我认为要实现这一转变首先需要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发生根本转变,树立正确的教师观与学生观,才能保证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在新课程下的教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傅,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既然是组织者和引导者,他与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互动的。

关键词:学生;教育;教学;心理;研究;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305-01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真正开全开齐课程,将新课程落到实处,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确实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需迫切解决的问题。我觉得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因此在新课标下,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教师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也将发生根本的变化。教师的职业身份不能成为包装自己的外衣,而只有你自己的风格与能力,才能成为你的品牌。教师的社会责任不是降低,而是提高。此时的教师就像京剧中的脸谱一样,不时扮演不同的角色,而且要求你每个角色意识必须到位。因此新课程下的教师不好当。但逃避不是现代人应有的生活发方式,那怎样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做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呢?

一、首先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教师观

无论是年长的还是年幼的,都得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大家都回到同一起跑线上,如果仅凭经验、资格来行事,你就成为此次改革的牺牲品。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学习是一种学习,自己研读也是学习,但主要还是参与式培训中的校本培训,通过各种形式学习树立正确的教师观。

1、新的学习观。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旁观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学习不是简单的复制与下载,而是主动解释信息,学习着的学习是第二次创造,是个体自主建构过程。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研究中学习。

2、新的教学观。我们应该树立整合教学、强调互动关系、构建素质教育课堂的目标体系、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教学观。

3、新的发展观。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具体要求:在价值观上,一切为了学生;在伦理观上,高度尊重学生;在行为观上,全面依靠学生。

二、其次通过进行教育行动研究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新课程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单就这一点来说,一个班中,每个都有不同的个性,而要充分体现新课程的“人本意识”,你只有研究性地开展教学。即我们所说的教育行动研究。所谓的教育行动研究,就是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解决日常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方法。此活动是促进教师尽快成为新课程教师的有效途径。而要进行教育行动研究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1、反思自己教育教学的行为。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须知数千年的师道尊严在人们头脑中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学生对教育学行为的影响是深远的。我们一方面不断学习、吸收现代教育思想,努力树立现代学生观,另一方面还要用现代的学生观检验我们的教育行为。

1.1、教师心中要有学生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教师一切的教育行为都应是为着学生生存发展的需要,这是现代学生观的一个基本判断。然而教育实际中,却常常出现教者自行其事,心中没有学生的现象。如课上提问学生,学生答不上来,教师常常“怒发冲冠”,动辄罚站、训斥、责骂。虽然,所问问题可能已解说不止一次,但学生仍旧未能理解。怎么办?我们认为教师能做的和该做只是再向他解说一遍。因此,可以对他这样说:那不是你的错,是老师没有说清楚,让老师你再讲一遍,好吗?反过来想一想,训斥、责骂和罚站,对于学生而言,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打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又有损于师生之间的感情。再比如,找学生面批作业,见到明显“低级”错误时,教师常会十分生气,言语多严厉,甚至斥责学生。静而思之,面批本是好事,旨在帮助巩固提高。殊不知,严厉之语,斥责之声,非但不能帮学生,反而伤及学生脆弱的心理,又不利于增进师生感情,可谓好事没办好。教育实际中,这一类好事没办好的情况恐怕不是少数。体罚、变相体罚等现象的存在,不能说与此无关。如果教师能做到心中有学生,那可能就是另一种情形了。

1.2、教师要增强服务意识

有学者将教育列为服务行业,“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的提法也屡见报端。我们赞成这一提法。我们认为,作为学校,作为教师就应该为家长和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服务。家长花钱送子女到学校读书,就应该让子女享受良好的教育服务。然而,受到传统的“师道尊严”思想影响的相当一部分教师,一下子难以接受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角色定位,或者嘴上接受而教育教学行为依旧沿袭老一套。令学生围着教师转,让学生处处听从教师的安排,忽视学生的需要,不顾学生心里所思所想……这些做法在教育教学实际中没有吗?"怎么办?教师要自觉转变思想,树立为学生需要服务的意识,教师要能正确地给自己定位。

孩子教师对课堂的需要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会随着知识的丰富、能力的形成、心理的成熟而不断产生新的需求。因此,教师要树立的教师观学生观,加强学习,时时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如何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春天的到来呢?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每一个有意投身于教育事业改革的先行者们拿出百分之二百的热情,为了祖国教育事业的辉煌,为了下一代的腾飞,“俯首甘为孺子牛,沥血愿作吐丝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