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多管齐下,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时间:2024-04-24

◎刘 美 杨素卿

4 月15日至17日,***总书记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解决 “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时强调:脱贫既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总书记指出,要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强化产业扶贫,组织消费扶贫,加大培训力度,促进转移就业,让贫困群众有稳定的工作岗位。作为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 “两不愁三保障”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向世界的铮铮誓言和郑重承诺。多年来,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在以***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带领下,制度体系全面建立,扶贫方略扎实推进,形成了各方联动、社会参与的大格局,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

脱贫不返贫才是真脱贫。在脱贫的基础上实现乡村振兴,亟需加强顶层设计。因此制定出台相对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和低收入人群稳定增收的政策,建立长效保障机制,提高普惠性社会保障标准,将成为今后保障稳定脱贫工作的重心。

一、产业兴旺是稳定脱贫成果的根本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产业发展要根据农民的基础、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以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为出发点。贫困农民长期依存于土地,其技能单一,只有依靠土地就近实现增收才能稳定脱贫,因此一定要做好农业产业扶贫这篇大文章。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大部分贫困地区存在着农业有产品无品牌、有品牌无规模、有规模无产业。二是局限于从事初级产品生产,一、二、三产融合不够,质量和效益不高,结构不优。因此应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建立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建议:

一是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养则养,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打造品牌,做大规模,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资源的效力。

二是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支持,帮助农民延伸农业产业链,形成产业链条完整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如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业、仓储物流业、现代休闲观光旅游业,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有数据显示,加工后的农产品增值达3~4倍,多一个环节,农民就会多一份收入,由此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三是推进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在不断扩大线下销售的同时,努力拓展线上销售渠道,让更多的农产品产得出来,卖得出去。

二、科技人才是稳定脱贫成果的基础

人才是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派驻贫困地区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大多是行政干部,多数不懂农业,且他们任期短,人员不稳定,无法真正融入农村生活。二是贫困农民自主创业、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农村种养殖能手、农产品加工能手、农业经纪人等实用人才不足,生产管理粗放,技术缺乏,使扶贫产业达不到预期效果。三是有理想、有抱负、有知识的农村领军人物严重短缺,城里的孩子一般不会去考农学专业,农村的孩子也不愿意学农,农村后续人才队伍培养不足。建议:

一是完善激励制度,把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结合起来,激活现有人才。制定鼓励专业技术人才返乡创业、服务乡村的政策,比如在职称评定、子女就学、住房保障等方面给予优惠,解除其后顾之忧,使优秀的人才留得住、有作为,成为既乐于带领群众致富、又有能力带动群众致富的领军人物。

二是强化人才培养,把农村人才的培养纳入乡村振兴整体规划中,制定对于毕业后直接回乡服务的大学生给予免除学杂费和补助生活费的优惠政策,免费培养定向生。培养一批有理想、有抱负的后备人才。

三、资金扶持是稳定脱贫成果的保障

资金短缺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道路上的障碍和 “瓶颈”,也是脱贫致富工作面临的难题。农业是个生产周期长、高风险的弱势产业,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脆弱,集体经济薄弱。尽管国家一再坚持 “队伍不散、政策不变、力度不减、工作不软”的总体要求,但对于资金的投入目前依然存在着:一是由于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农业的高投入低收益使贫困地区资金来源过度依赖财政专项资金和部门帮扶资金,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农村的意愿不强。二是缺乏农村专业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和交易平台。一方面对抵押物由谁评估、如何评估、参照标准难以规范;另一方面如果发生违约,缺少公平、公正的处置。建议探索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引导下,加大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对贫困地区的投入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形成强大的投入合力。

一是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建立第三方评估交易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简化贷款手续、放宽贷款期限、优惠贷款利率,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开发多元化的“三农”金融产品创新。

二是实行农业保险补贴,推动有关部门加大财政 “以奖代补”力度,增加补贴险种和资金投入。充分调动县 (区、市)政府、保险公司和农户的承保积极性,推动特色农险可持续发展。

三是探索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联动机制,推广联合增信模式,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互助型农业专业担保机构,开展多元化的农村信用担保评估,利用农村担保机构分担抵押贷款风险。

四是通过给予信贷、用地、税收等优惠政策,优化投资和营商环境,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农村产业的发展。

五是设立政府风险补偿基金,用于发生不可抗力自然灾害时弥补金融机构可能出现的损失和坏账。

四、内生动力是稳定脱贫成果的关键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是稳定脱贫攻坚成果的主体。只有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有切实的获得感,脱贫攻坚才能算取得实效,但这种获得感决不是一味地给予,而是要让群众真正通过努力,有尊严地获取。目前一些贫困村还存在着 “要项目、等资金、靠上级”的思想,农民还是 “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怎样让贫困农民有尊严的获取,需要有顶层设计。建议:

一是建设有文化的新农村。加大政策宣传和教育引导力度,教育贫困户树立勤勉、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激发人们内心勤劳的潜能。在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制定村规民约,将诚恳、正直、善良、勤勉、节俭、清洁作为村民的基本要求,以此为标准评选优秀村民和文明家庭,制作牌匾贴于门前以示表彰,让大家学有榜样。

二是重塑乡贤文化。乡贤文化在漫长的农耕文明中起到了很好的凝聚和润滑作用,对村民自治这种治理体系有着特有的作用,是农村德治的关键。因此积极引导德高望重的乡贤把人生积淀的经验、智慧、资源奉还故土,带领乡亲共同富裕。

三是通过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少给资金多给政策,以多提供项目、技术,多进行培训、辅导的方式引导其致富。政府可以采取“以奖代补”等多种扶持形式,通过重奖靠勤劳、诚信、协作精神致富的贫困户,破除农民“等靠要”的思想,使农民自觉地树立勤者得益、懒者吃亏的意识。比如山西省大同市开展的 “扶贫爱心超市” (社会捐助的),就是让农民通过主动劳动、参加集体活动、维护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和家容家貌等活动获得积分进行奖励,获得积分的家庭可以用积分在 “扶贫爱心超市”换取农机具或生活用品,从而真正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其成为脱贫致富的动力核心。

五、兜底政策是稳定脱贫成果的支撑

贫困家庭的经济基础普遍薄弱,经不起天灾人祸的变故。从山西省的数据看:山西省剩余贫困人口中无劳动能力或丧失劳动能力的占比43.1%,大病、慢病和残疾群体占比31.6%。2018年,民革大同市委会组织筛查的农村失能、失智数据显示:仅大同市天镇县 (国家级贫困县)玉泉镇、谷前堡镇、三十里堡乡、逯家湾镇四个乡61个村体检筛查的60岁以上2982位老人中,失能 (半失能)412人,失智 (半失智)61人;患病2153人,总发病率75%,其中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梗、关节炎、腰椎病、冠心病、胃炎、胆结石等常见病人数2050人,占比69%。从这些数据看,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稳定贫困发生率,让脱贫的群众长期稳定脱贫并逐步致富面临极大地挑战。建议:

一是继续履行监督保护职能,当好农民守护神角色。作为分散的小农,农户与市场主体之间存在权力不对等,市场主体有可能将市场风险转嫁给贫困户,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政府应该监督市场主体,并在发展产业时给予承诺,对于农产品应以市场保护价收购,使农民的基本利益受到保护。

二是健全完善扶贫政策保障体系,加大兜底统筹力度。针对病、弱、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政府应全面落实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社会救助等各项帮扶政策,确保贫困群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切实兜牢精准脱贫的 “最后防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