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语文阅读教学中背景资料的处理策略

时间:2024-05-11

赵金莲

摘 要:背景资料是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诗歌、散文、小说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状况,课前学生小组合作进行专题整理,课中精心选择相关内容,动态把握时机进行介绍,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容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好地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本文从教学实际和实践操作的角度出发,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背景资料的处理策略进行了浅显的探讨、辨析和理解。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背景资料;处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262-03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背景资料的介绍往往是在课堂开始时,介绍时间的长短也受一节课时间的限制,往往一带而过。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把它当作一个固定的教学环节,主体性不够,模式化太浓,随意性太强,效率低下。

现状一:不管主体,自主性不够。背景资料介绍这一环节,以教师介绍为主,学生参与不多。初中阶段应该掌握的重要作家,学生自己缺乏系统整理。背景资料是为了介绍而介绍,没有选择能够促进学生理解和体验的内容。背景资料的介绍忽视了学生内心的阅读需要,那么不仅不能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有时适得其反造成学生阅读思维的延迟。

现状二:不问内容,随意性太强。在教学过程中,背景资料介绍环节没有被重视,安排显得很随意。教师想通过背景资料的介绍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却造成了束缚、限制学生体验的尴尬现实,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学生探究文本的欲望。更严重的是,在背景资料介绍过程中,教师对文本的主题作了比较明显的暗示,使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学生的阅读过程变得单一、平面化,学生的回答都早已打上了“背景”的烙印。

现状三:不问时机,模式化太浓。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多按照“课题——作者、背景——文本”的流程进行,这种模式化的教学思路,不符合课程标准提倡的新方式、新方法。模式化的教学,不问时机,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导致教师教的目的和学生学的结果往往达不到一致。

二、背景资料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及必要性

1、从教学目标的角度,分析背景资料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1)从知识掌握的角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丰富知识容量,增加文学积累,提高文学素养。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中考考试说明》要求“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通过背景资料的介绍,学生可以了解这些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作家他们的人生经历、代表作品、创作思想及艺术风格。

(2)从文意理解的角度,通过介绍为学生打开一扇理解文本的窗口,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

阅读过程中,先让学生深入文本,由语言入手真切的感受、体验作者的言外之意、境中之情。学生不囿于背景的束缚,能对文本进行多角度的解读,生成自己准确和独特的体验。在学生体验的基础上,再提出理解文学作品要“知人论世”,作者及相关的时代背景能为我们打开一扇进入文本的窗户。

2、从文本特点的角度,分析背景资料在阅读教学中的必要性

(1)对于脱离背景会造成文本解读困难的文章,充分利用相关背景,不仅能让学生加深体验,而且在更深层次上和作者对话、共鸣,进而生成了一些新的体验。

例:学习雨果的《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一文,学生对课文涉及的时代和思想背景缺乏了解,对启蒙运动在西方历史上的重大意义缺乏认识,要理解雨果对伏尔泰的高度评价、对启蒙思想的当代启发有难度。让学生在课前收集相关背景资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雨果对伏尔泰的赞美之情,更好地体会雨果在演说中抒发的强烈感情。

(2)对于具有高度隐喻性和概括性的诗歌,不能仅从字面意思去理解,借助作者简介和时代背景,可以更深地鉴赏作品。

文体的不同,背景资料在教与学中的作用有所不同。“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歌的写作背景一般包括与作品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状况及有关事件等。诗歌是抒情的艺术,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一般体现在作者的生平事略、政治态度、思想发展、文学活动、创作道路、艺术风格等中。学生依据自己查找的文学资料,积累作者的名言警句,有利学生理解作者在诗歌中所抒发的情感。

例: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就三国吴蜀联合抗曹的事迹发出感怀的。辛弃疾重游东吴故地,登上北固楼,回顾“三国”时期吴蜀联合抗曹的旧事,怀念当年雄踞一方的孙权,他是多么希望南宋王朝能够重演这段历史,奋起抗金,收复北方失地啊!然而现实却难遂人愿,他只有无限感慨,抱憾终身。诗作表达的就是一种怅惘和郁闷的心情。教师指导学生联系自己大脑中创造的景象,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课文注释、手头的课外资料了解一下文章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创作意图,有助学生领会诗人在诗歌中所抒发的情感。理解辛弃疾在词中,表面上是称赞孙权为天下英雄,实际上借古讽今,谴责南宋主和派的昏庸怯懦。“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虽为曹操之言,也代表了作者的心声,表达出对当权者无抗金复国之志的遗憾和愤慨。可见,怀古诗的阅读教学,既要品赏韵味,也要知人论世。

三、语文阅读教学中背景资料介绍的处理方法

1、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背景专题收集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背景资料介绍这一环节,以教师介绍为主,学生参与不多。不管主体,自主性不够。随着网络的深入化、广泛化,阅读的方式在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多,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同时,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是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所以有时候收集背景资料的任务完全可以交与学生自己,老师起到或提供资料,或补充延伸,或组织引导的作用。

很多作家生活在特定社会时期,并且有着异于常人的丰富人生经历。截取课堂教学的一段时间进行背景资料的介绍,学生内心形成的一些支离的碎片往往对解读文本只能起到浅尝辄止的效果,有甚者会从反面影响学生对文本理解。

初中阶段应该掌握的重要作家,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系统整理。在课前,可以联系与时代相关的背景知识,进

行相关背景知识的专题探讨;可以联系与作者相关的背景知识,对作者人生经历进行专题探究;可以联系与作者或作品相关的文化常识,对文化常识进行专题归纳探索。让学生动手做一些专题收集、整理,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既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又可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例:对于初三的语文阅读课怎么介绍鲁迅先生这样的大作家的思考与实践。思考如下:因为在初中很多课文里,学生已经接触了鲁迅先生的文章,也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关于他的一些信息。如果还是采用上课时老师投影介绍的形式,估计不能引起学生多大的阅读兴趣;如果采用一般的上课提问的形式,那么,气氛是热闹的,效果却是不敢恭维的。

于是,我决定在课前让学生四人小组做一份资料整理,题为“我知道的鲁迅”。

在准备的过程中,所有的同学都能够动起来。学习小组里比较了解鲁迅的同学可以带动其他同学,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不太熟悉鲁迅的同学可以借此机会取长补短,主动地去了解更多的信息。本来,不同的学生对鲁迅的解读程度差异非常大,通过活动,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同学之间互相学习,整体提高了。这样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还推动学生利用教师之外的多种渠道主动获得知识。

学习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在导入新课之后,让小组成员介绍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选择其中任意一个学习小组成果展示如下:

聚少成多,用学生个体的资料积累,用小组的合作学习,推动了整个班级集体的学习进程。阅读教学的课堂由这个“原点”出发,学生的思维完全被激活了,各学习小组掌握的“作者情况和写作背景” 的资料积累,在课堂上交流整合,为阅读教学作了比较完好的准备,达到“走近鲁迅”、促进阅读的目的。

当然,背景资料的专题覆盖性应该遵循有利于阅读的目的和原则。背景资料专题知识是用来考察以“美感”为中心的阅读文本的,而不应该把它们的作用跟一般的“知识”的作用等同混淆;背景资料专题知识是作为文本解读的结构组成部分而存在的,这种专题性的结构方式能够改变整个文本解读的结构的性质和功能,大大提高文本解读的效度;背景资料专题知识,这些知识尽管完成了它们的覆盖功能,但这些知识又都处于动态的、生成的状态。他们穿插的多寡深浅、穿插的时间长短和空间顺序可以随着文本解读的发展而有所变化。

2、结合具体教学目的,精心选择介绍内容

每篇文章都与其时代背景、作者创作意图息息相关。文本不同,教学目标不同,背景资料介绍在教学中选择的内容也有所不同。如进行知识教学,就要选取必要、精当的知识,不必面面俱到;如是为理解文意服务,就要选取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的内容。

(1)选择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背景资料。

例:在开学初的教研组成员“有效教学”活动中,我选上的内容是诗歌教学,选上的课文是九年级上册《外国诗两首》之一——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诗歌《蝈蝈与蛐蛐》。我设计的教学流程的第一步,就是导入新课,作者简介。安排这教学环节的目的:让学生简要了解这位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作者简介设置形式:幻灯片一页。幻灯片内容如下:

“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自幼家境窘困,是当时英国文坛上一颗光彩夺目的巨星。

济慈创作的第一首诗歌是《仿斯宾塞》,接着写了许多优秀的十四行诗,次年,他根据古希腊一个美丽神话写成的《安狄米恩》问世,全诗想象丰富,色彩绚丽,洋溢着对自由的渴望,表现了反古典主义的进步倾向。1818年到1820年,是济慈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他先后完成了《伊莎贝拉》、《圣亚尼节前夜》、《许佩里恩》等著名长诗,最脍炙人口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等名篇也是在这一时期内写成的。

济慈诗才横溢,与雪莱、拜伦齐名。死时他年仅25岁,可是他遗下的诗篇一直誉满人间,被认为完美地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特色,并被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

评课过程中,教研员就对作家济慈所作的背景资料介绍,提出了如下建议:诗歌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领会诗人在诗歌中所抒发的情感,即体悟诗情。处理背景资料介绍环节,教师要选择能促进学生理解诗歌情感的内容介绍,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本诗的教学中,对于济慈的人生经历、创作成就、他人评价,可做简要介绍,而作者创作这首诗的背景倒是应该有所介绍,让学生能够感受作者创作这首诗的心境,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创作这首诗歌的本来意义。

口述内容: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作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侯一段经历的启示。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这个人就是莫顿·亨特。 把背景资料介绍这一环节,放在整体感知和品味语言板块之后,拓展延伸板块之前。时机恰当,水到渠成。接下来的拓展延伸板块,章老师设计的活动是给地震中遇险的小朋友写一段话。这一环节,学生都写出了很鼓舞人心的话语,都能从小悬崖走向大人生。

(2)选择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背景资料。

作家的成长史蕴涵着许多对学生人文关怀的内容。对此,应该怎样去介绍?是详还是略?这些要依课文的实际和作家的生平而定。从知识性而言,介绍要符合《语文新课程标准》和《中考考试说明》的要求,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从理解课文和人文关怀而言就应有所取舍。

3、动态把握教学过程,准确选择介绍时机

许多语文教师习惯在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后,介绍作者及背景,然后引导学生研读课文,这也是一种常见的语文教法。或许对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也未尝不可,因为这些文体和作者的人生经历关系不大,只作为常识性知识,在前在后对课文的理解影响不大。然而对诗歌、散文、小说等文体就不一样了,它关系着对文章的进一步理解,选择什么时间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这就是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诗歌、散文、小说这些文体的背景资料不一定要在前面介绍,我们完全可以先从文本分析出发,通过感悟课文的整体,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探究这种思想情感产生的原因,自然而然就联系到作者和写作背景了,这时的介绍就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帮助者,和需求知识的提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阅读过程是读者重新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 “课题——作者、背景——文本”这种模式化的教学程序往往对学生的后续阅读造成了不良影响。同时,知人论世、背景介绍又的确是和文本对话、理解文意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选择怎样的时机介绍背景需要教师认真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及时的教学情景,动态地把握教学流程,选择最佳的介绍时机,使背景资料的介绍促进学生对文本更深入的理解。

可见,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时机,不同的内容在相同的时机所取到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背景资料介绍具有引导和配置作用,时间上要做到准时和适时,要恰当把握配置的时机和合理控制配置的时间段。空间顺序上要做到关照和紧扣阅读内容,达到优化布局的作用。根据文本思维的不同发展顺序需要确定穿插的时间长短与内容,和理解文本内容恰当吻合,就能够着力引导学生阅读思维的发展方向,能够有力促进学生阅读思维的行进力度。

四、结论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独特内心体验的外现,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作者的经历和创作过程无疑对理解作品的内涵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关作家和背景资料的介绍,要结合具体的教学目的,精心选择介绍的内容;动态地把握教学过程,准确选择介绍的时机;适时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进行作家的专题整理。背景资料的合理穿插和积累,可以激活学生内心隐藏的阅读潜力,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将阅读思维活动引向深入,优化阅读教学的效果,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值得注意的是,背景资料,不管什么时候介绍、介绍什么内容、由谁来介绍,都只能作为提高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辅助。

参考文献:

[1] 中学古典诗歌教学探析.当代教育.2007.2.

[2] 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

[3] 张天宝.主体性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6.

[4] 肖云龙.创新教育论.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