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蔡昶宏
一、敬业爱生,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
教师师德修养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因素。它不仅制约着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也制约着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
加强师德修养,一方面要求教师加强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在当前新旧体制交替、东西方文化碰撞的时期,德育教育,教师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为适应这种需要,教师必须以神圣的使命感,处理好权与利,得与失以及公与私之间的关系,切实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
教师加强师德修养,首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最先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其次要有爱心,要时时、事事、处处关心爱护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帮学生之所需。再次要从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入手,教师不仅要敬业、勤业,更需要精业。不断加强自身师德修养,以自己巨大的人格力量和宽广无私的胸怀去熏陶和感化学生,使学生在教师良好的教育和影响下受到洗礼和锻炼,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升华。
二、博学多才,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
未来社会的人才,不仅要有较扎实的专业功底,而且要有宽广的知识面;不仅要通晓自然科学,而且要通晓社会科学;不仅要熟悉书本知识,而且要认识、了解社会。特别是现代信息社会,学生的信息来源丰富,但由于其知识阅历和理解能力还很肤浅,因而许多问题产生疑惑,希望得到教师们的解答。无疑,这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适应这种新形式的需要,大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拓宽学习视野和知识面,增强获取信息的能力。唯其如此,才能给予学生丰富的知识,解答学生提出的一些疑难问题,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此外,现代各学科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趋势日益突出,同一堂课出现跨学科知识的现象相当普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本学科专业基础,还要具备相当水平的旁类学科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既“专”又“博”。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激活知识,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争做创新型的人才。
三、勤于探索,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素质
进入21世纪的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更严格的要求,教师再也不是“教书匠”了。教师的主要角色已经由“经验型”转变成为“创新型”。中学教育教学要放眼国际的大视野,要加强教育理念的更新,加强方向的要领,努力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代新人。
要达到这种目的,若还采用过去那些“填鸭式”、“满堂灌”、死记硬背、照本宣科、题海战术等陈旧的教学方法是行不通的,所以必须进行教研教改。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去积极探索或构建一套适合新世纪教育的教学模式。
教育科研虽不可信手拈来,但也并非高不可攀。搞好教育科研,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要立志当教育家,要勤于收集积累资料,善于学习和观察教学科研动态,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修养。同时,要紧紧扎根于教育教学实践,要有改革的魄力和敢于开展教学实验与构建教育教学新模式的勇气,要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坚持走“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教育科研道路,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成果不断得到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要培养新型人物,最为关键的在于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管理素质和能力。
四、善于组织,具有较强的教育管理素质
在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这种开放性、创新性的教育又要以有效的组织管理做保障。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管理素质。
基础教育在人的成长、成人、成才的过程中,具有打下扎实的基础的决定性作用,所以说,中小学教育尤其重要,必须抓好、抓实、抓出成效来。搞好基础教育,教师至关重要。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培养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中小学教师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因此作为中小学校长,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这是办好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当好人民满意的教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所在。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管理,学生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或平时耳濡目染教师的管理方法方式后通过各种活动的组织参与而逐渐提高的。所以,教师本身的管理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要求教师在力抓教育教学之余,还要学习管理学科,善于研究新情况,敢于探索管理新模式,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素质。(作者单位:江西省信丰县第四小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