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韩晓晗
【摘 要】本文在分析鄱阳湖生态系统的特点、功能的基础上,针对其脆弱性进行具体分析,鄱阳湖脆弱性主要表现在:水量减少、物种减少、外来物种入侵等,由此本文提出一系列针对性建议,例如成立鄱阳湖生态环境预警机制、加强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等,旨在对鄱阳湖生态系统的改善及保护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生态系统 脆弱性 鄱阳湖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20世纪以来,人类活动影响着气候变化,同时也影响着水资源的基本情况。传统的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现阶段对水资源的管理,诸多学者们陆续关注自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甚至将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联系在一起,对其进行脆弱性分析。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江西人民的母亲湖,保护鄱阳湖生态系统对于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出发,将鄱阳湖水资源看成一个系统,着重分析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对鄱阳湖生态系统的保护有一定指导意义。
一、鄱阳湖生态系统概况
(一)基本情况
鄱阳湖生态系统是指在天然、长久、人工的沼泽地或水域地带,保持静止、流动、半咸水、咸水时水深低于6米的水域。该生态系统的易变性是其脆弱性的重要表征,水量较少时,该湿地生态系统为陆地生态系统,水量增加时,系统又变为湿地生态系统,简言之,水文决定了该生态系统的状态。
(二)鄱阳湖生态系统的特征
1.生物多样性:该系统具有陆地和水体两种系统的生物资源,是水体系统和陆地系统的过渡地带。
2.生态脆弱性:系统的构成因素多元化,包括水文、气候、土壤等,可影响生物的群落结果。
3.生态系统的效益综合性:该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水源、净化水质、提供野生动物栖息地、保存物种等生态效益,可为农业、工业、医疗业、能源等提供各种经济效益。
(三)鄱阳湖生态系统功能分析
1.蓄水灌溉。鄱阳湖作为江西最大的水库,有着蓄水灌溉作用,对于周边农村生活用水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鄱阳湖也被看作是江西人民的母亲湖。
2.保存基因。鄱阳湖生态环境的构成具有多元化特征,保护其生态系统,就是保护基因资源。一方面,鄱阳湖生态系统含有众多的生物基因资源;另一方面,随着鄱阳湖季节性变化,每年有大量候鸟来此过冬,因此鄱阳湖有“珍禽王国”、“候鸟天堂”的美誉。因此,保护鄱阳湖生态系统,可保护多元化的生物基因。
3.净化环境。根据江西特殊的地形,全省各地排出的废水废弃物,都可能通过水土流失、降水等途径流入鄱阳湖。通过对废物的分解、净化、转化,可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
4.气候的调节。鄱阳湖的湖泊生态系统极大的影响着对于区域气候的调节。一是抑制周边高温现象。根据近年来的气象记录显示,鄱阳湖每年7月的平均最高气温是32.7摄氏度。受“湖水”作用的影响,湖体周边地区的温度也相对较低。二是抑制降温的强度,受“湖水”的影响,鄱阳湖每年的降温强度一般比全省其他地区要“弱”“小”,即湖区周边不易出现大幅度的降温现象,或者说类似情况出现的频率比较低。
5.文化的传承。“鄱阳湖”不仅仅是江西的“名片”,更像是中国的一个文化“标签”,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保护好鄱阳湖的湖泊生态系统,就是在传承鄱阳湖的文化。鄱阳湖历史文化悠久,文化类型多样。主要包括:商贾文化、渔耕文化、人文文化、戏曲文化等等。
二、鄱阳湖生态系统脆弱性表征
(一)水量减少
根据水文站统计,鄱阳湖的平均流量呈减少趋势。五大水系入湖的径流量比1956—1997年少约182亿m3 和483 亿m3,这对加剧鄱阳湖枯水有一定作用。自2000年以来,鄱阳湖水位呈逐年递减趋势,干旱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2011年5月,鄱阳湖持续干旱,严重影响湖中鱼类生存状态,这不仅简单是渔业收益问题,重要的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环境问题。
(二)水体污染
我国五大淡水湖分别为: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前些年,鄱阳湖是水质最好且没有出现“富营养化”的淡水湖。这说明江西对鄱阳湖的保护效果明显,但就目前而看,由于人为、自然等因素的影响,鄱阳湖的水质明显下降,甚至有“富营养化”的趋势。可见,对鄱阳湖的保护将是一个长期的课题。
(三)生物退化
原盛产于鄱阳湖的红花子莲和白花子莲等已基本消失,野生菱角也较少见,渔民捕鱼量低,昔日以捕鱼为生的人们现在仅靠捕鱼难以维持生计,只能改行。随着生物的退化,鄱阳湖还面临着外来物种的入侵。调查显示,现入侵鄱阳湖的外来植物多达13科、35个物种,入侵的病虫害有三种。面对鄱阳湖生态系统出现的物种减少及外来物种的入侵问题,相关部门必须做好应对措施,以克服该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三、 对策及建议
(一)成立江西省五河地区与鄱阳湖地区的水文生态实时监测预警机制
作为湿地生态的关键要素,水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水文因子是湿地生态的环境重要因子,因而水文因子的监测是湿地生态状况的判断和诊断的基本依据,加强水文监测就是维护好湿地生态的系统机构和功能。
(二)加强法规配套
保护好鄱阳湖的湖泊生态,还要加强相关法规的制定与完善。相关地方政府与部门,要加强“依法治湖”的理念构建。目前,全国已出台多项与湖泊的生态保护法律法规,江西省也随之出台了关于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的配套规定和制度,但还存在着法律法规相对滞后,新问题新情况并未得到有效监管的现象,因此要因势利导,及时出台与实际情况相配套的法规制度。
(三)加强监管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在鄱阳湖的生态管理中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于鄱阳湖的生态24小时监管,及时掌握生态系统的变化与动态,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生态破坏。
(四)建立有效考评体制
改变以往唯GDP论的思想,要将生态保护、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等各项指标纳入考核体系中,建立绿色考评体制。该体制在考评的过程中应推翻以往的“一言堂”、“一把手”制度,对干部的考核项目中应增加环境这一项,采用“一票否决制”,保证对国家、对环境、对人民负责。
(五)生态补偿
生态补偿即为该地区设计专项资金,对一些因保护生态系统而损失了一定经济效益的老百姓给予一定的补偿。例如,对鄱阳湖的渔民发放一定的生态补偿金,为湖区居民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或者设立奖励制度,对在保护生态系统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给予一定的奖励。这一举措需要国家有关部门、江西各省的相互协助,资金透明。(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鄱阳中学)
参考文献:
[1]夏本安,王福安,侯方舟.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屏障研究[J].生态学报,2011,32(20) : 6231-6241.
[2]吕添贵.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的构建策略研究[D].南昌: 江西农业大学,2011.
[3]赵志刚,王凯荣,谢小立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特征及格局研究[J].生态经济.2012,( 7) :137-14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