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远程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探究

时间:2024-05-11

徐文存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明确指出:“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发展。”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快乐的,也是没有生命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情感的“生命体”,每一位教师都要深刻地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理念的内涵,把教学植根于对学生深厚的“爱”之中;努力创设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置身在探索数学的乐园里。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的情境之中,触发学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启迪思维。而远程教育资源,恰恰为学生提供形象逼真、色彩鲜明的画面,配以悠扬悦耳的音乐,充分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新知的活动。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质,而在激励、唤醒和鼓舞。”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能激起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在愉悦的情绪体验中接受教学,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双方乐于参与的一种充满情趣的活动。对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动力之所在。寓教于乐,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学生走进多媒体教室,屏幕上那些缤纷的色彩、可爱的造型、动态的画面和声效,就足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果将这种兴趣引到教学内容上来,那么这种辅助教学的独特魅力就能显示出来。如教学“垂直与平行”时,运用远程媒体资源演示,先让学生看到画面中的人行横道、信号灯、桌子,通过学生观察与讨论,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然后在教师的启发下,唤起学生探究的愿望,诱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这样,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弄清了道理,深刻地认识了垂直与平行的特征。

二、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多表现为单维性,即从抽象的数学文字到抽象的数学公式,显然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记忆,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人们只是强调抽象逻辑思维而往往忽视了形象思维的作用,在网络环境下数学的教学就能解决以上的矛盾。远程教育的发展将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习和教学的方式产生重大影响。数学课程要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例如有教师教学“长方形的周长”这一课时,将课件设计成一开始屏幕上出现大头儿子玩小火车的画面,小火车行驶的轨道是近似长方形的。大头儿子是学生们熟悉的卡通形象,再加上运动着的小火车,学生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画面上,观察得特别仔细。此时,教师提问:“小火车沿着什么运动?”“怎样运动是一周?”“大头儿子看着小火车,脑子里也有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小火车跑一周跑了多远呢?你想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吗?”同学们反应热烈,从而对研究长方形的周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利用多媒体色彩明快、生动有趣的画面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引人入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摸拟生活情境,激发问题意识

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模拟仿真现实世界,向学生提出来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解决问题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教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这一课,出示画面:三支铅笔,每支铅笔下面标注5角;出示一些鱼,标注上“9千克,每千克5元”,出示三个篮球,标注上“每个75元”。以上三组画面均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分析解答,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出“单价×数量=总价”。这样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能力,把已学的具体事例的关系概括为一般的数量关系,以便之后解应用题时迅速寻找解法,更培养了学生从生活中的事例中发现问题的意识,还原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本色。

远程教育具有实时传输视频、音频和文字等多媒体信息的作用,并能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控制处理,实现网上信息传递和信息资源共享,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拓展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终身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为素质教育的真正实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作者单位:甘肃省天祝县华藏寺镇教育辅导站新华小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