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科学家,走到时代光环下

时间:2024-04-23

李雨潇

2007年3月1日总第25期

2007年,第25期《环球人物》的封面故事属于一群“幕后英雄”——对研制疟疾特效药做出过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当年,中国研制的青蒿素药品誉满全球,被称为“中国神药”,但参与药物研发的科研团队包含哪些人、研发过程经历了怎样的波折却鲜有人知。在这篇名为《拯救5亿人的中国发明家》的文章里,追溯了从20世纪60年代我国启动“523项目”(即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开始,到青蒿素类药品研制成功乃至造福世界的过程中耐人寻味的往事,药学家屠呦呦也在当年的受访者之列。

那时屠呦呦还未引起传媒的广泛关注,她有充裕的时间向记者讲述青蒿素的前世今生,攀高俯低打开一格格抽屉,拿出一沓沓资料佐证。到了2015年,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受到世人瞩目,《环球人物》杂志又以《屠呦呦,非常诺奖之路》为题,时隔8年对这位科学家进行了回访。

科学家走到台前

2007年春节过后,全国两会拉开序幕。很多人还记得,那是1949年以来历时最长的一届两会。就在这届两会上,“民生”问题被多次提及,那届两会也被评价为“满耳民声,满纸民生”。

以科技的发展带动社会经济和国计民生的发展,已经成为當时社会的共识。2007年,我国在科技领域收获颇丰。8月,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重点实验室宣布,他们发现了存在于DNA中的第六种元素“硫”。这一发现开创了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新领域“DNA硫修饰的研究”,科学家有望在这一发现的基础上借助基因药物,对癌症、艾滋病患者的DNA进行人工修饰,从而治愈疾病。这项发现被科普杂志《环球科学》评为当年度科技领域的10件大事之一。

同时,中国科技的发展也在造福世界。从2007年起,中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疟疾特效药以更大批量开始运往非洲等地。作为全球唯一的治疗疟疾特效药,中国研制的青蒿素类药品,已成为中国发展外交、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推手,既是拯救全球5亿患者的首选用药,也被誉为“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和“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成就”。

在那时,很多国人借助媒体报道知道了青蒿素类药品的重要作用,然而,负责开发、研制这一药物的中国科学家,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名字”。他们当中,包括如今已经广为人知的屠呦呦。

左图:2015年10月6日,屠呦呦在北京的家中。右图:20世纪50年代,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实习研究员的屠呦呦(右)与老师楼之岑一起研究中药。

2007年的冬天,为了更多了解站在青蒿素背后的人,《环球人物》记者采访了多位对青蒿素研究卓有贡献的科学家,也第一次见到了屠呦呦。

屠呦呦的办公室位于北京东城区的一幢旧楼内,屋里没有任何装修,门窗简陋,一张沙发已经破得很难坐人,屋里的电器只有两样——电话和存放药品的旧冰箱。因为屋里的暖气不足,坐了不到5分钟,记者冷得又重新穿上了棉服。

当时76岁的屠呦呦,看到这场景打趣说:“你们这么年轻,怎么还不如我老太太的身体好?”

那时的屠呦呦,并不知道8年后她会荣膺诺贝尔奖,成为举国上下无人不知的科学家;那时的她,还苦恼于自己的科研成果不被认定。由于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曾被媒体报道为“三无科学家”,她曾多次申报院士,但都没有成功。

“我不是要争名利,在我们那个时代,所有的科技论文都不会以个人名义发表,我只是希望国家能更多地保护科研人员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屠呦呦对记者说。

8年后,一名中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引发了国人对科学的关注热潮。屠呦呦多年的心结解开,那时起,无人不知青蒿素,无人不晓屠呦呦。到了今天,不单是屠呦呦,不单是青蒿素的研发团队,越来越多的科学家都不再只是站在科技发明和科学发现背后的身影,也不再是教科书里一个个扁平的名字,而是一个个鲜活可爱的人,他们走进了时代的光环里,被众人注目。

“网红”科学家

这些年,科学家和普通人之间的距离正在不断被拉近。

比起时隔多年才因获诺奖走进公众视野的屠呦呦,今天的科学家“幸福得多”。他们借助社交网络和流媒体,也开始“流量加身”,成了这个时代的另类“网红”——他们渐渐有了自己的专属表情包、粉丝群,他们在短视频里出口成“梗”,随便一句话就会被网友送上热搜。

说起“网红”科学家,鼻祖要属“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也是“90后”“00后”口中的袁爷爷。作为最早一批“国民科学家”,袁隆平的形象从一开始就是接地气的,这一点,10余年来多次采访过他的《环球人物》算是见证者。

左图:2019年9月,袁隆平出席湖南农业大学开学典礼,受到学生追捧。右图:袁隆平的幽默让年轻人觉得可爱,他从上一代人眼中“解决吃饱饭问题”的“神”变成了年轻人眼中自带萌点的“国民爷爷”。

我们目睹1930年出生的袁隆平从“70后”变成“80后”,再到如今的“90后”,年纪不停增长,但他始终是那个一口湖南普通话,精气神十足,有趣到飞起的“魔稻祖师”。

2008年,《环球人物》记者在袁隆平自家的小院里第一次见到他。整个小院被裹上了一层绿色,种满了冬青和树木,廊子里还挂了两排红灯笼。袁隆平的房间在二楼,透过窗户或者在床上侧个身子就能看到他的宝贝试验田。那时候,78岁的袁隆平每天过着试验田和家两点一线的生活,下田看秧,一天不落。

他有一辆黑色的小轿车代步,后来眼睛做手术,出门还要戴一个黑色墨镜,几乎是田间最靓的“仔”。“我有70多岁的年龄,50多岁的身体,30多岁的心态,20多岁的肌肉弹性。”他自我總结说。

当年,袁隆平亲切质朴、率真诙谐的个性已经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没想到10多年后,伴随着社交网络的传播和放大,已经90岁的他,一不留神成了“网红”,一举一动都能引发网友的关注,这也成了《环球人物》记者再次约访他的一个原因。

再见袁老,记者发现他的身体有些不如从前,“年纪大了,耳朵不灵了”,也不再亲自下田了。但他的“禾下乘凉梦”没有变,他依然希望让全球1.6亿公顷稻田,可以有一半种植杂交水稻,实现每公顷增产2吨,这样就可以多养活5亿人口。

科学家和网络红人之间的“次元壁”不断瓦解,科学家成为全民偶像,在这个时代变得越来越常见。2009年,人们认识了在具有二维层状晶体结构的铁基超导体中发现超导态“各向同性”的物理学家袁辉球;2013年,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发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成为当年度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人们在感叹于科技进步的同时,也熟识了一个又一个“明星开发团队”;2018年,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登上《细胞》杂志封面,人们知道了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孙强;2020年,人们认识了攻克世界级数学难题的“天才少年”陈杲……科技的每一步进展,都让更多科学家被铭记。

全民爱科学

科学家们纷纷“走下神坛”,向网友科普冷知识,与之相映照,10余年间,国人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心也迎来了暴涨。

2020年,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发布的《2020年短视频用户价值研究报告》指出,当前网民看短视频占比升至约91.2%,用户规模增至约7.92亿人。其中,88.4%用户期望通过短视频学习到知识、技能。“获取知识、增长见识”成为用户观看短视频的重要动机之一。

一方面,是学界“大牛”把简易版课堂搬上网,对复杂知识进行拆解。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就对这种日常科普饶有兴趣,2017年接受本刊采访时,他曾主动告诉记者:“我现在在国内也经常做科普演讲,尽量用最生动的方法讲科学,人们很感兴趣。中国人对科学越来越有兴趣,这是好事。”

另一方面,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无聊思考”得到专业学者一本正经的回应——

“熬夜是如何影响颜值的?”

“虎门大桥震动,到底是什么原因?”

“在距离地球几千光年的地方,有可能看到三皇五帝吗?”

这些让一般人捉摸不清、又时不时蹦出来的问题总会在科普博主那里得到解答。“科普在哪里走红,我都不会意外,因为好奇心本来就是人类的天性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研究员袁岚峰说,他的另一个身份是“科普专家”。

2018年,袁岚峰主持的一档名叫《科技袁人》的节目在B站开播,受到网友追捧,很快就成为国内互联网科普类内容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品牌之一。同样喜欢给网友的“十万个为什么”解疑答惑的还有“二次元的中科院物理所”,被粉丝们简称为“中二所”。“中二所”由中科院里几个年轻的物理学博士开办,他们跟B站的大多数用户年龄相仿,屏幕内外的互动就有了更多火花。“中二所”的研究员们一面在镜头前做实验,一面给观众讲段子,还和弹幕实时互动,尽管弹幕上的问题时常不着边际,比如“为什么主播的头发这么多?”

2017年4月20日,潘建伟在中国科大量子存储实验室里。

对这些看似不正经的问题,“中二所”决定追根溯源,于是以头发为主题,从头发的微观结构讲到光的偏振——选题从弹幕中来。

专家学者们不再把自己的天地局限在一隅实验室或是一尺讲台,在人人分享生活的时代,他们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烹制干货,以飨网友。无可否认,全民科普时代已经到来,先行者们的职责是打破科学知识生涩难懂的成见,也打破学者呆板木讷的偏见。

北京大学副校长田刚曾对《环球人物》记者描述过他心目中的“科学家精神”:“科学家精神是求真的精神,探索真理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渴望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去挑战人类认知和行动的极限。”

在创刊15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也展望未来,如田刚所说:“提倡、宣传科学家精神,是为了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投身科学。毕竟没有科技创新的支撑,国家的经济是难以持续发展的。”

《环球人物》以科学家为主题的部分封面报道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