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班额公立初中学校历史分层教学策略研究

时间:2024-05-11

陈龙耀

【摘 要】初中历史分层教学,总体开展情况较好,但仍旧存在针对性不足、可操作性不强、落实度不够等问题。基于此现状,本研究通过课题研究,认为大班额公立初中学校历史分层教学,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寻求问题突围路径。

【关键词】大班额;初中历史;分层教学

初中历史教学,历来广受关注。为促进教学效能的提升,诸多教师和学者开展了相关研究,旨在通过研究成果进一步检验和总结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其中分层教学就是在这一情况下兴起的。针对初中历史的分层教学,理念新颖,可操作性强,在较高程度上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但是,初中历史分层教学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根据文献阅读和梳理,发现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公立初中学校中大班额(46-55人)呈现上升趋势,其数量不容忽视,学生数量的增多,加大了分层教学的复杂性,因缺乏及时有效地调整,导致教学效果出现下滑现象。二是历史分层教学中,未能充分关注学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导致相应分层策略需要改进。三是部分“历史分层教学”仅仅停留在理念层面,未真正在实践中践行和实施。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尝试探讨大班额公立初中学校历史分层教学的策略。

一、学生层面:精准细分,动态调整

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初中历史分层教学的首要环节,其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后续环节能否顺利开展。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知识储备,这种差异性是学生分层的基础。在具体分层过程中,要精准了解学生的多个层面的差异性,从宏观上进行把控,并依据这些差异性对学生进行分层。但是必须注意两点:对学生的分层,要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前提,不可伤害学生自尊心;对学生的分层,要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动态调整,不可一成不变。

如,我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较为注重学生分层的合理性。在每学期开课前,第一节课我都会用来开展此项工作,这为后续历史分层教学奠定基础。我会进行集体访谈和个别访谈,对每位学生的性格特征等非成绩因素进行了解,并详细记录,同时参考学生的历史成绩,综合设计一个分层方案。然后,邀请学生对方案进行讨论(不告诉学生方案来源,尤其是对方案撰写者保密),学生会畅所欲言,在此基础上进行方案修改,并进行分层。一般情况下,每次分组多以异质性分层为主。我与学生积极商量,设定动态调整机制,每月调整一次,调整依据为学生月考成绩和个人意愿度。

二、备课层面:紧扣大纲,分类设计

备课分层,是初中历史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备课质量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内容的全面性,更取决于内容的针对性,这就是备课分层的基本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着眼于大班额班级的学生数量特性,面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尤其是要参阅之前的学生分层,最大限度保证历史分层教学的高效性、合理性。具体来讲,教师要紧扣历史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在遵循于此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设计不同的教法。

例如,《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教学,就可进行备课分层。在备课过程中,我依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尤其是知识储备、兴趣爱好两方面的差异,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我在备课中专门为其设置了“知识闯关”环节,旨在让其了解汉武帝大一统在政治思想上采取的措施等基本知識点;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我则在“知识闯关”基础上增加了“能力提升”环节,加入了“汉武帝大一统局面形成过程及影响”等知识点;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我则加入了“情感升华”,要求这部分学生在掌握前述知识点的同时,围绕“安定与统一”撰写一千字的感想,提升学生历史使命感。这种备课分层,有效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了不同学生的发展。

三、课堂层面:立足提升,因材施教

课堂分层,是初中历史分层教学的基础环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因材施教,帮助和激励各个层次的学生获得较高程度的提升和发展,是课堂分层需要关注的问题。在具体课堂分层中,教师要坚持教无定法,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还需要注意的是,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教学理念的确立,必须着眼于学生发展,必须落脚于教学效果提升。

如,我在开展《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这一课的教学时,着眼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学生的发展,有效进行了课堂分层。以教学方法为例,我充分考虑了方法的多样性和学生的层次性。结合之前的教学经验和总结,对于理解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我采用多媒体播放视频的形式,为学生呈现了攻占巴士底狱、拿破仑战争等教学内容;对于理解力较强的学生,我采用了分组讨论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了《人权宣言》、雅各宾派专政措施和特点等教学内容。整个教学层次分明,方法恰当,有效帮助不同情况的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点。

四、作业层面:面向全体,分层布置

作业分层,是初中历史分层教学的关键环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作业的布置,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环节,更是巩固知识点的必要保障。学生的差异性,除了上述所提到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外,还有一点至关重要:学习需求。不同的学生,其学习需求有着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对知识的渴求程度上,而作业分层,正是有效满足学生这一需求差异的有效手段。教师进行作业分层,可在较高程度上提升学生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感知力,但这一分层,需要面向全体学生。

本部分以《三国鼎立》作业布置为例,进行简要说明。在针对这一课时的作业设计中,我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设计了三种层次的作业。A类是基础性练习,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复习基本知识点,如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战役是什么?等;B类是巩固性练习,重点帮助学生巩固重要知识点,如三国鼎立局面成因等;C类是提升性练习,重点对学生进行历史分辨能力的培养,如试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樯橹灰飞烟灭”的原因?这三类作业有效满足了学生需求。

五、评价层面:统一标准,分层评价

评价分层,是初中历史分层教学的最终环节。初中历史教学评价,必须具有统一的标准,这不仅是鼓励学生学习积极性、能动性的需要,更是保证教学公平的基础性前提。在坚持评价标准统一的前提下,还要注意到这一现象:学生的能力存在差异性,因此,教师在评价中亦应采用分层评价的方式,具体形式可采用“统一标准,不同表达,分层评价”模式,要因人而化,因事而变。

大班额初中历史分层教学,更需要坚持评价分层,以更好适应学生实际情况。《鸦片战争》这一课时的教学,我有效践行了上述理念。首先我设定了统一评价标准,即学生在学习后,需要掌握虎门销烟、《南京条约》等基本史实,同时在课堂表现等环节要达成一定目标。在恪守统一标准的前提下,我对评价话语体系进行了革新,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我以鼓励话语为主,对于基础中等学生,我则采取了“肯定+希望”的话语评价,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我对其表示赞赏的同时,提出更高要求和希望,以期他们戒骄戒躁,更上一层楼。

六、结语

本研究最大限度从客观事实、客观需求出发,遵循教育基本属性及规律,保证了研究成果的合理性。并且,本研究成果在笔者所主持的课题中已经加以验证,实践证明,以上五点策略可有效促进历史分层教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李红珍.浅析初中历史的分层教学[J].教师,2011(13):53.

[2]谷炜.分层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16(32):47.

本文属于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2015年课题“福州市区大班额公立初中校分层教学研究FZ2015GH024”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