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张骅青
【摘 要】计算机课程是高职院校教育中重要课程之一,有利于对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当今因特网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应关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问题。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选择、实验环境等等,就此通过对计算机教学现况的分析,深入探索计算机教学改革思路,打造一个良好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环境。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原因。然后,详细探讨了计算机教学的具体改革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教学;改革
从现阶段来看,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逐渐表现出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学评价体系不科学、教学内容严重滞后等问题,影响到了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成效。为此,为了有效缓解现有问题,应结合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不断修正计算机课程教学。即在Windows操作平台基础上,引入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信息检索、图像处理等内容,符合高职学生学习要求,调动高职学生积极参与到计算机课程教学环境下,优化自身计算机操作能力。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原因
现阶段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即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始终秉承着“灌输式”、“传授式”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思想过于严重,由此影响到了对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技能的培养。同时,因“灌输式”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所以,将表现出消极的学习态度;
第二,教学评价体系不科学。即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注重倾向于总结性评价方法,但此种评价方法过于简单,且不利于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因而,将限制高职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为此,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必须落实教学评价方面的改革工作[1];
第三,教学内容严重滞后。即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未及时更新教学知识,就此使得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就业和个人职业发展。同时,因部分高职院校不愿意投入过多的资金用于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机器配置开发方面。所以,表现出教学条件严重落伍的现象,影响到了对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进一步培养。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思路
1.创新改革教学方法
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无法调动学生计算机课程学习动力。所以,在计算机教学改革过程中,应创新教学方法。
其一,任务驱动法。即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设计具体的教学任务,通过任务设置的完成达到学习目的。例如,某教师在“C语言程序与设计”内容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即将“1+2+……+N”程序分解成了三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设定N=10,求“1+2+……+10”;第二个任务是,求N为任意数时的“1+2+……+N”;第三个任务是,求1-N的奇数和。最终通过学习任务的设置,让学生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完成学习任务,并逐步了解C语言程序设计特点,达到高效性知识学习目的;
其二,实验教学法。即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改革期间,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应利用实验活动的趣味性、创造性、实践性,开展计算机课程教学,优化课程教学方法。例如,某教师在“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为了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先为学生演示了界面设计流程和演示效果。然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设计一个比赛的评分系统,继而通过比赛评分系统的课外实验设计,提高学生计算机自学能力;
第三,分层教学法。即因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异较大,专业不同,包括了经济类专业、文史类专业、理工类专业等等。所以,在具体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期间,应注重采取分层次教学方法。如,班级建制动态显式分层、班级内按差异隐式分层、增加选修课等等[2]。其中,班级建制动态显式分层教学活动的展开,可根据不同班级计算机教学情况的不同,改革教学方法,达到高效性教学状态。而班级内按差异隐式分层教学,可通过“兴趣小组”组建形式实现。最后,为了充分考虑学生兴趣等的不同,可在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增设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Photoshop图像处理、Flash动画制作、C语言程序设计等选修课,就此实现对学生的分层教育,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2.创新改革培养计划
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改革期间,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据表格、文字、图像等内容的操作和整理,应结合社会发展中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创新改革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培养计划。即以校企合作的培养形式,锻炼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并通过社会顶岗实习机会的供给,让学生在实践岗位中Photoshop图像处理、Flash动画制作等各方面技能均得到高效锻炼,最终成为社会所需人才。
3.创新改革课程考试评价
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期间,为了达到高效性教学目的,更好的锻炼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应改革课程考试评价。首先,在计算机课程考试评价改革过程中,应以操作应用题考核为主。同时,引入案例情景式考核内容,并注重通过无纸化的考核方法,达到考核目的[3]。其次,在具体的计算机课程考试评价中,应突破过于单一的考核办法,采取过程式的考核。同时,丰富评价重点。即将评价内容定位在Photoshop应用、网页制作、Flash动画制作等各个方面,就此通过多元化考核形式,更好的锻炼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再次,在计算机课程考试评价中,也应引入学生互评的考核方法。同时,注重组织课堂测评环节,就此通过计算机课程学习全过程的考核,真实的检验学生计算机知识学习效果。
4.创新改革教育信息资源
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期间,因原有课程教学内容严重滞后。所以,为了更好的锻炼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发展,应组织拥有计算机基础教学经验的教师,调查社会发展需求。即用人单位对各岗位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要求,就此综合实践调查结果,定位教学信息,并坚守以实践应用为主体的理念,整合、序化计算机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计算机知识学习要求。此外,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创新中,也应结合学生专业特点。例如,在文秘专业的学生教学时,可丰富统计表格制作、Word操作、Excel操作等方面的教学。而平面设计专业,则重点实施Photoshop知识的教学,由此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4]。即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期间,注重创新教学信息资源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应强化对其的落实,激发学生计算机知识学習动力和动机。
三、结论
综上可知,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开发期间,仍然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限制了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此,为了更好的贯彻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从创新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改革培养计划、创新改革课程考试评价、创新改革教育信息资源四个方面入手,落实计算机教学改革工作,并根据学生特点,实现对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实践锻炼,更好的掌握Windows平台操作知识等等,达到高效性知识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宋菲菲.信息化背景下探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J].通讯世界,2016,21(20):226-227.
[2]郑显安.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22(18):80-81.
[3]鲁立,刘桢.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5,12(09):92-94.
[4]张翠萍.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40(32):7744-7745+775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