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陈登科
生活向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这如同语文教学一样,但其中的苛责和艰辛总令人感到不舒服,可我仍然相信心中有什么生命中亦有什么……
对于语文教学直到现在我仍然觉得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是我们从小就接触的东西我们也是在学习语文中不断成熟,成长起来的。陌生的是:它不会因为我们去学习它而改变它自己的属性,更不会因为你不去学它而所缺失有所遗憾。因为它早已融入我们生活中的每个地方每个角落。恰恰倒是我们对此次学习之行,感慨颇多印象颇深。既有对语文教学中的无奈又有对它的难以割舍。有时觉得很美好,有时又觉得很杂乱很迷茫……
然而文学的美与不美均是一种客观上的存在方式,此二者存在的合理性似乎早已超越了生活的本身而架构成了其特有的一种潜在的存在方式——文学素养。
对于文学独具特色的文化属性由于知识储备的不足,不能妄加评论,但还是抑制不住我对它的探究和对语文教学的思考。因此也产生了几点感悟,有品格的语文教师对于其所从事的职业绝不仅仅只是一种工作而更是一种信念,甚至可以上升到信仰的高度就像肖培东浅浅的教育文一样。所以作为从事语文教学这一行当的一份子我们有义务更有权利对此行当报以敬畏之心和感激之情。
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坎坷,挫折甚至是迷茫,可是我们如果肯用耐心去化解,用毅力去稀释,用理智去包容,那么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因素则会造就多彩,教学的成效则会由丰富而变得更加完美。故心中有什么,生命中亦有什么。只要心中的净土永存,语文教学的真谛将会拥抱纯洁的心灵,而我将会因此更加坚实的走下去……
可是文学作品从创作到完成之后,就脱离了创作者的主观意志便以一种客观的形式作为文本或图像的形式而独立存在了。因此,读者对于这种具有抽象意识而又作为客体存在的作品便产生了与之相关的各种想象和思考甚至会在脑海中创造出与之相吻合的各种意象。但是作为作品的本身它是客体它并没有这种驾驭和控制读者思维能力的功能。它只是作为信息(所描绘的对象)的载体从与之相呼应的角度传达出了作者的情感意图和精神状态,从而达到了激发读者思考感悟的作用。
这也正是作者所要达到的目的,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我们并不是爱上了作品本身,而是从不同的切入点进入了作者的精神世界;并以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身份去感悟着作者的思考,体会着,品味着作者的喜怒哀乐而达成了某种与作者相对应的默契。从而我们对作者的喜爱和认同也就超出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因此,我觉得一个好的语文老师或读书人,必须具有对时代前进步伐相吻合甚至是超前的洞察力和前瞻性及对不同时期不同观者的心理状态及精神需求的分寸感(这也是目前我所急需开发的能力)从而才能不茫然,不媚俗的传达出自己的心声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教和学。
但是这种品质只是一位有素养的文学爱好者所具备的天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资质天分。仅此可能还不够,比方说一个好的导演必定知道观众想看什么,怎么看?而一位有品位,有品格,有思想的导演是给观众看什么,让观众怎样看!
所以,我一直认为一个真正有品格有思想的文艺工作者或爱写作的人更会兼备后者这种品质和能力。然而我在除本次学习之行外所见到的教学形式或公开课中许多媚俗的程式化作秀似乎与以上这种朴素的品质越来越远,甚至相背离。其中许多浮躁,虚华,功利的氛围使人很难适应。其中更不乏欺骗性的炫耀,希望这种扭曲的浮华的教学形式能够及时的得以纠正。然而肖培东的语文教学的精髓或者说是“肖培东教学现象”的本质属性在今天究竟应该归于个性的边缘教学形式还是归于正统的主流教学模式?我想这单单的对于其归属问题的争论显然是没有本质意义和必要的。因为作为“肖培东语文教学现象”的存在绝对具有其合理性,即便是有不足也必定会在不久的将来会得以弥补。
所以语文教与学和返璞归真的教学方式之间种种的必然联系迫使我不得不去明白一个道理:有道無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综上所述:肖培东的课温润,恬静,淡然。给我们带来了一股清泉但其背后却蕴藏着教与学的真谛——学问和人文情怀是读书人的骨血是教与学的脊梁!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