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谈家庭友善教育对中小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的影响

时间:2024-05-11

杨六勋

【摘 要】价值观的友善层面不仅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对培养当今青少年品质有着重要意义。因而培养中小学生友善观需要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内涵,并且要求家长为学生做友善示范行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友善观,另外勤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所思所想,深入孩子内心,开展科学合理的实施途径,为培养中小学生的友善观提供理论依据。对家庭教育立德树人以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家庭友善教学;中小学生;良好行为

家庭教育是推动学生个人成长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因素,中华传统文化中很重视家庭教育,因而通过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家庭生活中营造“友善”意识,培养孩子的友善观点和友善能力,让孩子学会和周边的人交流,以文明之言行,引导孩子从小养成友善、尊老、孝道、关爱、上进的良好品德。提升学生社会协调能力,这样孩子在社会发展中将会立于不败之地,为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为中小学生人格完善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家庭行为对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生接触到的重要教育环境,其地位可以说是举足轻重,通过家庭友善教育的引领从而养成向上与向善、诚信与责任、创新与创业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素养。因而家庭教育环境和父母的行为意识对孩子有着重要影响。

1.家庭教育决定学生的行为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的态度对孩子产生直接影响,如果父母性格温和那么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处于平和的状态,孩子将来的性格也趋向温和,如若父母性格比较开朗和外向,那么平时孩子也会模仿父母的很多行为意识,长大以后孩子就养成爱说爱笑的好性格。因而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较为直接,所以父母在培养孩子方面要有共同的理念,例如在培养孩子性格友善这方面,就要求方面平时对人对事大度宽厚,平和友善,孩子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中也会养成对人友善的好习惯。另外父母在平时要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这样也会推助孩子健康发展。

2.家庭教育中多与孩子互动

中小学生在发展中受到多种教育因素的影响,但是综合各类影响因素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家庭教育方式,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和孩子经常沟通,通过自己教育理念教育孩子的行为、思想、让家庭环境成为孩子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环境,父母有为孩子营造良好家庭环境的责任,所以父母要多和孩子沟通交流,让孩子学会交流,当前教育中发现很多孩子心理有想法,但是不善于表达,在表达不清楚的情况下选择拒绝表达,久而久之自己的很多想法不被理解,造成孩子性格偏激的现象。因而父母需要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并且让孩子多和同学交流,那么要想获得朋友或者同学的喜欢,首先就要对人“友善”,父母可以从这一点入手,让孩子时刻牢记这一点,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养成良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

二、我国友善家庭教育观的基本精神内涵

亲情应该是人类发展中一切情感来源的核心和发源地,因而在家庭关系中亲情派生出各类关系,其中最为密切的关系是亲子关系,其实具体来说人的一生一定需要经历“人养”和“养人”这两个重要阶段,对于小孩的抚养和对于老人赡养是每一个人应该尽到的义务以及责任,这就形成上下级之间的敬老和“为善”,在我国古代广大劳动人民把敬老慈幼当成中华民族的传统民族道德典范,也成为家庭教育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孔子一直把孝看成是善良的起源,并且强调孝是中华民族的时代传承的精髓所在,因而需要培养孩子孝悌精神,这不仅关系到家庭生活的和睦更关系到国家的安稳,更利于民族的团结和长治久安。另外为人父母者都会尽自己最大心力关心子女的状况,但是子女走向社会以后,父母很多时候真实爱莫能助,父母此刻就希望子女身边的人能够帮扶自己的子女,那么如何让子女得到这样的爱护呢,就需要先“爱”人,才能得人“爱”只有先对别人友善,那么别人才能在关键时刻帮助你,因而友善教育不仅能培养中小学生道德品质,更能提升中小学生的个人修养,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学生友善观的途径

1.言传身教

现代教育观中提倡的家风和家教,仔细深究就是家庭的生活环境,营造家庭生活环境的人员就是家庭成员,因而家庭成员中的父母需要从主观上树立重视家庭主体教育观念的艺术,有着平等、包容、诚信的意识,这些品质在家庭生活环境中非常重要,父母长辈可以给孩子教授为人处世的道理,家庭教育在这里不仅具有影响性更具有示范性。所以长辈的言传身教对中小学生的行为意识养成有重要的影响,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不是充当被动接受者,更多的是主动参与者。所以在培养中小学生友善观方面,父母和长辈起到典范作用。但是在教育过程中也要符合中小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发展主体性,在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中,给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并且在此人格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友善观。

2.多元化教育方式

我们在开展友善观教育中可以借鉴中国古代的教育方法,但是借鉴过程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摈弃教育思想中的保守部分,跟随时代发展步伐,因而家庭教育更要做到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与时俱进,调整与现实发展不相符的部分,传承有价值的内容,发挥家庭教育对友善观的优势。另外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开的多元化教育方式,摒弃传统教育中的单一性,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时期,结合好的教育案例,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家庭教育方面要具有科学性,在家庭观的正确引导下让孩子打下坚实友善的思想基础。

3.一体化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友善观

培养中小学生友善观,不但需要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更要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因而在发展中要求学校和家庭两方配合推进。其实可以这样想家庭和学校在培养学生友善观方面好比是两条腿,只有两者共同前行才能走的更快、更好,如果两者缺失一方,即使另外一方如何强大都不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友善观。

个体家庭是培养学生友善观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现在我们生活的环境是法制化环境,就像是在一场比赛中要遵循赛场规则,那么在友善观培养中也要遵循家庭、社会、国家的各项规则,要求各个成员之间远亲近邻、和睦共处,良好家风形成后,才能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与家庭教育相对立,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要做到刚柔并济,所以对青少年的友善观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影响作用。由此可见培养青少年的友善观需要家庭、学校、学生个体三方配合,个体作为友善观培养的内在影响因素,因而起着决定性作用,家庭教育在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父母长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通过言传身教,启发学生的各项能力,优良家庭教育的发挥,不但可以培养青少年的友善观,更让家庭教育落到实处,不在是“一道家风”那么简单,并且要求培养独特的法制依据以及道德观念,建设良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四、结束语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个人或者一方影响因素就能决定的,需要家庭、社会、学校和个人多方配合,其中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观的营造不可或缺,良好的家庭观可以带动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而家庭友善观的渗入对学生有着直观的影响。对学生养成友爱、善良、文明、刻苦、节约等良好品质起奠基作用。

参考文献:

[1]蒋兰波.中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义和策略[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7):3-5.

[2]裴秀芳,郝慧颖,安彩红,何晓燕.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及教育对策——以山西省为例[J].中国德育,2015(15):6-8.

[3]郭娅玲,唐碧梅.家庭教育对中小学生规则意识与行为的培养[J].中国德育,2015(07):19-2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