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网络技术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4-05-11

李兆坤

【摘 要】网络时代的到来极大的改变了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格局,为在网络时代保持和强化思想教育实效,国内教育界迅速掀起对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研究热潮。本文主要讨论在网络环境下,深入挖掘大学生对网络的认知程度,进一步在理论上阐述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大学生的影响作用,认识和揭示网络对大学生在心理上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因素,并针对提出的问题作出解答研究,发挥好网络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尽量避免和减少不良影响的发生,使新时代下高校的学生工作得到更好的开展.

【关键词】网络技术;大学生;思想

网络信息污染,垃圾邮件、网络色情、网络谣言、网络虚假信息等严重污染网络环境,已经成为网络空间的公害,也给大学生思想教育带来新的挑战。青年大学生正值青年中期,思想活跃、反映灵敏、接受新生事物快,他们强烈渴望了解外部世界,网络时代的到来,极大改变了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格局,为在网络时代保持和强化思想教育实效,国内教育界迅速掀起对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研究热潮。

1网络技术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

1.1导致当代大学生人格的自律性与放任性失控

大学生在网络上,既可以是现实生活中人格的写照,也可以有虚拟人格,更可以展示平时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显露的真实人格。生活中大学生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听从老师的指示命令,但在网上,大学生则可以表现得非常坦荡,随心所欲地去表现自己实实在在的人格。也有的大学生在网上虚拟了一个自我,想通过这个虚设的自我,获得日常生活中没有得到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说,网络能够丰富人格。网上的虚拟人格,对人的成长可能也会有帮助。而这种人格的虚拟表现,也需要有一定的道德约束,不能随意的放任自流,否则,将会造成大学生人格的扭曲,无法辨别现实生活和网络生活人格的界限,严重的会造成大学生的心理疾病。

1.2导致当代大学生自信与自卑心理并存

自卑沮丧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它表现为对个人的能力和品质评价偏低,因而使人忧郁、悲观、孤僻,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有幸进入大学的人,在群英荟萃、强手如林的新环境中,以往的优势不复存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使他们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由于因特网不是一个现实的物理空问,.而是一个“虚拟世界”,是一个无形的信息空问,可以超越时问和空间的有形障碍,进行思想交流、分布信息、学习、交友、谈判、购物等,它改变了过去传统的人与人交往的方式,有的大学生希望上网忘记现实生活的烦恼,例如考试不及格、失恋等,对于那些需要寻求较高社会赞誉的人,那些社交焦虑比较严重的人,有可能在现实生活的交往中遇到相对较多的困难,而网络具有匿名、有限的感官接触等特殊性质,使他们在网上社交中易获得成功。

1.3导致当代大学生自由化思想泛滥

由于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打破了信息传播的空间限制,使各种合法的和不合法的、健康的和不健康的信息快捷方便的进入网民的视界,这种完全开放的、互动式的传播,使社会对个人思想行为的制约机制发生了变化,社会不再能够进行有效的监督。网络时代各种意识形态的信息己经跨越了时间、空间间隔所引起的障碍,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我国网民,尤其是那些涉世不深的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行将变得非常普及。部分大学生终日与计算机终端打交道,使具有可视性、亲和感的人际交往机会大大减少,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产生紧张焦虑、孤僻冷漠、烦躁不安等问题,一部分青少年会变成数字化人。他们以字符代替真实世界,以冷冰冰的操作伦理来对待整个人类,并将人际交往中的“我一你”关系变成“我一他”关系,从而失去现实感和道德判断能力,并且严重时会造成双重人格的冲突和人的异化。

2网络时代大学生教育的应对策略

2.1诱发与培育大学生独立意识

大学生时代正处于从未成年走向成年的转折时期。大学生一方面早已习惯于近亲属和学校老师的全面监护,多数事情都听从成年人安排;另一方面又隐约感觉到自己正步人成年,需要逐步脱离监护,在社会上独立奋斗。这两种观念的冲突会使部分大学生长期处于迷茫状态。若能较早唤醒大学生独立意识,不但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摆脱迷茫,也有助于促使大学生思考对其自身的责任。

2.2加强互联网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法律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当网络己成为人类社会的缩影时.用法律来对其进行恰当的界定和规范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互联网相关法律体系的建立和成熟,是网络健康有序发展的基本保证.但是现在很多网民特别是青少年对互联网的基本法律法规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因此各大网站可在明确的位置对一些互联网的基本法律法规加以提示,并且可充分运用互联网传播方式的独特优势,以文字、图片、音视频、动漫等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开展网上法制宣传教育。同时针对目前我国网络用户低龄化的特点,加强互联网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增强网民的法律意识刻不容缓。

2.3坚持以人为本,倾注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

以人为本是现代德育理念的核心和基本价值观。首先,要关心大学生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的各个阶段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和情感困惑。发泄不满、逃避现实。作为教育者,必须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和情感需求,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面对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压力和困惑,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要注意分析其上网心态和行为特点,充分利用网络作为与学生交流的互动平台,建立本校网上心理咨询和辅导中心,或向学生推荐一些比较好的心理服务网站,及时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解决情感困惑,要尊重大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性需要。

2.4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网络心理文化体系

进入信息网络时代,一方面,网络心理教育工作者要责无旁贷地建设网络心理文化,有义务激扬起健康向上的网络心理文化的清流,主动冲击网络文化心理的污泥浊水。另一方面,网络文化,尤其是网络心理文化,理应是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相互依存、相互沟通。因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网络心理教育建设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科学的心理教育理念的指导,又需要我们整体规划,全面推进,实现重点突破。当前应尽快组建高度集约的、一流水准的心理教育工作资源网站,实现全国心理教育网的互联与资源共享,促进网上心理教育与网下心理教育的衔接、沟通并举,建构起立体式、全方位的现代化心理教育模式,加紧加强网络心理教育研究,全面推进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建设。

3结束语

面对当代大学生对思想引导的急迫需求,面对网络时代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思想教育工作者只有融入时代、在教育创新中不断增强自身实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大使命。

参考文献:

[1]易鹏,李荣华,徐晓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求调查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2 (1) : 100-103 [2]李自维.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9(1):205-207

[3]余秀才,徐颖.我国互联网的管理问题及其完善[J].宜昌:三峡大学学报,2010(1)

[4]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4.

[5]禄研华.关于大学生迷恋网络问题的思考[J].学问,2009: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