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学前儿童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及教学研究

时间:2024-05-11

杨光

【摘 要】创新思维能力是人才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新时期社会发展中,需要树立儿童不断追求新事物的意识,通过大胆尝试,为学前儿童未来发展提供保障。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潍坊市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对学前儿童的创新思维进行研究,通过还游戏的本质于幼儿、改善幼儿园生活活动两个方面来培养学前儿童的创新思维能力,为学前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学前儿童;创新思维能力;教学课程;活动设计

培养是创新思维的主要内容之一,培养即使对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栽培和养育,之后被认为是人才养成的过程。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创新思维就是按照事先制定好的培养目标,对儿童进行特殊的训练和教育,保证未来为社会创造出更多价值。学前儿童的创新教育主要以创新理论为主,让儿童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为儿童提供教育方法和理论。

一、学前教育课程要还游戏的本质于幼儿

1.创新性游戏的指导

在幼儿进行游戏活动时,教师应根据幼儿发展需要,制作出相应的游戏环境,让他们在特定的环境、伙伴中实现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师也要针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提供游戏玩具,例如积木、橡皮泥、饮料瓶、这种纸盒等,这些游戏器具的意义在于儿童在玩耍过程中可以不受约束,例如积木的搭建、利用纸盒制作飞机、轮船等。其次,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和创造,发扬创新精神。例如,在以“美丽城市”为主体的游戏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构成美丽城市的建筑有哪些?此时幼儿会通过自己的想象力与现实的结合,来叙述相关城市中的建筑物。

2.提高幼儿创新技能的游戏

奇思妙想法:在游戏中运用奇思妙想,不但可以丰富儿童的游戏兴趣,还能拓展儿童思维,增强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呼啦圈游戏中,大多数人选择将呼啦圈放在腰间旋转,而潍坊市某幼儿园李老师根据班级中儿童特点,设计了《妙玩呼啦圈游戏》活动,即发挥出儿童的想象力,又提升了儿童的相互合作能力。首先,教师将学生安排在指定位置上,并说:“今天李老师当松鼠妈妈,同学们当小松鼠跟我去操场玩怎么样?”此时学生们手拿呼啦圈,佩戴松鼠头饰,进入操场中,随后李老师说:“风景多美啊,山坡、小桥,同学们跟着老师做动作吧!”李老师手拿呼啦圈,走独木桥,过山洞。随后,李老师将呼啦圈放在手上旋转,双手从呼啦圈中穿过,而学生们也跟着他做同样的动作。

零件组合游戏:此类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对智力培养具有极大好处。例如,幼儿园中会有很多损坏的积木玩具,教师可以将很多套积木整合到一起,让学生们进行拼接,由于没有了图纸,学生们会进行自由拼接,有的学生会拼接出坦克,有的会拼出飞机,此过程中,学生不仅收获了乐趣,也提升了思维能力。艺术创想游戏:此类游戏是提升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例如,在“愤怒的小鸟”手工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活动开始前做示范,将小鸟的翅膀做的很大,并对学生们说:“我希望愤怒的小鸟可以飞的更远,所以放大了它的翅膀,你们想让愤怒的小鸟怎么样呢,请开始你们的制作。”此时学生们会通过自己的想法,制作出不同的小鸟,实现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锻炼。

二、改善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策略

生活活动是学前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幼儿园的生活活动有助于学前儿童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通常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完善:第一,教师应注重生活活动中的小事对幼儿的影响,通过敏锐的观察,对幼儿生活中的点滴进行捕捉,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也要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自由的环境,利用肢体语言对儿童的某项表现作出合理评判,例如,如果儿童们表现优异,教师可以通过亲亲他们的额头,竖起大拇指等方式对他们进行表扬。加强与儿童之间的沟通,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第二,教师要培养儿童和同伴之间的交流意识,做到互相学习、互相帮助。首先,要在学习、游戏工程中懂得分享,自己有好吃的好玩的,应拿出来与伙伴们分享。其次,在游戏中遵守要遵守游戏规则。有很多儿童在幼儿園游戏中不遵守游戏规则,结果被同伴们嫌弃。此时,教师应借助这种机会对儿童进行教育,所有人都要遵守游戏规则,当然,这其中还包括很多方面,需要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认真负责,基于儿童正确的引导。

三、总结

综上所述,儿童创新思维发展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据相关研究显示,儿童在接受创新思维课程之后,创新思维水平得到明显提升,说明游戏活动对儿童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有着极强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幼儿园开展教学工作过程中,教师应牢牢把握教学观念、教学素养,运用不同的授课方式,以及制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利用最合理的教学方法,实现儿童创新思维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潘祺蓉,陶志琼.家庭生活信息化对学前儿童家庭游戏影响力的评价及引导策略[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2(01):43-50.

[2]赖怡.现代儿童观对学前教育学课程实施的启示[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03):88-9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