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通识教育选修课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时间:2024-05-11

【摘 要】文章从人的全面发展观入手,呼吁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分析通识教育选修课的价值定位,阐述通识教育选修课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探讨了通识教育选修课在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的表现。

【关键词】通识教育选修课;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通识教育选修课是一类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跨学科、跨专业的选修课程,具有知识性、时代性、实用性的特点,目的是积极引导学生涉猎不同的学科领域,完善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文章从探讨人的全面发展观入手,探讨通识教育选修课的价值定位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的全面发展观呼吁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大工业机器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都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由此可以看出,作为教育工作者,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是重大课题,也是一项重要任务,在人才培养上,培养学生既能做事又会做人,既具备一定的技能素养又具备健全人格。

二、通识教育选修课的价值定位

通识教育选修课,作为高校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有着重要的价值。通识教育选修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具有跨专业、跨学科、跨年级等特点,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1)与必修课共同承载培养人才的重任。通识教育选修课与必修课共同构成课程体系,其和必修课一样承载着培养人才的重任。两者相互补充,起着不同的人才培养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必修课是为学生学好专业技能打基础,而通识教育选修课则是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以及更好地融入社会打基础。高校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宗旨是为了丰富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培养学生专才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综合素质增强,从而能够更好地在社会站稳脚跟。

(2)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识教育选修课开设门类多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好地接触本学科以及本专业之外的知识的平台,学生选课自由,可以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修读,可以接触、理解本专业以外的各个学术领域及其思想体系,从而开阔自身视野,提升综合素质,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2]。此外,通识教育选修课有一个选择的过程,学生大多是从自己的兴趣点出来选取课程,因此,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学习更有动力,学习效果会更好。

(3)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实现学科渗透。通识教育选修课是专业必修课的一个很好的补充,所开设课程也是和专业课程相互补的。这些课程的开设,能够更好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如:理工科的学生通过选修一些人文素质类课程,可以更好培养自己的人文情怀;文科类的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专业特点,修读一些浅显的理工类课程,着重培养理性思维,实现学科相互渗透。此外,这一选修学习过程对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也有很大的好处,一是有助于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学生从被动选择知识到自主选择知识,自主学习知识的意识更强;二是通过及时接触到其他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知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很大的提升,考虑问题能更加全面,对于学生今后走入社会能有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4)培育学生综合素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当前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或多或少带来了一些负面的东西,学生学习容易受功利性影响。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会充分考虑是否和毕业后的就业有无直接关系,这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对通识教育选修课的不够重视。学生在校学到了一定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但其综合素质不高,走入社会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对此,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开设,刚好弥补这一不足。通识教育选修课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能够通过各类灵活的、形式多样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三、通识教育选修课在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的表现

通识教育选修课有着与必修课所不同的教育作用,其主要体现在:

(1)从课程体系来看,它是与必修课并驾齐驱的,承载着培养学生能力的重任。通识教育选修课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课程类别设置上大同小异,分类也有所差别,一般分为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公共艺术类等。各个学科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专业实际和自身的兴趣,选取适合自己的选修课程。

(2)从课程内容来看,形形色色的选修课涵盖了学生各种素质的培养。各种选修类别下设置了许多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如:公共艺术类方面,很多学校就设置了教育部所提倡的八大艺术类课程,即《音乐鉴赏》、《舞蹈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曲鉴赏》、《戏剧鉴赏》、《书法鉴赏》、《艺术导论》等,着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演讲与口才》、《公共关系礼仪实务》等课程,培养学生如何交际和与人沟通;《中华诗词之美》、《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国古典诗词之美;英语类选修课程,着重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弥补了必修课程带来的不足。这些课程的开设,是必修课的有力的补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了学生的情商,为学生真正成为一个社会人提供了有利条件。

(3)从课程开设形式来看,注重校内教师面授课程和网络平台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很多高校的通识教育选修课采取这两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两者相互补充。一方面,校内面授课程为校内教师开设,充分发挥了教师所长,在教学方面,大多注重小组教学和团队合作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另一方面,网络平台的选修课,大多是全国各类名校教师开设的网络视頻课,能让学生耳目一新,课程涵盖面更广,能够满足学生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运用手机或电脑进行课程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对闲暇时间的充分利用,避免了学生闲暇时间无所事事的状态,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线学习的能力,

总之,开设新颖、多元、自由的公共选修课程,因其能很好地体现出大学教育的基本特征而成为高校普遍采用的教育形式,成为高校区别于其他如初中、高中教育的主要标志[3]。重视并建设好通识教育选修课,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举措。对于高校而言,如何开好通识教育选修课,如何真正彰显通识教育选修课的作用,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瑜.大学生公共选修课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子教育,2011(9).

[2]曹丙贵.加强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建设,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J].镇江高专学报,2009(2).

[3]高秀蓉.大学选修课现状之思考[J].教育论坛,2008(11).

作者简介:

陈兰,女,籍贯:湖南长沙,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研究方向:高教管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