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艺术院校“美育”课程的作用及教学方法的创新

时间:2024-05-11

【摘 要】面对当今复杂的社会文化状况,为艺术院校学生开设“美育”课程显得十分必要。由于艺术美学理论和人类审美活动的特殊性,在具体教学中出现了种种困难和悖论,所以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性与感性相统一”和“艺术与人生相辉映”的创新性教学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美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真正实现艺术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美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性与感性相统一;艺术与人生相辉映

艺术院校不仅是培养艺术创作者的平台,还是培养艺术教育工作者的摇篮。***主席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1]这就赋予了我国各艺术院校巨大的历史使命。而为艺术院校学生开设“美育”课程,对他们进行审美教育,则成为承担与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基础之基础。所以,明确艺术院校“美育”课程的作用和探讨“美育”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问题,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和时代性。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艺术院校以培养具有艺术专业知识,掌握相应艺术创作能力,能服务于艺术教育和创作工作的人才为目标。但我国现阶段一些艺术院校的教育教学却只重视学生艺术技能的培训,而忽略艺术美学知识和人文精神内涵提升。朱光潜曾说:“不通一艺莫谈艺。”[2]第一个“艺”为艺术,第二个“艺”为文艺理论。所以,“搞文艺理论的人要懂得一点文艺,或者学点音乐,或者学点绘画,学点雕刻,或者学点文学,最好能动手创造”[2]。朱先生的话倒过来讲也成立——不通一“艺”(文艺理论)莫谈“艺”(艺术),即不具有相关的文艺理论知识,不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修养,就无法真正掌握一门艺术。这个“掌握”不是艺术技巧的掌握,而是全面深入地掌握。因此,仅注重学生艺术技能的培训而忽略艺术美学知识和审美修养的提升的艺术院校,只能培训出匠师而无法培养出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工作者。这就使得艺术院校“美育”课程的开设与存在具有巨大的价值。

艺术院校中的“美育”,首先是一门理论课。它需要为学生介绍相关的美学原理知识和中西美学、美育发展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艺术美学理论和美育观点。比如,通过讲授“悲剧”这一重要理论,可以让学生明白,悲剧是由于不好不坏的普通人的“过失”而产生的,它会引起观众的怜悯与恐惧。这可使学生在创作悲剧剧本和拍摄悲剧影片时,能够从专业的眼光,更加深入、透彻地表达情感,进一步让学生知道悲劇的创作应尽量避免三种情节结构:“好人由顺达之境转入败逆之境”;“坏人由败逆之境转入顺达之境”;“极恶的人由顺达之境转入败逆之境”[3]。这就体现出作为理论课的“美育”发挥的现实作用,即理论指导艺术创作实践的作用。

另外,通过对中国美学“意境”理论的讲解,可让学生明白艺术作品不是线条、色彩、结构等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意境”的呈现,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旨”、“韵外之致”。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是由有限表现无限,通过形式彰显精神,而后者才是艺术家的精髓、艺术作品的生命。艺术院校的学生在掌握“意境”理论基础上,去欣赏大家的名画,就不会拘泥于这些作品的外在形式,而是从外在形式见出内在精神。这种鉴赏方法又反过来促进他们的艺术创作——以“意境”展现为追求。

所以,艺术院校的“美育”课程,相对于其他艺术专业课程来讲,虽体现出很强的理论性特色,但“美育”并不以理论讲授为目的,而是通过理论讲授,让学生在掌握基本艺术美学理论和美育知识的基础上,与艺术鉴赏、创作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是“美育”课程的特点,还是“美育”课程教学的一种创新性方法。

二、理性与感性相统一

在席勒看来,每个人都有两种对立的自然要求或冲动:“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或“形式冲动”[4]。仅具有其中之一的人是残缺的人,只有两者的调和统一(即“游戏冲动”)才是自由全面的人,而两者的调和统一必须要借助于审美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审美教育是一种调和理性与感性的教育。

曾繁仁认为,美育是对“审美力”的培养,我们“应在美丑的对比中增强审美能力”[5]。所以,使人明辨美丑是美育的一项基本作用。而要明辨美丑则必须弄清楚“美”本身是什么,即美本体问题。这也使得美育及其课程教学具有哲学的品格和理性思辨的色彩。历代美学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关于“美”的观点,如黑格尔认为:“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6]在讲授这一命题时,更多地需要调动学生的理性思辨,因为“理念”是宇宙万物的本体,是无形无象、无色无味的,我们无法用感官去感知。所以,只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搞清他的哲学理论体系,结合柏拉图“理式”说、中世纪“上帝”观念等,在思想中进行纯逻辑的推导,才能把握“理念”这一本体。又如,庄子美学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7]“大美”是相对于一般之美、具体之物的真正的美,可视作美本体。而“大美”就像“大音”、“大象”一样,超越了感官、形式,超越了言说。对“大美”的讲授,也必须引导学生通过理性思辨,在理解和掌握道家哲学本体论(“道”)基础上,推导出“大美”之谓何。所以,艺术院校的“美育”课程必须要重视和引导学生掌握理性思辨的能力。

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美育”除具有哲学思辨的品格外,还具有感性体验的特点。因为,艺术院校是以艺术为中心的教育机构,审美也不能离开人的感官感受和情感体验。所以,艺术院校的“美育”课程教学不能脱离具体的艺术作品和人的情感体验。比如,英国画家荷加斯提出,像蛇形一样的曲线是“最高美”[8]。那么,对于这一观点,我们就可在“美育”课上,为学生展示古希腊的人体雕像“拉奥孔”,让他们亲身感受一下雕像的肌肉、线条显现出的蛇形曲线之美。另外,对于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的“黄金分割”的理论,我们也可以通过具体的电视画面,让学生亲自感受和体验。比如,在大型综艺晚会上,主持人通常不会站在舞台中央,而站在左侧或右侧,这个位置正好位于舞台的黄金分割位上,会给观众视觉上的舒适感,即美感。

因此,艺术院校的“美育”课程教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运用理性思辨去理解和掌握相关艺术美学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感性体验中感受美、发现美和印证相关理论,让学生的感性与理性逐渐融合。这既是“美育”课程教学的创新方法,又是其重要作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三、艺术与人生相辉映

如前文所述,艺术院校的“美育”课程首先是一种理论课程,但是它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将艺术美学理论与具体的创作、鉴赏实践相结合,从而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但艺术作品的创作并不是“美育”课程教育的最终目的,因为“美育”最终指向了人生境界的提升。正如叶朗所言:“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去追求人性的完满,也就是学会体验人生……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9]所以,艺术院校“美育”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掌握艺术美学理论和艺术创作技能,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因为审美教育就是境界教育。

基于此,在艺术院校“美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就不应该只让学生关注相关理论和创作技法,而还应重视艺术作品中体现出的优秀精神品质。如在为学生展示张旭的《古诗四帖》和怀素的《自叙帖》时,作为“美育”课程的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习和揣摩张旭、怀素是如何创作狂草的,即草书创作的基本技巧;另一方面,还应为学生介绍狂草的理论来源,即老子美学的“道法自然”、孔子所谓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等。此外,我们还应进一步引导学生进入作品背后的精神之中,去感受和领略作品体现出的艺术家的人生境界。狂草是一种“为我”的艺术,而不是“为他”的艺术,它荡去了功名利禄、爱恨情仇,超越了人工和技法,因此,它是一种纯任性灵、自然逍遥的自由创作。而这种“自由”就是中国哲学追求的“天人合一”,也是张旭、怀素所达到的精神境界。所以,“美育”课程教育的最终目的正在于此,即在让学生领略“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唯一”的精神过程中,陶养性灵和提升境界。

同理,对于影视院校来说,通过影视作品进行美育教学时,我们也不能局限于让学生感受影片的视听元素,也不能仅让学生学习影片的主题思想、叙事结构、创作手法等知识,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影片的观赏提升自我的精神境界,从而为自己创作出高品质的作品提供保障。如在以电影《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郑保瑞执导,2006年上映)为案例的教学中,“美育”教学的重点就不应在影片拍摄手法、艺术风格、编剧特效等方面,而应揭示电影包孕的内在精神。在影片中,玄奘一脱86版电视剧《西游记》中的谨小慎微、天性多疑的形象,而彰显出一种“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乘佛学精神。玄奘在片中为消除白骨精内心的仇恨,愿意放弃自己的肉体生命,帮她度过这一劫,领她进入轮回、重新做人。玄奘的取经、修行不是为他自己(“自利”),而是为了普度众生(“利他”),是在利他中成就自我、修成正果。此时的玄奘其实已经成佛。“美育”课程教学就是要通过艺术作品的赏析与讲解,让学生领略深藏作品之中的精神,从而使学生自己的精神境界也随之提升,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

由此可见,艺术院校的“美育”课程教学不止是讲授理论知识、让理论指导实践,而是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与训练,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从而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所以,艺术与人生相辉映是艺术院校“美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和重要作用。

四、结语

当今社会文化是一种“娱乐至死”[10]的文化,许多艺术作品以满足人们的感性快感为目的,出现了大量缺乏思想深度、精神内涵的艺术作品,人的精神逐渐变成的荒漠。面对这样的情况,艺术院校必须重视“美育”课程的作用与教学方法的创新。我们提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性与感性相统一”、“艺术与人生相辉映”,不只是艺术院校“美育”课程的重要作用,它们还是“美育”课程教学的创新方法。艺术院校“美育”课程的教师只有在不断提升自我素质,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发挥审美教育的作用,培养出具有高境界、高素质、高水平的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教育工作者,为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02).

[2]朱光潜.怎样学美学[C].全国高等院校美学研究会、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编.美学讲演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3]亚里士多德.诗学[M].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97.

[4]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75—76.

[5]曾繁仁.美育十五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80.

[6]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42.

[7]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753.

[8]威廉·荷加斯.美的分析[M].杨成寅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59.

[9]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06.

[10]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

作者简介:

谭玉龙(1986~),四川乐山人,文学博士,讲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