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怎么上好小学科学课

时间:2024-05-11

潘素平

【摘 要】《科学课程标准》对于科学课的具体要求是这样阐述的:“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學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也就是说,科学课存在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探究和动手能力,能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体验到科学的奇妙和有趣,获取科学知识,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质疑的价值观。

【关键词】小组合作探究;多媒体教学;教学情境;合理评价

那么针对课程标准的以上要求,作为小学科学老师,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去努力呢?

一、课堂形式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充分发挥孩子们眼耳手的作用

小学首次开展《科学》课是在三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都性格活泼好动,且对外界事物拥有巨大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所以这个阶段科学课的展开是非常顺畅的,但如果要保证科学课的有效进行,还要注意课堂的组织形式,避免让小学科学课成为孩子们看热闹的学科。

所以一定要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正确利用孩子们的兴趣,可以采用分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去开展每节课程。尤其小学科学的知识点都是需要动手实践的,可以很好的让孩子们的眼耳手心都发动起来,更好的参与到课堂中来。

二、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展示科学现象也更直观立体

多媒体教学可以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使科学课堂更加生动、直观形象,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模拟演示达到仿真效果,或对现象进行放大、延时等操作,进而使学生在没有障碍的演示、实验环境中进行愉快地学习,获取知识。

小学科学课程中的部分内容是无法让孩子真正参与其中的,因为教学环境和教具的匮乏以及考虑到学生的自身安全问题,部分章节的内容无法让孩子亲自动手摸一摸,看一看。如四年级下册的离不开的电,需要学习电路的串联与并联,但大部分学校科学并不具备这样的实验条件,所以如果教师能够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出这些现象,那孩子们观察起来也会更加直观,形象。也可以带领孩子们在多媒体教室开展这堂课程,通过虚拟软件来学习电路的串联和并联对电流的影响。

所以,小学科学的教学必须要让传统教学和电化教学合理配合,才能发挥出相得益彰的效果。

三、多给予学生正面积极的评价,让学生收获鼓励和自信心

无论是教学哪个学科,作为老师都必须要学会适时适当的给予学生评价。因为只有老师的评价才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受关注的,同时也可以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而更加努力的去学习。想做好任何事情,一个合理客观的反馈是必不可少的,作为老师,一定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小学生处于知识开发的初级阶段,自身性格大都特别活跃,尤其是现在社会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家庭,自尊心和好胜心都比较强。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注意反馈的表达形式。切忌胡乱表扬一气,表扬的话一定要言之有物,有针对性。比如孩子很努力认真的做实验,可以表扬他的学习态度。如果批评也一定要注意委婉得提醒,任何时候都不能侮辱到孩子的自尊,比如说“你怎么这么笨啊~”“这么简单都不会。”这样的话语是万万不可的。对于学生的回答,无论恰当与否,教师都应及时做出评价,一个充满赞扬的眼神,一个表扬的轻轻手势,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使学生心潮澎湃,甚至对他们一生都会有影响。

四、小学科学教学注意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反思

小学科学课堂学习的知识大都与生活息息相关,经常涉及到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很常见的现象。那么在开展新课之前,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家庭作业,比如我们学习植物这一节之前,可以要求孩子们回家观察下自己家里种了哪些植物,从植物的颜色,植物的形态,浇水的频率,叶片的形状等各个细节去观察,同时思考一下植物是怎么喝水的。这些问题的提前探索,都可以让还在提前为这节课做好准备,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有的放矢。

再比如“水的三态变化”一节,也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先预习这节内容,然后回家之后设计实验观察水的三种变化形式,同时设置出一些相应的问题让孩子们自己先思考,到学校后再进行分组讨论总结。

教学前的体验活动对于上好一门科学课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如此,在这节科学课结束之后,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多反思一下课上学过的知识,可以要求孩子们回家之后再观察一下那些植物,是否符合我们课上的观点。并将研究结果在下节课带过来进行展示,同时要求大家反思和总结。只有这样,科学课堂上讲过的知识才会真正留在孩子们的脑海中。

教师只有采取合理的课堂组织形式,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及时得给予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才能真正上好每节科学课,让科学课真正变成一门释放学生大脑、双手、眼睛、嘴巴的学科。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科学课的奇妙和有趣,激发出个人的潜能和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