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红与黑》的梦想解析

时间:2024-05-11

【摘 要】《红与黑》这部作品不仅在在文学史上影响深远,而且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远远超出了同代作家所能及的层次,开创了后世“心理小说的先河”。依据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可知,人的精神状态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主要部分,而在《红与黑》这部作品中也可以从这样的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 “红”与“黑”代表着双重人格的心理分裂,整部作品充斥着人物内心的矛盾与冲突,体现着意识与潜意识的斗争。

【关键词】《红与黑》;梦想解析;潜意识;双重人格

一、序言

《红与黑》是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由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创作。小说以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的经历及爱情生活为主线,重视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揭示,至今仍被公认为欧洲文学皇冠上一枚最为璀璨精致的艺术宝石,是文学史上描写政治黑暗最经典的著作之一,因此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二、《红与黑》作品概述

司汤达在创作这部小说时,拿破仑领导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已经失败,于是他想试图用笔去再现拿破仑的伟大,鞭挞复辟王朝的黑暗。因而作者以“红与黑”象征其作品的创作背景:“红”是象征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热血和革命;而“黑”则意指僧袍,象征教会势力猖獗的封建复辟王朝。

三、从精神分析学看《红与黑》

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把人的主体精神分为两个部分:意识和潜意识。潜意识指虽非目前意识到的但可以通过回忆而变为意识内容的一切,其作用是派出人的那些原始和兽性的本能欲望;无意识则指被压抑而不能通过回忆再召唤到意识中的一切,是人的精神对现实生活的整个适应活动以及人的全部语言行为的现实表现。由此推断,在《红与黑》这部作品中,“红”代表的是理智的意识,是人物表面显现出来的思想和行为;“黑”则代表着潜意识,隐藏着人各种本能的冲动和永不停息的欲望。

弗洛伊德还把人的个性心理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本我”包含最原始的本能和欲望;“自我”代表着个体的理性和判断;“超我”则表示社会现实对“本我”的道德限制。通常情况下,这三者处于平衡状态,但一旦他们之间的关系出现失调,人的行为就会失常。

四、小说人物于连的梦想解析

作者通过对复辟王朝生活的长期观察,联系实际,并加入自身对当时社会矛盾的理解,使《红与黑》成为一部反映复辟时期社会现实的优秀作品。同时,作者在作品中还成功塑造了典型人物代表于连,作者通过对于连双重人格、矛盾性格和悲剧命运的描写,强调了环境对人物的重要影响,客观上揭露了法国王政复辟时期的残酷现实状况以及由此产生的对青年一代的腐蚀和摧残,让我们体会到了极具真实感的精神内涵。

初入社会的于连害羞、胆怯,但却怀揣着一颗追求梦想的心,为了实现理想的自我,他充分调动一切心理的力量来对抗内心的恐惧与胆怯。然而,心灵深处真实的需要又不断浮现,两种力量相互交织,使他心力交瘁。为了得到上流社会的认可,满足自身对物质和生活上的追求,它背熟了自己不喜欢的圣经,甚至愿意充当保守党的密探。正当于连开始逐步青云的时候,一份来自德拉摩尔夫人的信断送了他光明的前程,怒气爆发的他朝着这个曾经爱过的女人开了枪,这一举动完全背离了他的性格,是他无意识下做出的恶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时的他在精神上已经开始产生了某种病态,即“二重人格”。于连对阻碍他野心实现的事物都抱着仇视的态度,并且这一态度已经深入到他的潜意识中,最终造成了他人生中的悲剧。

对于于连来说,“红”代表着表面伪装下的于连,“黑”于连内心的真感情。他之所以不顾一切地追求成功就是想得到爱与尊重,他既是自尊的又是自卑的,是真诚的又是虚伪的,是勇敢的又是胆怯的。但是,他一开始选择的方向就是错误的,他的梦想受到太多欲望的驱使,以至于迷失了自我,最终覆灭。也许于连的悲剧乃是一切出类拔萃之辈的永恒悲剧,无论在专制社会,还是在共和社会和民主社会。这种悲剧或许称之为成长,或许称之为堕落,这个我们暂且不去理会,但它确实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体现着,进而升华为一种社会规则。

由此,我们不免也引了对现实的许多思考:大多数年轻人,对前途和命运都充满着希冀,都有着飞黄腾达、出人头地的欲望。在追梦的道路上,当我们一边在成长,一边又想方设法用种种面具遮蔽起我们纯真的本质时,我们便在上演着于连的悲剧,而此时,谁又会想到自己孩提时,其实向往的是永远快乐。

五、结语

在追求人生的道路上,梦想永远都像是在黑暗中坚守的一颗信念,它是内心其他一切力量的来源。倘若有一天,信念破灭,梦想也会随之改变,从而偏离了最初向往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敏.弗洛伊德悲剧哲学初探[J].社科纵横.2015(04)

[2]赵红.潜意识幻想与精神分析心理治疗[J].新西部(理论版).2014(22)

[3]姜永志.古典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取向的修正与发展——从社会文化到客体关系的转向[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

作者简介:

张黎娜(1981~),女,甘肃省兰州市人,工作单位:兰州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职务:教师,研究方向:英国文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