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现代家庭教育初探

时间:2024-05-11

杨福荣

从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来看,家庭教育是不可能重复的,是不可逆转的。人们往往终身携带着幼年时期从家庭得来的烙印。孩子如果从小教育不当,以后纠正起来往往要花费十倍乃至百倍的力气,还不一定见效。可见,父亲的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生活工作的方式、理念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现代家庭也不在同与以往的教育,本文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现代家庭教育中亟待解决的两问题,以帮助家长、老师更好的发现并解决。

一、教养方式误区

1、放纵孩子攀比的行为

由于现代的家庭孩子少,父母总怕孩子受委屈,于是对孩子总是有求必应。自己孩子穿的、戴的都不能比别人差,别人的孩子买什么,咱家的孩子也得买。一份来3000个家庭的调查报告显示:19.9%的家长认为孩子花钱大手大脚。调查显示:14.4%的学生认为现在生活好了,不必提倡艰苦奋斗了;10.1%的学生月平均消费是250-350元,而农民的月平均收入只有127.5元。

2、呵护,迁就溺爱

孩子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走出爱的误区。过分呵护剥夺的是孩子独立承担困难与挫折的机会,而这恰恰是形成良好意志品质与行为准则的必由之路。家长退一步,孩子进一步,这才是成长的自然法则。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如果我们对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暴露的哪怕点滴不良习惯容忍迁就不加指正,就可能因非智力因素残缺限制其发展。

二、能力与智力教育的误区

1、过度教育相当于拔苗助长

当今社会上有一种片面强调儿童早期教育的倾向,把早期教育完全等同于天才儿童的培养。事实上正如不少学者、教育家指出,“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教育只能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而完全无益于孩子的身心发展。根据一项调查,有的国家一年级儿童每周用于运动和玩耍的时间是人均18.4小时,而我国儿童仅为9.2小时。中国有80%的学生把课余时用于学习,而在国外96%的以上的儿童课余用于看电视、运动和做自己感兴趣的游戏。专家强调,早期教育的确是不可忽视,但是同时也要注意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个体的差异和全面和谐的发展。早期教育也必须尊重孩子的个性,不能搞那种千篇一律的神童式教育。

2、忽视鼓励教育

孩子成绩不好往往是家长的一大心病,一些家长看到孩子的成绩单,气就不打一处来,没完没了的唠叨和指责。许多家长将学生成绩不理想,归因于孩子太笨,这是不科学的。我国在杭州市的一项调查显示约有17%的在校儿童存在学习障碍。所以,孩子成绩不好有多方面的原因,不能只靠打骂来解决问题。作为孩子,多么希望在生活中,我们父母能拍拍他的肩,抚摸一下孩子的头,以赞赏的目光对孩子说:“好样的,真是一个男子汉!”多给孩子一点自信和勇气。多给孩子一点的支持和鼓励,这是孩子精神力量所在,是父母责任和义务所在,也是父母健康心态具体表现。

从以上的陈述和分析来看,现在家庭教育中比较突出的二大误区,每种误区中都有较为典型的失误做法。因此,在进行家庭教育中我们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把家庭教育的层次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