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邵洪辉
【摘 要】新课标指导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求教师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实践创新的精神。而翻转课堂,指的是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对课内外的时间进行重新的分配与调整,以期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倡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与创新的一种教学模式。新课标理念的核心理念与翻转课堂的本质属性如出一辙,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从而践行新课标理念、推动新课改进程。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微课;探索
“微课”,既是一种教学资源,也是一种教学方式,指的是为了满足特定的教学需求,以短视频的方式,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集中讲解和练习的教学模式。一直以来,“微课”都是翻转课堂的主要载体与重要手段。本文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合理利用“微课”资源,实现课堂“翻转”。
一、利用“微课”组织预习,实现教学前置
预习,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课堂翻转的重要形式。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资源,组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此以《表格信息加工》这一章节的教学为例,展开详细论述:
(1)利用“微课”明确教学目标。学生要想真正成为信息技术课堂上的“主人”,提高预习效率和听课质量,首先要对教学目标有明确而清晰的认识。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资源,向学生阐明每一章节及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把握正确的方向。例如,在学习《表格信息加工》这一节的内容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5分钟的微视频,向学生详细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3分钟,知识目标(掌握表格处理软件的操作方法);第4分钟:能力目标(培养利用表格处理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5分钟:素质目标(养成良好的搜集、编辑和利用信息的习惯)。该“微课”利用最短的时间,简明扼要的向学生阐明教学目标和学习思路,大大提高学生预习的效率。
(2)利用“微课”把握教学重点。在组织学生预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微课”针对性和集中性的优势,将重点知识分解成若干个微视频,逐个击破,集中讲解,使学生对于教学重点有透彻的把握。例如,在《表格信息加工》这一章节中,“分析数据”是教学重点之一,教师可以将这一部分内容进行分解归类,通过2个微视频,分别阐述“利用数值分析数据”和“利用图表分析数据”两大内容,使重点讲解更加深入、透彻,使学生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3)利用“微课”突破教学难点。在预习过程中,势必有学生无法通过独立思考完全消化、理解和解决的问题,这往往就是教学的难点之所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微课”启发性、灵活性和直观性的特点,帮助学生明确或突破教学难点,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也能够帮助学生合理分配课堂精力,提高听课效率。例如,《表格信息加工》这一章节的教学难点是将表格信息处理与实际任务需求结合起来,进行合理利用与正确呈现。为了帮助学生对难点内容有所思考与突破,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给学生布置一个课前任务:请学生观察视频中教师进行数据收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与过程,找出其中错误或不当的部分。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发现自身在预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利于他们明确难点;另一方面也能够对于不足之处进行弥补与深入思考,有利于他们突破难点。教师充分利用“微课”的优势,对学生进行了进一步的点拨与启示,帮助他们突破难点。
二、利用“微课”开展活动,实现合作探究
新课标指导下的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倡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以人为本”。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微课”资源,促进学生的合作探究、推动课堂的全面翻转:
(1)利用“微课”展开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重要体现形式。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时间灵活、内容精炼的特点,将小组讨论分为课上和课下两个阶段进行,从而扩充课堂容量,实现课堂翻转。例如,在学习《认识数据库管理》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在课前,利用“微课”给学生发布了一个讨论主题,要求学生尝试总结我校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的信息录入、检索及提取的方法和特点、优势和不足,并将讨论结果以微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在课上,教师将各小组的微视频作为“微课”资源播放出来,供各小组进行组间讨论,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对“数据库”内容有全面而彻底的理解。
(2)利用“微课”实现任务驱动。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向学生发布小组任务,并要求学生以微视频的方式上交任务成果,实现课内和课外时间的重新分配,实现课堂翻转。例如,在学习《视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的时候,教师利用“微课”下发任务书,要求学生利用moviemaker软件完成如下任务:①利用moviemaker对视频影片信息进行截取和加工;②根据视频内容,添加字幕;③在剪辑之间添加转换效果。学生将整个任务完成过程以微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不光展示任务完成的结果,也体现任务完成的过程,使教师对学生的分工、协作、步骤及成果有全面的了解。
三、利用“微课”改革评价,实现以评促学
新课标指导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求教师改革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通过如下方式,丰富评价的形式、提高评价的效率:
(1)利用“微课”实现综合评价。“微课”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灵活,教师也可以利用“微课”使评价变得更全面。教师可以以微视频的方式,记录学生对于自己的“微课”学习心得以及小组成员对于彼此的“微课”学习评价,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结合起来,实现对学生的综合评价。
(2)利用“微课”实现过程评价。在很多时候,学生以微视频方式上交的作业,既是一种作品成果,也是一种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将这些微视频进行编辑和整理之后,形成“微课”资源,一方面,供全班同学进行点评、鉴赏与学习,另一方面,为学生建立“微视频电子档案”,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果、课堂表现和成长历程,从而实现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
四、利用“微课”拓展训练,实现课堂延伸
播放简单、时间灵活、自主性强,是“微课”的主要优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将课堂教学与课后拓展结合起来,实现课堂的延伸:
(1)利用“微课”将课堂带入生活。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优势,实现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突破,将课堂上无法承载或实现的教学内容,带到学生的课余生活当中。例如,教师可以将一些知识点的拓展内容、课堂上的讨论环节或实验操作演示环节等采用“微课”的方式在课后补充给学生,实现课堂时间的合理利用与有效分配。
(2)利用“微课”将生活带入课堂。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将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带入到课堂当中,实现理论与现实的融合,实现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翻转。
综上所述,新课标要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改革与课堂翻转。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微课”在翻转课堂中的优势和作用,合理利用“微课”资源,实现课堂翻转。
参考文献:
[1]王红,赵蔚,孙立会,刘红霞.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08).
[2]艾元元.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技能课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