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中数学教学之我见

时间:2024-05-11

陈福

【摘 要】现阶段,初中数学课堂形式单一,大多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这种模式导致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对数学教学是极为不利的。数学是一项抽象的学科,需要学生大量地去思考,探究,从而达到锻炼思维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以前单一的教学方式,创造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去思考数学问题,并且让学生勤于动手。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渐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达到数学教学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思考;形象生动;兴趣;思维能力

数学是与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一门学科,生活中处处体现着数学。数学不仅可以锻炼人的思维,也可以提高人的涵养。学好数学对初中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探究中,通过学生间的交流,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另外,教师教学应该注重人性化,不要布置太多的作业,题海战术往往是不管用的,需要学生懂一些重要的题目,然后举一反三,最后形成一题多解,多题归一的目的。

一、转变观念,推陈出新

传统的教学观念落后,教师只注重学生做,而不注重学生总结。一味地布置大量的作业,这样的学习效率十分低下,往往只会适得其反。数学固然需要大量的练习,但是更需要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善于总结。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以前陈旧的教学观念,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由“填鸭式”的教学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问题,交流不同的想法,达到一题多解的目的。最后由老师进行讲解,将各种方法的相似点进行总结,形成多题归一。在这种不断交流总结的学习氛围中,逐渐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与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也不能就题论题,注意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抽象的数学问题变成形象具体的实际问题,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学习数学就是服务为了我们的生活,脱离了实际的数学不叫数学,只是纸上谈兵而已。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二、注重数学思想,培养思维

以前的教学中,教师只是就题论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问题的本质去解决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学生碰到类似的题目,不会像以前一样束手无策,知道从哪里下手,从而快速思考出解题方法。初中数学思想主要是函数与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这些思想的培养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初中大多数的题目都涉及这四种思想,注重思想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对学生以后更深层次的学习数学有着巨大的作用。另外,数学思想本身具有抽象性,教师在渗透过程中注意结合具体题目,创设良好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提倡合作交流,注重人文性

初中学生的年龄正是思想萌发的年龄,他们对任何新奇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利用学生的这种天性,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提倡合作交流。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思想碰撞,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有时候可能会有一些新奇的做法,就是应该培养学生的这种想法。让学生在交流中进步,在合作中进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让学生积极去请教其他同学,达到优势互补,共同学习的目的。

合作交流的具体做法是教师可以根据学习成绩形成学习小组,这样更方便学生交流合作。学习好的帮助学习差的,成绩好的同学在讲题过程中也是对自己的提高,成绩差的学生也学习到了知识,一举两得。各个小组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共同促进。教师在讲课时也应该注重人性化,注意学生的人文情感,不要布置超出学生能力的作业,尽可能地给学生充足的自由时间去自主思考,总结。

四、在鼓励中教授学生

每个人都有虚荣心,都渴望受到表扬,学生也不例外。学生渴望受到老师的赞赏,家长的表扬。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一个人受到赞扬的话语时,他可能会对这件事充满兴趣。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善于表扬学生,哪怕是一点点小事,都是对学生能力的肯定。教师的赞扬可以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增进师生间的关系。让学生不是畏惧老师,而是把老师真正当成良师益友。遇到问题时,学生也会积极主动地去请教老师。要是老师在平时上课时板着一张脸,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下降,学生遇到困难也不会寻求老师的帮助。这样对学生是及其不利的。

教师也不能只是一味地表扬学生,当学生犯了错误,要恩威并重,该批评时绝不手软,在批评学生的同时教育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积极改正自己的错误,并保证在以后的学习中不再犯。教师应该在批评与表扬之间拿捏好这个度,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适当的言论。这样,师生间的关系才会更融洽,课堂上学生才会主动地发言,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够充分被激发。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王卫东.基础教育新概念有效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谢景力.数学概念的二重性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湖南教育,2006

[3]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陈勃,沈继亮.指向问题解决的教育思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