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数学计算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时间:2024-05-11

刘少礼

【摘 要】在当代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数学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许多物理解题都要用到数学计算。

【关键词】数学计算;初中物理;应用;公式

虽然现在的初中物理教学理念下,要简化物理题计算,但是总结这几年出现的初中物理题型,在学习初中物理时,还是要用到许多数学计算方法。下面罗列几个常用的、常见的数学计算方法。但这些数学方法,难到了不少数学基础薄弱的同学,往往物理老师要教下,或帮回忆下这些数学计算方法。

一、最常见的是公式变化和公式推导,包括公式移项,公式化简,公式替代,公式变化

简单的,如速度公式v=s/t,变化成求速度t=s/v,就用到了公式移项。

公式推导,如求立柱体对地面的压强和液体压强公式P=ρgh,是由F=G=mg=ρvg=ρshg代入压强公式P=F/S,再化简推导而出,这里用到了替代和化简的方法。

这些推导对某些同学来说较困难,但直接给结论,单纯记忆,记忆并不深刻。学习推导,有帮助理解记忆公式,忘记时也能自己推导,学习方法后也能举一反三,自己推导出许多结论,这应该是教学应比较看重的地方。

二、几何知识,几何计算,包括求边角关系,比较边角大小,求体积,面积,画图,画垂直距离等

几何知识用得不少,常见的是求面积求体积。但更让学生出错的是,利用边角关系解题,或比较长短。

如特殊直角三角形知道一直角边求斜边长度,在小车爬坡,求克服阻力做功,克服重力做功中,往往要用到。

又如分析杠杆上的动力朝什么方向更省力,纯记忆结论或许可以解这题,但要想教解这类似题目的方法,就得用到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比直角边长。这样类似的边角关系,往往让学生学习困难。

三、列方程,解方程。常见的是解一元一次方程,也有用到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比如在做电学题中就常用到解方程。如并联电路,利用总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I总=I1+I2列方程;串联电路,利用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U总=U1+U2列方程。这些方程列好了,怎么解,移项,化简,合并同类项,难倒些同学,遇到多个状态,列个方程组,解两个未知数或者多个未知数,更困难。往往老师的态度是,有其他方法解的,能避开就避开解方程组。

四、比较大小。有用到利用两式相除,两式相减,还有解不等式的

如力学中有出现比较两个压强,两压强结果都是除的形式,或者是乘积形式,对学生来说,比较这样两个式子大小还不算困难,可以通过相除化简等方法比较,不会的还可以用假定数字的方法来比较。但是两式中又有乘除还有加减,那比较起来就困难得多,还要学生判断是相除来比较,还是相减来比较,确定后,计算又不容易,学生做这种题跟关羽似的,过五关斩六将,难。

电学部分也常出现比较两式大小的,像那种找临届条件的,什么电流什么范围,电阻什么范围的,还出现让学生解不等式,会解的觉得解不等式的方法做这类题还挺好,不会解的就得去找些其他方法了,比如算出临界数值,再比較大于它时怎样,低于它时又怎样。这些都还是用到了不少数学计算方法与数学思维。

五、比例计算

平方比,立方比,同时乘或者除某个物理量或者倍数又再来比,这些也让些学生觉得难。推断谁与谁成什么比例关系,还要把这比例关系用起来计算,学生也有困难。

简单点的,比如知道两物体质量比,体积比,求密度比。又看压强定义公式P=F/S,得结论,受力面积S一定时,压强P与压力F成正比,用起来,压力变大几倍,压强变几倍。但是密度公式=m/v,因为密度是由物质决定,就不能说密度与质量,体积成什么比,而计算时,两物体比较,体积一样时,这物体质量是这物体几倍,密度也是另外个物体的几倍。数学与物理的相同与不同让学生混乱。

还有更难的,比如重庆2013中考12题,又用到解方程组,还用到比例关系在电学题中应用。这题中,如果会用同一电阻上的电压比得两次电流比,电流比加功率比再得两次滑动电阻阻值比,利用比例解题算是快捷方法了(相对有的答案给的是6个方程和比例带入,要快捷些),但学生还是太难想到,想到了也难算。

总体来说,物理是门综合学科,数学计算用得不少,增加了不少物理难度。物理教学得加强数学计算教育,也真心希望小学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多用物理题作为教学例题,为学习物理多打点数学计算基础。

参考文献:

[1]修智.初中物理计算题中的数学计算与物理处理[J].中学物理,2014.1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