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农村中学历史学困生成因调查及转化的有效途径研究

时间:2024-05-11

林荣

课题立项后,本课题组即开展具体的研究,编制《中学生历史学习状况问卷调查》,统计《中学生历史学习状况问卷调查》数据,并写成调查报告。依据调查所得的学困生成因,探讨转化学困生的对策,分年段分班级在教学实践中实施转化的对策,观察、检验对策实施成效,然后在调整完善对策。

一、调查的对象、方法和调查的内容

调查是在初高中六个年级进行的。本调查采用直接调查法,调查老师到班发放问卷,学生完成后,回收问卷。问卷共有三道大题,35小题。为了探究学习环境的影响,第一大题设计为填空题,以调查学生的类别、家庭状况、社会环境等。第二大题为选择题,其中9道为多选题,25道为单选题;选择题中有4道防伪题。第三大题为简答题。

课题组从四大方面对学生历史学习状况进行调查:⑴学生方面:学习兴趣、学习时间、学习策略、学习能力等;⑵教师方面: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⑶教材方面:教材的难易、教学量等;⑷学习环境方面:学生类别、班级氛围、学习伙伴关系、家庭状况等。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状况,分析造成学生学习历史困难的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二、造成学生学习历史困难的主要因素

1.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不高

从全部的调查对象看,一对历史的兴趣已经产生分层,二对历史的轻视心理普遍存在。他们认为历史是副科,中考历史开卷考,上高中考大学可以通过选择理科来逃避,历史成绩好坏无所谓。上课想听则听,得过且过,尤其以高中理科学生居多。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学生都认为学习历史没有用处,认为没必要学好历史。

2.学习习惯差,学习方法不当

在学习时间上,大部分初高中学生能保持每天半小时左右。在学习策略上,能完整做到及时预习、认真听课、及时复习巩固、及时完成作业的,初中生约占34%,高中生约占40%,其他学生学习环节都碎片化,随意而无序,学习习惯很差,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不高。

3.教材难度太大、趣味性不强

如高一年学生有53.1%认为“课堂内容太多”,有9.7%认为“教材难度太大”,有60.5%认为“趣味性不强”。

4.教师因素导致产生学困生

七年级学生在回答“您觉得以下历史教师的哪些教学方式及行为使您产生厌学现象(可多选)”时,有35人回答“教师照本宣科”,占比23.5%;77人回答“课堂气氛沉闷”,占比51.7%;41人回答“缺乏师生互动”,占比27.5%。26人回答“经常拖课”,占比17.4%;22人回答“对差生不关心”,占比14.8%。

高一年学生在回答“您觉得以下历史教师的哪些教学方式及行为使您产生厌学现象(可多选)”时,有139人回答“教师照本宣科”,占比53.9%;205人回答“课堂气氛沉闷”,占比79.5%;128人回答“缺乏师生互动”,占比49.6%。103人回答“经常拖课”,占比39.9%;104人回答“对差生不关心”,占比40.3%。

因此,教师因素导致产生学困生的主要有:⑴不关心差生;⑵缺乏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⑶教学方式手段落后,教学没有针对性。

5.班级氛围、学习伙伴关系、家庭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调查发现父母外出务工经商的、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看的学生,超过56%的历史学习成绩不理想,也经常违反班级纪律。在班上有多个朋友的学生基本没有“被遗弃的感觉”或“有困难、困惑不知向谁诉说”的挫折感,这类学生也不会有厌学感。

综上所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时间、学习策略、学习能力等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分化现象,有19%左右的学生学习比较困难。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习惯差、学习方法不当等因素,教师的教学方法、师生关系、教材的难易、教学量、学习环境等都是影响学困生产生的因素,但学生本身的问题是产生学困生的主要原因。

三、学困生转化的有效途径及尝试

1.创立和谐的学习环境,培养独立学习能力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学困生本来学习成绩就不理想,自信心不足,如果教师再经常指责、讽刺,就会使他们处于一种紧张、焦虑的情绪状态,师生关系就会疏远,甚至对立,这些都不利于学困生自信心的形成和学习的积极主动。

因此,教师要以恰当的方式与学困生平等交往,了解、研究他们,不歧视、讽刺他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用真心关爱他们,用真情感化他们,建立一种互相支持、互相理解的和谐师生关系。

(2)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班干部是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的重要助手,笔者曾指导班干部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以关心、爱护同学为主,营造团结、友爱的氛围(当然,对违纪现象要制止,事后照样做朋友);②发现学困生的特长和爱好,据此由点及面,促其转变,要知道,学困生也有一颗追求上进的心;③齐抓共管(别总是等着纪律委员说话),影响和带动你周围的同学;④每次发言,都要发自内心地表扬一位同学或倡导一种风气,特别要善于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⑤召开班干部会议,请其谈发现的问题,出计谋,抓落实。

(3)培养独立学习能力。学困生缺乏自信心和独立精神,过分依赖他人的帮助,缺乏主动学习的自觉性。2014届有位女同学经常课后向笔者反映:“老师,这么多的东西怎么整理啊,我自己花了好几天时间,可一点头绪都没有。老师,要不你帮我整理吧。”针对这样的学生,笔者首先帮她分析过度依赖他人的不良后果,明确如何矫正,该养成什么样的行为。如告诉她,如果笔者帮她整理,她以后就会过度依赖老师的见解,自己没有创新,最终会害了她。最好的方法是学习教师分析问题的思路,举一反三,形成自己的见解。

2.采用分层教学法、学案教学法转化

教师的教也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分层教学法、学案教学法是提高教学效率,有针对性的解决学困生问题的教学法。

首先是学生分层。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学习能力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为优等生,约占全班人数的25%;B层为中等生,约占全班人数的50%;C层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约占全班人数的25%,这种层次划分是呈动态变化的,每半个学期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对层次进行调整,该升则升,该降则降,以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将学生分层次一般采用三种方式:学生自定层次、教师公开分层或暗中分层。

其次是教学分层。教师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面向全体,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在实施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分层:

(1)目标分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学生可以根据各自对应的目标进行学习。如笔者在2014年12月在进行必修1专题六第2课《卓尔不群的雅典》的教学设计时,将其教学目标分层为:全体学生都要知道下列基础知识: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的内容及作用;懂得通过对以上知识的了解,掌握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和具体表现。第一、二类学生要能够客观评价雅典民主政治的是非得失;学会提取相关史料的有效信息、表达出正确的意思。

(2)提问分层和讲授的分层。提问分层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当中。施教分层次是课堂教学中最难操作的部分。课堂讲授同一教材内容,以相应的三个层次的教学程度施教。从基础开始,分层设计问题,分类指导,教、学结合,分层设计练习,分层布置作业,学生们人人参与,各得其所,最终全面完成教学目标。如在《卓尔不群的雅典》的教学中,让第三类学生就 雅典民主政治的建设过程、雅典民主政治的具体表现、雅典民主政治的是非得失三个问题进行简单归纳总结;第一、二类学生通过相关史料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内涵、特点、启示,并要表达出正确的意思。

(3)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学习。课前设计导学案,将教学目标及不同层次学生要求、不同层次的知识点、探究的问题、练习等内容印发给学生,组织学生进行预习。各学习小组组长课前进行检查,课堂上各学习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或由老师督查提问。如在《卓尔不群的雅典》的教学中,课前就发放《卓尔不群的雅典》学案,让学生课前预习,课中、课后分层练习。

(4)练习的分层。教师设计课堂练习题时,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特点,设计难度要呈梯形。作业分口头作业和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分层和操练一致,只是要求更高,书面作业的分层与课堂练习题的分层一致。

(5)考试分层。每个单元结束后,都要进行单元测验。测验题的设计分为A、B卷,A卷为基础知识题,难度小,占100分。B卷为有些难度的题目占30分。要求C层学生只答A卷,按满分100分计算;A、B层的学生A、B卷均答,A卷折合成70分,B卷30分,他们的总分仍为100分。

在教学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对学生的正确评价。对能够达到所属层面要求的,特别是达到高层要求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个别达不到本层要求的学生,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进行分层指导。教学中要遵循上不封顶的原则。要求A层学生尽可能尽善尽美,要求B、C层学生努力向更高层次递进。笔者常把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比作悬在不同高度的苹果,让各类学生多能跳起来摘到苹果,使他们都能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增长知识和技能。

2014届高三第二个学期,笔者曾碰到一位原先报考美术后来又改读文科的学生,因为原先历史基础就比较薄弱,后又因美术的专业考试落了很多课,对要在这么短的时间(还有四个月高考)重新学习历史,这位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回避心理,历史学科就干脆放弃不学了。

针对这样的学生笔者采用分层教学法。具体步骤包括:第一、低起点。前两个星期我们要求他达到的目标是两天掌握一小节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我当前的上课进度,由于接触频率高和反复强调,目标对他来说“跳一跳”就可达到。第二、小步子。对他在一个星期内掌握的知识点进行书面测试,由于测试范围不大,难度不高,自然会把学生产生学习挫折的频率减至最低限度;第三、多活动。在课堂上让他参与学习活动,增强自我表现的机会,获得足够的成就感。第四、快反馈。在这位同学取得进步时,哪怕是微乎其微的,也要对他进行鼓励性评价,以增加学习信心和培养成功的信念。后来这位同学历史成绩有所起色,对历史学习的恐怖心理逐渐改善,使他获得成功的体验,克服自卑性,增强自信心,达到学习上的成功。

3.建立档案,个别辅导,跟踪服务

实行由任课老师分别承包学困生的办法,建立“学困生转化档案”,目标到人,责任到人。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个人基本情况;第二,亲子关系状态;第三,个人心理特征、兴趣、不良倾向;第四,学困成因;第五,应对策略:如①多与孩子谈心,不断激励学生。②课堂上,多给他提供回答力所能及问题的机会。③放学后,进行单独辅导。④多与家长沟通,家校共同努力等。第六,巩固提高措施。

学困生的学习基础通常比较薄弱,学习成绩也不理想。教师应及时对他们进行课下辅导,指导他们采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1]教师进行个别辅导,一要及时,二要耐心,三要保证时间。“如果能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帮助,95%的学生(5%的优等生加上90%的中间生)能够学习一门学科,并达到高水平的掌握。”对于学困生而言,也绝对会有相当的提高。辅导时,教师应该主要教会学生怎样听课、做作业、复习,怎样观察、记忆、联想等方法。

两年来,本课题组针对学困生的问题,采用分层教学法、学案教学法等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因材施教,使所授课班级学生的成绩逐步提高,收到良好的教学教育效果。

例如在2014-2015学年度,高一年实施了分层教学法、学案教学法等转化学困生的对策后,学生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更可喜的变化是学生兴趣的提高、良好习惯的养成。

但同时我们也理性的看到本课题的问卷调查范围还不够广,所得数据有一定局限,解决学困生的方法还须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钟祖荣.学习指导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