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创设生本课堂,促进有效学习

时间:2024-05-11

黄彩莲

【摘 要】所谓“问题”对广大师生来说并不陌生。在传统小学数学的“灌输式”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让学生获取知识,精心设计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必然会受到限制。久而久之,学生成了机械式的去接受知识的容器,成了被动的学习机,逐渐产生“你按他动,你停他不动”的学习依赖性。长期以往学生会对于这种“点击式”提问产生厌倦,便会失去对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发展数学思维,提高教学效率也就成了空话而已。

因而,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需要找准学习的突破口,也需要讲究巧设问题的艺术。基于此,创设生本课堂,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这将对学生在生活中学好数学起着积极的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整个数学学习过程的主人。

【关键词】以生为本;巧设问题;课堂延伸;有效学习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学生一旦有了疑问,便会设法进行思考剖析、探索、解答。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因此,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数学更加有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问题,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问题来源生活,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使学生真正成为整个数学学习过程的主人。

一、找准学习突破口,让问题来源于生活

学习数学需要直切重点,突破难点。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上课的注意力集中持续时间往往只有15分钟左右。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找准重难点,找准学习的突破口,为更加有效学习而努力。

例如:在学习“十几减8”时,我将例题改编成一道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停车场里停着16辆颜色各异的小汽车,上班时间到了,居民开走了7辆车后,又开来5辆停下来。(出示课件)

提问: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解决什么数学问题?汇报交流后,教师鼓励大家想出了计算的不同方法,真了不起!在多样的算法中继续强化“想加算减”和“拆十法”。

教学中,教师通过借用生活中的素材,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获得了不同的数学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我们都应及时给予学生鼓励,表扬他们有创新求异思维,这是难能可贵的。这样,既尊重和保护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又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既发展了“异”,又求得了“同”,即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创设和谐环境,引领学生质疑解惑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普遍感到要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不容易,特别是低段教学更为困难。学生只有对学习发生兴趣,才会产生学习探索的内驱力,才会去思考去发现。那么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欢迎学生提出问题,决不因为学生问题的幼稚而无理地取笑学生。特别是低段学生,他们的心理是稚嫩的,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呵护。而我们要用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尽量缩短与学生的距离,要让每个学生敢问,形成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例如:利用课前课后时间教师走进学生课余生活,和孩子们一起嬉戏,做游戏,引导他们提出问题,也可利用课余时间答疑。

这样给孩子创设宽松的环境,他们会时不时地提问:

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学习100以内的加减?

老师,我来出题你来算?88+99=?55+100=?……

有的还会夸夸自己已经知道多少的数学算法。这时教师顺势利导,随着学生问题的生成,逐一解答,并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期盼。师生互动交流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学习主动性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课堂延伸,引导寻找数学元素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基于此,教师在处理教材信息时,创设的问题情境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也就越容易从生活经历中获得抽象数学知识,也就越容易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来,亲身感受到数学与生活间的紧密联系,学习必会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例如:一年级下册中认识图形(二)让学生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授课前,要求孩子把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各种形状的物体带到教室来,教师没有直接让学生把图形描下来,而是设计了激发学生思考的一个环节:“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把物体上这些形状不同,大小不一的面在纸上展现出来呢?”恰似一颗小小的石子,敲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高潮。他们个个跃跃欲试,都想亲自去摸一摸,动手画一画,在纸上印一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自己亲自动手操作、探究、交流等活动方式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体会“面”在“体”上,然后通过练习检验学习效果。

学生亲历了数学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这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又自然地实现学生学习数学的实效性。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努力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有所发现问题,有所迁移。例如:在教室里找到哪些物体的面是今天所学的图形,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引导启发学生在路上,家里,公园里等场所看到过的物体中找到今天所学的图形。这样设计不仅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且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亲切与自然,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励学生质疑,在学习过程中抓契机,引导学生认识问题来源生活,不仅能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的状况,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者变为一个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

四、亲子互动交流,培养数感发展思维

生活是一个大课堂,培养低段孩子口算能力,要重在平时,贵在坚持,保证孩子口算练习的时间,最好天天练,每次练习3~5分钟,效果肯定会很显著的。比如,引导家长和孩子一起计算,看谁算得快;和孩子互相出题,算术,等等。时间、场地也可以不固定:放学后、吃饭前;小路上,公园里。这样可以充分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口算训练,特别是低年级孩子,要使他们不断具有新鲜感,才能发挥天天练的效果,达到脱口而出,为以后学好数学打下良好基础。教师还可设计亲子互动交流平台,引导亲子互动,他们间以“你出题我来答”来探究数学的奥妙,培养数感,发展思维。

例如:

① 比59大1的数是( ),比59 少10的数是( ) ,比59多30的数在第( )列的位置上。

②比100小1的数是( )。

……

上述是笔者在数学问题生成实践中所得,从找准突破、巧设问题、课堂延伸、亲子互动等几方面论证问题生成教育的可行性、实效性,体会数学的神奇。运用问题生成教育,启迪智慧,是打开孩子心灵的一扇窗户。总而言之,只要教师给予学生问的权利,设计问的氛围,指点问的路子,倡导生本课堂,养成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探索问题的习惯,如此坚持下去,学生一定会形成积极探究的氛围,创新思维能力也一定会从整体上得以提高,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学好数学。

参考文献:

[1]成尚荣 主编.《学会数学地思维——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3]《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4年,1-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