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性格与教育

时间:2024-05-11

【摘 要】素质教育把性格的塑造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詹姆斯、塞内加等中外作家、学者也说过“塑造良好的性格”的重要性。的确,一个人良好的性格的形成,是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回首自己的教学生涯,本人愈发觉得语文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良好性格塑造的最佳途径。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应如何进行有效的性格塑造教育?成为当今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门话题。

【关键词】中学语文;性格塑造;思想教育;审美教育;生活实践

性格的塑造是心理素质塑造的核心内容,在当前提倡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在教学中渗透性格的教育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如何?是刚毅还是懦弱、是沉稳还是轻浮、是热情大度还是郁郁寡欢、是锋芒毕露还是孤僻高傲……不仅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甚至是以后的人生。正如美国著名作家詹姆斯所言:“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

良好的性格与智力发展的关系告诉我们:性格作为一个人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特征,必将贯穿于人的全部行为,包括智力行为中,因此良好的性格塑造理应像智力、能力开发一样,作为教育教学的目标之一。那么语文教学应怎样进行良好性格塑造的教育呢?

一、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思想功能,激发学生自我完善性格塑造的动力

性格塑造中的思想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懂得良好的性格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制约作用。了解哪些性格特征应当摈弃,哪些性格特征应该着力塑造。这方面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可利用的材料。

(1)通过介绍作家、作品,树立榜样的力量,对学生进行良好性格教育的渗透。语文教材多是名家名篇,这些名家的形象多为后人所景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学中介绍作者时,重点介绍良好的性格在作家成长过程中的推动作用,针对学生的实际,将学生的自发意识转化为以他们为榜样的自觉要求。如在介绍《沁园春 长沙》作者毛泽东时,着重介绍了毛泽东在青少年时期,就树立了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世界、创造新天地的壮志豪情,教育学生要成就一番事业,首先必须胸怀大志,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在介绍《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艾青时,着重介绍了本文的创作背景。诗人艾青在铁窗中看到飘飘雪花触动诗情,追忆儿时被大堰河养育的往事和大堰河悲苦的命运,怀着对大堰河的感激和赞美,才写下了本诗。由此教育学生要心怀感恩,做一个有着博大爱心的人。

(2)通过形象生动的范读讲解,帮助学生体味文章丰富的思想内蕴,激发学生性格完善的动力。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语言、行动是思维的外在体现,“言为心声”。如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中,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体现了蔺相如在对敌斗争中的足智多谋、英勇不屈、毫不妥协。“渑池会”中,秦王欲侮辱赵王,令赵王鼓瑟。蔺相如针锋相对,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也逼秦王鼓瑟。“渑池会”的语言描写刻画出了蔺相如蔑视强权、置生死与度外的形象。在“负荆请罪”事件中,蔺相如又是另一种态度,表现出隐忍退让、宽宏大量和“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崇高精神。通过形象生动的范读讲解和学生反复诵读,创设了一个大智大勇、威武不屈、深明大义的人物形象,从而使学生获得情感的陶冶。

(3)作文教学中可采用抄写格言、自拟格言,写自己性格的分析等方法。如《向你介绍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性格的弱点,扬长避短,自我完善。

二、充分利用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功能,在审美中陶冶塑造良好的性格

语文教材中有一部分是文学作品,我们要充分利用作品的内容、语言、形象、感情引导学生欣赏作品,辨别真假、善恶、美丑,逐步提高欣赏作品的能力,帮助学生进入审美客体中去与作者神交,与作品中人物神交,在体味作品“美”的同时,使心灵净化,达到性格塑造的目的。在《苏武传》中记叙了苏武被匈奴扣留胡地十九年,九死一生而不改民族气节的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张衡传》中这个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测验地震仪器——候风地动仪的科学家,对科学所表现出来的笃实求真、从容淡静、不慕虚荣、潜心才学的科研态度,是值得学生仿效的。学生从课本中,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也净化了心灵,吸收塑造性格的有益养料。

要充分发挥审美教育这一功能,教师必须整体把握文章的构思,把语言、形象、感情三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语言文字中进入美的境界,去体会作品所表达的喜怒哀乐和深刻丰富的情感,从而引发学生感情的共鸣。同时,教师还可以进行审美的再创造活动。如教完《苏武传》后,可要求学生写读后感,让学生加深对苏武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思考,这样可以对学生良好性格形成起到陶冶作用。

三、充分利用课外活动阵地,在语文的课外大课堂中为学生提供性格塑造的生活实践大舞台

我们知道,学生的性格大部分是在后天的各种实践活动中不断形成的,性格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说得好:“沉默这种习性是在经历了生活中的无数不幸后才养成的。”当下,全国各地中小学的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风起云涌,语文教学要拓宽教育渠道,抢占课外活动这个阵地。如可动员组织学生参加诗社、辩论演讲社、漂流书社、编排和播音社等社团活动,还可组织学生到厂矿、军营参观等,要求学生写日记、心得体会。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使学生从创作、与人合作、手工活动中,培养细心观察、勇于思考、勤学苦练的习惯;从工人身上学到吃苦耐劳、严谨求实的品质;从军人身上学到服从命令、英勇无畏的精神;从集体活动中锻炼自制力和纪律性等。

总之,对学生良好性格塑造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培养学生对自己性格进行积极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教育,是性格教育的主要目的,也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任务。只要我们从课内到课外,把握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会培养出学生良好健全的品格。

作者简介:

施泽清(1961.9~ ),男,汉族,福建省晋江市人,本科学历,现为三明九中工会主席,语文高级教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