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在泉州采访期间,我们受到了教育,收获了感动。细细品味,意蕴流长。在这里,小活动折射出大品牌,小场景反映了大主题,小花絮蕴含着大道理,一个个由小画面、小镜头组成的故事虽小,但充满了灵性,能打动人、感染人,体现出泉州市关工委品牌的精髓。通过一组组镜头,您一定会深深地被泉州关心下一代事业的蓬勃生机所感动。
——本刊采访组
点赞!百场党史宣讲为党庆生
点赞!17年红色讲解为党坚守
无论风吹雨打,无论山高路险,五老的奉献无处不在。
看到这几幅照片,你肯定会为五老的辛勤付出感到震撼!
〈闪回〉:“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过去30多年了,我把一些战斗的经历写出来,是让大家了解并继承先辈的意志。” 石狮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熊晓宝正在给孩子们进行宣讲。
〈闪回〉:在永春县横口朱德红军纪念馆,一位五老在一幅地图前绘声绘色地讲起了朱德的故事。他说:“我生在革命老区,是老区人民把我培养成人民教师,我有责任、有义务宣传红军精神,让红军精神扎根于人们心中。”他就是林兴阵。
两次宣讲,地点不同、形式不同,但他们的主旋律是相同的:表达爱国之志,抒发爱党情怀。两位五老都有相同的话语“有责任和义务传承红色精神。”也有相同的期望“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我们为熊晓宝点赞!看似一场普通的宣讲,却成为一个永恒的记忆,因为这次宣讲后,石狮市关工委建党100周年宣讲正好100 场。石狮市关工委的五老宣讲队伍,在建党100周年的辉煌时刻,用自己擅长的方式为红色宣传呐喊助威。
我们为林兴阵点赞!一句朴实无华的话:“我已经退休了,我自愿在纪念馆当一名讲解员,这正是我发挥余热的好机会。” 今年81 岁的林兴阵十几年如一日,像苦行僧一样在纪念馆给参观的游客义务讲解本地的红色故事。在担任讲解员以来,林兴阵讲解了300 多场次,参观人数3 万多人次。他用鲜活的语言使孩子们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嗨!爱心助学真是雪中送炭
在泉港区峰尾镇,不大的操场上,传来了孩子们欢笑声。镇关工委带着学习用品、校服等慰问品,给青少年送去了问候。
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刘厚顺介绍:“8年来,镇关工委共发放帮教助学、扶贫济困款项739 万元。”
爱心助学需要雪中送炭不是锦上添花。现在的峰尾镇,8 个村助学助困一片红,村村有助学助困基金,共16 个。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泉州,爱心助学的故事比比皆是。晋江有爱心公益团队,安溪县发动爱心人士来捐助,石狮市多渠道募集500 万元,每年用利息收入作为爱心助学金。
1995年,泉州市关工委率先在全市开展爱心助学活动,五老凭着“婆婆的嘴”“媳妇的腿”“慈母的心”“长辈的爱”,跑学校、进村居、走企业、入庙堂,号召全社会的力量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据不完全统计,26年来全市各级关工委共筹集并发放助学金6.2 亿元,资助大中小学贫困生80.4万多人次,其中市关工委本级发放助学金1700多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6500 多人次。
瞧!孩子们过上“最闽南”寒暑假
看了这几幅图片,你一定会感到新奇。在这里,极具闽南味道的物件经过老艺人的演绎,被赋予了灵性。
每到寒暑假,鲤城区关工委组织各基层开展“闽南文化走进快乐冬令营和夏令营”活动。
这些非遗文化也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各肤色外国友人都争相一睹为快。如江南新区各街道的“火鼎公婆”和“香龙”制作表演诙谐滑稽。孩子们通过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度过了“最闽南”的寒暑假。
非遗文化承载着地方文化的诸多精华,是闽南人民智慧的结晶。“让闽南文化后继有人”这是泉州各级关工委和五老共同的心声。
听!孩子们的歌声真美
瞧,南安市码头镇的假期夏令营兴趣班好热闹。身穿各种服装的孩子们,在关工委和五老志愿者的指导下,那股认真劲,那姿态、那眼神儿,不由得让人感慨。
曾几何时,一到假期,孩子就无人看护,成为很多外出务工家长的忧虑。但是,码头镇党委、政府采用关工委、村、学校三者联办形式举办兴趣班,不收取任何费用,挽住了留守儿童心头那渴望学习的情结!
“申遗成功了,别提多高兴了,我也要努力学习非遗文化。”见到我们到来,正在学习南音的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争相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美丽如画的诗南村是柏斯琴行老总吴天延的故乡。走进诗南村青少年社会活动中心,真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里的孩子人人学习管弦乐,处处都是美妙的声音。
“爸爸妈妈在深圳打工,家里只有我和70 多岁的奶奶相依为伴。”9 岁的小陈轻声讲述着自己的留守生活,“两年前,来到这里,优美的环境和和蔼的老师,深深地吸引了我,特别是这里的爷爷奶奶待我像亲孙女一样,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我学会了很多知识,还学会了感恩、懂得了回报”。
书法课堂上,孩子们泼墨挥毫绽放艺术天性;灯谜课堂上,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体验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在古筝课堂上,孩子们畅游在宛转悠扬的曲乐中……老师和五老教得认认真真、毫无保留;孩子们学得一板一眼、有模有样。
据了解,今年暑假,由关工委、五老、专业教师、返乡大学生等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承担起兴趣班的指导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南安市关工委在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方面,已经形成了由点到面,横竖相接的局面。现有供青少年活动的社会活动中心42 个。2016年以来,全市各活动中心共开办各类兴趣班626 班次,参与活动的留守儿童和外来工子女达18217 人次。一座座孩子们开心的“避风港”正在南安市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了。
泉州市关工委办公室孙雪萍介绍,像南安市码头镇这样的活动中心,在全市“遍地开花”,总量达171 个,每年还在不断增加。特别是码头镇采取镇级主导、村校协同的方式,是创新青少年社会教育模式的鲜活样本。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