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王芳国
【摘 要】收集资料一方面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养成敏感的信息意识、形成收集利用信息的能力和信息道德。随着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和教学的需要,让小学生查资料,且把这些资料与课堂教学结合的做法逐渐多起来。本文重点从收集资料目的、方法、内容、途径等方面探讨如何加强对学生搜集资料的有效指导。
【关键词】学习;方法;搜集;整理;指导;策划
收集资料,作为新课程改革中作业的一种新形式,与传统的口头作业或书面作业相比较,更能显现它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自主性。实施新课程以来,收集资料在不知不觉中已成为教学中一项学生常规性作业。其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拓宽生活视野,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推动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然而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关键性的问题:
一是缺乏兴趣。从整体上看,学生对收集资料缺乏足够的兴趣。有的学生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不得不从一些教辅书上摘录一些,或者干脆照同学抄一两句,纯粹是“只求有,不求好”。课堂交流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场面: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有的学生能够说出一大堆相关资料,有些同学就少得可怜,资料面很狭窄。
二是不会处理信息。我们在课堂上常常会看到这种情况:有的学生虽然收集到了自己需要的资料,但这些资料有的是满满几页纸,读一遍也要十来分钟,有的是文中的字都不认识,站起来念都念不通顺,到最后读的人似懂非懂,听的人更是稀里糊涂。甚至某些资料与收集的目的大相径庭。这时的课堂交流与其说是资源共享,还不如说是浪费时间。学生收集到资料,却不会去加工处理内化为自己所得知识,那么这样的收集、这样的拓展对于学习有没有价值就是个问题了。
随着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和教学的需要,让小学生查资料,且把这些资料与课堂教学结合的做法逐渐多起来。这为课堂的拓展提供了可能,是件好事。可是,当前绝大多数小学生对于调查搜集资料不重视,不习惯,参与积极性不高,对于所收集的资料也不会进行整理。大多数家长也对这项作业不重视,认为可有可无。我们的老师也很少对查阅资料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只是简单布置一下:“明天要上××课,请大家回家查阅相关资料。”在课上也只是找几个同学介绍一下,为学习新课做个铺垫,而有时候学生查阅的资料对不上教学的要求,没有多大用;即使资料都好,老师也不敢占用过多的课堂学习时间来研究学生所查的资料,学生在课堂上却没有得到充公的展示和利用的机会,学生收集查阅资料的积极性不高。因而,这一教育环节的价值基本没有体现出来。
那么,如何对学生搜集资料进行有效的指导呢?我们教师在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整个过程中,就必须精心策划指导。
一、搜集资料目的明确化
资料查阅不能漫无目的,到网上看到有点关联的资料就眉毛胡子乱抓是劳心费时又收效甚微的。资料查阅是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并善于在教学中将二者有效整合起来。有的课文需要大量具体、形象的图片、影像等资料来加强学生的认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适合辅助以查资料的形式进行教学。
比如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组安排的是“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这一主题,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遭受到的屈辱历史,感受新中国成立后的巨大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那么,在布置学生收集资料时就应在事前向学生明确查找这方面的相关资料。因此,我在学生作业中就明确指出,从祖国近代史上遭受的屈辱历史、新中国成立后的伟大成就两方面去收集,可以查阅相关文字图片资料,观看相关影视作品,或者听家长讲有关故事。
这样,教师布置查资料时,查阅目的明确了,学生操作起来就有路可循了。
二、查阅资料方法科学化
查阅资料是一种学习,必须讲究方法,才能保证高效。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根据个人学习能力、家庭条件等对学生进行分组,任务分工,小组合作或单独查阅,然后进行交流、分析、整理,形成学习资料。我们常采用这几种方法:
(1)调查访问法。首先让学生思考什么人可能拥有自己想要的资料,自己身邊的亲戚朋友哪些人在哪方面有什么特长。再根据所需资料的特点有目的向他们询问,请教。在请教他人的过程中,应带好笔记本,及时把相关信息记录下来,回去时再整理。另外,还应指导学生在与人交际的过程中尊重长辈,谦虚有礼貌。
(2)网络检索法。信息时代,网络无疑是最快捷的信息来源。我们可以利用学校电脑课的机会,让学生熟悉各种常用搜索引擎,教会学生通过互联网利用“关键词检索”法来检索相关资料进行网络学习,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学习时空,丰富学生的学习材料,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效率。
(3)查阅报刊书籍法。报刊书籍含盖的资料丰富,查找起来又方便。最好的场所是图书馆。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应提醒学生按馆内的分类索引去查寻,会更快捷。
三、整理资料信途径息多样化
如果学生收集来的资料丰富但混乱,这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效率也不高。那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有效的整理。
(1)卡片摘录法。教学生制作“信息资料卡”。我在教室内布置“读书角”,引导学生养成每天阅读课外书报,收听广播,收看电视新闻的习惯,并把其中有价值的或与学习有密切关系的资料摘抄在“信息资料卡”上。卡片上端注明“标题”、“类别”、“资料来源”、“刊登日期”,以便分类保管和查阅原文。
(2)分类剪贴法。用一本硬面抄,前面空几页写好分类目录,平日找到好的资料,就剪下来(或复印下来)贴在硬面抄内,编上页码,再在前面目录中记上标题。这样搜集资料简便省力,检索、运用起来也十分方便。
四、展示资料形式丰富化
教师一般采取的展示资料的方法是让学生读一读、看一看,这样的方式使用多了学生就厌烦了,教师要学着变变法子,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比较方便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有:
(1)利用信息课,组织故事会、辩论会、演讲比赛等,创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收集了信息,如果没有机会展示,得不到老师、同学的认可,便会渐渐失去兴趣。定期开展信息交流活动,不定期地组织故事会、辩论会、演讲比赛等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我仍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这以单元主题为例。学生在上新课时交流了所了解到的祖国历史之后,结合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以“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进行演讲。再针对比赛情况,对优胜者给予表扬、奖励、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调动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兴趣。
(2)组织剪贴报、手抄报展览评比,为学生搭建一个收集和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平台。
为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动手制作剪贴报,办手抄报。开始时,可以办综合性的小报,随着收集的资料不断丰富,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所拥有的资料和兴趣爱好,学办某一领域的专题小报。如《有趣的汉字》、《我爱科学》、《动物报》等。在实践中,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收集信息对自己学习的帮助,才能让学生产生坚持不懈地收集信息的兴趣,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总之,在学生搜集资料的整个过程中,只要我们能有效指导,就能使搜集的资料作为教材的延伸与补充,成为一种优秀的课堂资源,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带来更深一步的理解,形成良性的循环。
参考文献:
[1]陈颖.低年级学生搜集整理信息能力的培养[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9).
[2]陈彤.探究活动中搜集整理信息的策略[J].教学月刊,2006(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