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中政治教学主体性研究

时间:2024-05-11

周正明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我们一向强调的,但直至现在,仍然不乏填鸭式满堂灌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不是学习的主人,而是被灌输的对象。当代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个性,提高探索和研究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民主和科学的氛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看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那么,教师应怎样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自主学习,自觉探索

以往的政治课上,教师大多是以本为本,以纲为纲,以讲授知识为主要任务,以学生听懂为目的,只强调自身的发挥,不关注学生学习的动力的大小,不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树立和形成。将中学政治课堂变成单向的灌输,根本无从谈及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这不可避免地造成政治课的空洞、乏味,缺乏吸引力。要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切实改变教师的授课模式,把握好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树立和形成。教学过程应该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应该体现学生认识的发展过程。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对学科学习的态度是更加积极还是消极?对学科学习的自信心是更加强烈还是弱化?教师必须用眼神去关注学生,用“心”去与学生交流。以自己满腔的热忱、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用自己的语言魅力,人格魅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自己说服自己,自己探求未知。我们不能把教材的基本结论先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和论证展示出来,那样学生掌握的只是教条;我们也不应该要求学生盲从教师或书本内容,那样培养出来的只是教条主义者。我们要允许和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寻找、收集论证自己观点的材料,进行有理有据的论证,用课前自己收集的相关材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做到“言之有据”。

第三,选择适当的授课方法。在师生学习共同体中,教师既是课堂的调控者,又是教学的引导者。在指导学生探求道理时,要把握初中学生身心的特点:易于把握感性强的知识,而对于理性的知识接受能力较弱。因此,对于初中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应多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如图片、多媒体,不适宜用复杂的逻辑论证。例如讲述初一第五课《敬人者 人恒敬之》前,可让学生收集两组材料,一组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尊敬别人,受到人们的敬重;另一组是生活中不注意尊重别人的人,人们也不愿意和他们交往。这样直观地懂得应该尊重别人。

二、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增强“情感”的感染力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不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简单相加,而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是无所不知的万能者,而应成为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分享探求未知过程的学习的伙伴。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就应努力促进师生间以及同学之间的交往,用真实情感去引发师生间、同学间内心深处的“共鸣”,以达到“情感”的升华。

第一,感染力大小与教师的师德有着直接的联系。初中生情感丰富且易受感动。我们应该用什么去感染学生呢?俗话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我们要用自己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让学生认识到教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讲的道理不是骗人的,接受老师的教育有利于自己的终生成长。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做到“为人师表”。

第二,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及生活中的情感因素。初中政治教材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也蕴涵着较丰富的情感因素。如,初三教材第三课中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图片、香港澳门回归的场景,都是我们激发广大学生爱国情感的好素材。学生的生活中也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如,学生中见义勇为、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我们完全可以充分的用此点燃学生内心的正义之火,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

第三,善于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创设情境的手段多种多样,既可以通过简炼、生动的语言,也可利用小品、辩论、录象、挂图等活动或媒体。例如,我在上初一第七课《让人三尺又何妨》时,要求学生对书中的“小季的犹豫”的事例用小品的形式进行演绎,学生通过表演前的精心准备、表演时的情感体验、表演后的总结和思考,对同学间的宽容和谅解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促使学生自觉养成宽厚的美德。

三、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任何实践总是在一定的认识指导下进行的。人的道德品质总要“外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而这正是衡量政治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积极创造条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既可以更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同时能有效的实现政治课的“导行”功能。

第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小处着眼,小事入手,激发动机,使他们乐意自觉去做。如在讲到书本《人格不可辱》时,给学生说明,人格往往通过姓名和名誉体现出来。我就要求学生身边小事做起,不随便喊别人的“绰号”,既要珍惜自己的名誉,又要尊重别人的名誉;既要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又要尊重别人的人格尊严。这既结合了书本知识,又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因而取得了实效。

第二,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制定明确的行为公约。组织学生根据书本内容,结合实际,共同讨论并制定相关的行为准则,有利于实现“导之以行”的目标。例如,为了使学生对班级尽责,我在上初一第一课《我们的新集体》中的“优良的班风我们自己创”时组织学生讨论一份《班级公约》。这种规定是学生集体讨论的结果,他们不仅乐于接受,而且愿意按照这些要求去主动实践。

第三,激励学生在课外行为实践中创新。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自己的认识。在课外实践中,应该鼓励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书本知识是指导而不是教条,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材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这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人翁意识。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想增强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教师需要放下架子,和学生一起,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