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民国时期的一部中学语文教材

时间:2024-05-11

陈蔚然

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中学生,一部好的语文课本,对他们实在是一个谆谆教导的良师益友。它所涵载的人文精神,却是对初生之犊的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发生深刻影响的一盏指路明灯。它没有正襟危坐疾言厉色的说教,而是通过思想进步,格调高雅的散文、诗歌、书信、游记,一题一事的议论文等形式,和风细雨地,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在美文的欣赏和诵读中,把自己的立场、观点慢慢地转移到文章作者这方面来,达到教化的目的,从而也提高了学生逻辑分析和写作表达的能力。我在1937年春踏入中学的门槛,从老师手里接到的朱剑芒编的《初中国文》。就是这样的一部书。

在开宗明义的第一册里,朱先生给我们选了几十篇美文,其中令人印象最深的是:

鲁迅五篇:《秋夜》《好的故事》《雪》《风筝》《藤野先生》。教我们懂得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

苏雪林三篇:《扁豆》《金鱼的劫运》《秃的梧桐》。教我们怎样处理人和自然,人和动植物的关系;

冰心四篇:《寄小读者》中的第七、十二、二十三、二十六等篇。教给我们什么是亲情和友谊。什么是人间的爱。

许地山的《春底林野》《落花生》;朱自清的《匆匆》《荷塘月色》《背影》,叶绍钧的《藕与莼菜》等,让我们欣赏什么是美的文笔和美的心灵。

那些课文中所含蕴的诗情画意,令人陶醉在一片文艺气氛中,把人引入一个崭新的精神世界。这些作者顿然成了我们崇拜的偶像,引导我们积极去找原作者的其他著作。如鲁迅的《野草》,苏雪林的《绿天》《棘心》,冰心的《寄小读者》等。作为课外读物。我们自拟题目的作文,也出现了《小麻雀的劫远》《上天马寨去》(仿冰心的《到青龙桥去》)等习作。

这套语文一共6册,每册大概有50到70篇课文。编者巧妙地避开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设置的种种条条框框限制,大量采用了我国进步作家的充满‘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的作品,给当时死气沉沉的语文教学吹来一股清新的春风。编者考虑到学生年龄的增长,入世程度的加深,逻辑分析能力的加强,对政治经济问题的日渐关注,对民族国家内忧外患的关切,其选课内容也从身边琐事逐渐扩大。引导我们身在校园而胸怀天下。凡是对一个时代青年应该认识到的人文见识,都尽量包容,可以看出编者的良苦用心。如果把课文粗略分类,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知识性的:天文地理历史掌故美学哲理政治经济中外风物风俗习惯

人文性的:传统伦理道德情操做人处世待人接物人生抱负爱国情怀田家民族社会问题世情险口人生多艰

修养性的:毅力勇气艰苦奋斗同情弱小批判丑恶人类良知自由思考牺牲精神学习精神

文艺性的:古今诗词古今美文艺术欣赏

方法性的:治学方法读书方法应用文体

关于美学、哲理,民族、国家、社会问题方面,选文以梁启超、蔡元培、胡适为最多;文言散文则多唐宋明清的名家如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归有光、郑板桥等;语体散文和诗歌则首选朱自清、叶绍钧、郑振铎、郭沫若。

本书的编者抱着对青少年无限的热情和爱,殷切的期望和父辈的理性,希望通过这部书的教化。来塑造他理想中的青年形象。他又像一个导演,选用的文章就是一个个演员,生旦净丑末按顺序出场,该怎样表演,说些什么台词。都由导演安排,按照他理想中的模式。给观众展示一个崭新的精神世界。这里要的是真善美,容不得半点矫情、夸饰、作假和媚上,也不要枯燥无味的政治说教。这套课本遴选了古今中外诗文300余篇,在浩如烟海的古今文字中。要精选出有血有肉。言之有物,文采斐然,可作青年范文的名篇,实在是一项浩繁而又有相当难度的系统工程。编者朱剑芒先生本人是一个很有才华,很有成就的诗人兼散文家,却没有选入他自己的一篇文章,可见朱先生的谦虚和无私。

从总体看来,无论编辑体例、内容深浅、文言和语体的比例等。都经过编者深思熟虑。尽善尽美。我在这里很难提出意见。不过,我却觉得,古诗词的分置似乎比新诗少很多。令人有印象的不过是以《诗经:小雅蓼莪篇》(以缅念父母的辛劳为主旨)和文天祥的《正气歌》为代表的一、二十篇。朱先生是个诗人。曾加入以柳亚子为首的《南社》,他本人著有《复泉居士诗文集》《剑庐诗存》《南社诗话》等著作。为什么在这个选本里对诗歌刻意来个厚今薄古呢?我猜想,这部书是1933年编的,当时的文艺界革命气氛还是很浓的,以鲁迅、茅盾为主帅的。文学研究会。的大部分作家都受过北伐革命的洗礼,大力提倡思想革命、文学革命,当时的报刊上也很少发表古体诗词。很难想象,一群朝气蓬勃的中学生。在球场上奔逐争锋之余,又在花前月下摇头晃脑地吟咏旧体诗词吧!

在本文的最后,让我援引这部书里的一段课文,来纪念我们初中阶段的黄金岁月吧!

叶绍钧《藕与莼菜》的一段:

……向来不恋故乡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了。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起这么深浓的情绪?再一思索,实在很浅显的:因为在哉乡有所恋,而所恋又惟在故乡有,便萦着系着,不能离舍了。譬如亲密的家人在那里,知心的朋友在那里,怎得不恋恋?但是仅仅为了爱故乡么?不是的,不过故乡的几个人把我牵着罢了。若无所牵,更何所恋?像我现在,偶然被藕与莼菜所牵。所以便怀念起故乡来了。

所恋在那里,那里就是我们的故

乡了。

(选自《凯迪网》)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