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丁怡莲
【摘要】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由于低年级孩子受到年龄、课外阅读量的限制,缺乏基础的朗读技巧。本文从第一课时读通课文、第二课时读懂课文和读好课文三方面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旨在提高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朗读能力。
【关键词】朗读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54-01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在母语教育的起步阶段发挥着奠基作用,直接关系到识字写字、写作、口语交际教学等各个方面。新修订《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抓住课题,读通课文
朱作仁教授提出课堂教学要三实:真实、朴实、扎实。这些观念给我们以启迪,扎实、有效读通读顺课文并进行有效地识字,应当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追求。“当前很多课堂抓住了‘有感情朗读进行展示,忽略了‘读得正确,通顺这样的基础,忽略了应该达到的‘让全体学生学会读课文的现实需要。”我非常认同这句话。特别是在低年段的课堂里,老师在没有让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往往已经拔高了要求,理解课文的内容了。
低年段课文多的是带有故事性的童话或是文字优美的抒情散文,《乌鸦喝水》、《称象》、《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司马光》,一篇篇文字优美,情节生动,而且扣人眼球的课题常常是孩子们提出疑问的话根:乌鸦为什么要喝水?它是怎样喝到水的?……问题提出来了,我们不妨跟着孩子们的思路,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把课文读通。就如周一贯老师所说,第一课时就是要引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字正腔圆。而且,在“读通读顺”这个环节,老师也大有可为。
二、抓住重点句,读懂课文
朗读应注意文本的特点,以文本为基础而正确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课本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目,是一个个饱含知识的载体,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把这些知识细细地全部消化,吸收,是不符合学习规律的。因此,应该大力提倡一课一得。要让学生每节课真正有一点实在的收获,哪怕是一个词语,一句话的含义,一段课文的背诵,或者一种好的学习方法,都应该抓住阅读的重点,启发学生进行重点语句的理解性朗读。
1.在读准语气中读懂课文
低年级课文有许多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这些故事中一般有人物的对话及人物的心理叙述。这些对话和叙述能很好地体现任务的特点,这就是课文的重点。如二年级上册课文《从现在开始》。
教学片断:(在学生自读课文第二节后)
师:猫头鹰当了大王后,感觉怎么样?
生:神奇极了。
师:假如你现在就是猫头鹰,你怎样给动物们下命令。(生读句子)
师:你们觉得他够神气吗?
生:神气。
师:你们也想试试当这个神气的猫头鹰大王吧。
(齐读。自此学生读得出神入化)
……
师:你们刚才说大家不服猫头鹰,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因为猫头鹰让大家叫苦连天。(板书:叫苦连天)
生:因为大家听了都议论纷纷。(板书:议论纷纷)
师:(出示挂图)你们看,动物们都开口说话了,他们在议论些什么?
我们也当小动物议论议论,开始吧!
……
师:大家的意见真不少,可是猫头鹰是“万兽之王”我们都得听他的,只好天天熬夜,一个星期下来……(做关心状)哎呀,动物朋友们,你们怎么啦?
师:把你们的苦都叫出来吧!(学生做‘叫苦连天状)
师:确实是太苦太累了,谁能把动物们难受的样子说出来。
师:难受吗?还不够,再难受些吧!
(生难受地读,全场笑)
师:小朋友的想象真丰富,说的也不错,现在我们把这段话连起来读一读,请男生当神奇的猫头鹰,女生读旁白,比一比谁读得好,演的像。
这里,紧扣“议论纷纷、苦叫连天”两个词语,设法唤起生活体验,让学生在设身处地的情景中充分想象,充分朗读,老师恰到好处地相机引导、概括,把教学层层推向深入,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情感得到有效激发,独特体验得到充分展示,语言的感知、理解、表达得到有效训练。
2.在读好重音中读懂课文
一个句子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同。确切地说,低年段的学生是在先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找到句子的重音部分。
一年级下册《春雨的色彩》,“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本身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感受课文中蕴含着的道理和情趣。因此,在朗读这句话时,重读“到底”,让学生凭借课文展开想象。
3.在把握语速和语调中读懂课文
语速的快慢,语调的抑扬顿锉直接影响着感情表达。不同的文体,所采用的语速和语调是不一样的。学生能用合适的语速语调朗读课文,意味着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有了一定的深度。
三、 读演结合,读好课文
通过前面的读通课文和读懂课文,学生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但这时的理解是零碎的。要真正达到口诵心惟,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理解,即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进行再一次的整体性朗读,加以感悟,读出自己的感受。
1.分角色读一读。
《小蝌蚪找妈妈》,通过前文的理解性朗读教学,学生已对等不同角色的语气、语调有了区分,这样的课文进行分角色读课文,也能带动一些弱差生也参与进来,提高对课文的整体理解。
2.演一演故事。
演故事,既能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又培养了表演能力,还能最大限度的激起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把学生零散的理解梳理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一年级的《要下雨了》、《小蝌蚪找妈妈》、《棉花姑娘》等等,我让大家去记记每个角色说的话,想想每个角色的表情、动作,然后分别选了几组孩子进行表演,请其他孩子当旁白。通过演,孩子们仿佛身临其境,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课文内容和其中的每个角色,把自己真正融入了这个童话故事中……
正如《朱作仁谈朗读》一文中指出:“讲读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总之,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只有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情境中阅读,学会阅读的方法,把听、说、读、演等相机结合,相互渗透,就会相得益彰,一定会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为他们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受益一生。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朗读学》 张颂 著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3]小学语文教学论中《朱作仁谈朗读》 北京 中国人民出版社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