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农村中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与对策

时间:2024-05-11

黄能兴

【摘要】由于社会、家庭、个人因素的影响,在农村中小学生中产生了这样一些特殊的群体——学困生。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关注、家庭的重视、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爱护与帮助,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学困,成长为身心健康、充满自信的学生。如何使学困生走出学困?有哪些具体的策略呢?

【关键词】学困生 走出学困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77-02

一、农村中小学学困生的成因

农村中小学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因素很多。有社会环境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等各方面的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各地工厂如雨后春笋,纷纷破土而出,各行各业迅猛发展,招工、招聘广告随处可见。读书不再是跳出“农门”的唯一途径。“拼命”读书的不如开出租车的;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的随处可见;而一些低学历的人,现在却成为大老板,生活过得春风得意······所有这些现象,都给学生产生新的读书无用论。因此不少学生无心读书,只思玩乐。不少学生挡不住网络游戏不断诱惑,经常偷偷上网玩游戏、看黄片等,造成视力严重下降,上课时看不见黑板上老师所写字,感觉越学越难,慢慢地放弃学习,成了学困生。

2.家庭因素方面:目前“六大一小”的家庭结构不少,小孩成了家中小皇帝,无理、任性成了当代小孩的代名词。在农村,很多父母在小孩还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了老家让老人看管,这些孩子就是留守儿童。而大多数老人,只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成长;因此在物质方面,有求必应,生活方面小心呵护,而对孩子的不良的行为和习惯,都是一味的迁就。留守儿童在老人的溺爱、缺少父母之爱和家的温馨,缺乏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下成长,不少留守儿童性格逐渐养成孤僻、懒散、任性、毫无责任心。学习无人能监管,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学困生。

二、转变中小学学困生的一些策略

1.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消除读书无用论的错觉

在社会上,学历不高,但也能大富大贵的人确实存在,但终究是少之又少。这些人大多是家庭有雄厚经济基础,父辈们已经为他们铺好了致富之路。大学毕业短时间内没找到工作的,也是存在的。这并不代表社会上不要文化高的人才。要看到一时没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往往是因他们对工作比较挑剔,有的是太高估自己的能力与价值,不愿脚踏实地,从事普通工作,想一步登天找到那些工作又轻松,待遇又高的工作。因而找不着工作的。在任何时候,有文化高学历的人群,比普通的人的生活要好得多。更不用说是国家领导人、科学家、公务员了,哪个不是大学毕业的?可以说有文化的人永远是社会的主宰者、是社会潮流的引导者。

2.建立互助友爱的班集体,让学困生感受“家”的温暖

老师要充当好学困生的第二任父母, 积极建立互助有爱的班集体,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互助友爱的班集体去感化学困生的心,弥补学困生在家庭中缺失的爱;点燃他们心中自尊和进取的火花,引导他们一步步上进。在教育转化工作中,老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坚持正面诱导,以理服人,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让学困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同时在学生中建立一对一的帮扶活动,让学困生感受学校的温暖,同学的友爱,学有所依,学有目标,学习有动力,有信心。这一点,我经常用于我所任教的学生身上,效果不错。

3.关注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实施情感教学

(1)积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消除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达到心理相容,学生那紧闭的心扉才可能向教师敞开。互敬互爱,团结协作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取得成效的最基本条件。教师只有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与信服,才有说服力,才能让学生努力去学,不断改变自己,克服自我,提高认识。既增强了学困生学习的动力和信心,也更好地激励学困生学好知识。

(2)用真诚去感化学困生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师要真正做到爱护学生,想学生所想,苦学生所苦,并根据不同学困生的情况给予个性化的辅导与帮助,关心学困生的每一个成长,每一次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再差的学生都有闪光的一面。对学困生要注入满腔热情,尽心尽责,用自己的真情去感化学生,假以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为社会学,为父母师长学,更为自己而学。

(3)对学生要充满信心,相信学生能学好。

学困生学困原因虽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自己能学好没有信心,而教师一定要对学生充满信心,相信学生能学好。只有教师首先肯定学生能学好,才会对学生充满热情,充满信心,并把这一信念宣染给学生,学生才会得到感染且对自己充满信心,才有了学习的动力,教学才能得以更顺利地开展。教师要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一信念,这就意味着教师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探索成功的教学法。

4.努力改进教学法

(1)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吸引学困生参与学习

学困生学习差,学习注意力也差,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差。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积极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吸引学困生不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例如:引入无理数时,我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古希腊科学家希伯斯(Hippasus)因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对角线是一个奇怪的数,并且证明出它不能用整数或分数表示,但这打破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条,于是毕达哥拉斯命令他不许外传,但希伯斯却将这一秘密透露了出去,毕达哥拉斯因此大怒,便将他处死。希伯斯发现的这类数是什么数呢?通过故事提问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善用肢体语言协助教育教学

学困生不但学习差,自制能力也较差。本人认为,善用肢体语言批评、暗示,很多时候比直接用语言训斥要好的多。比如用眼睛看着他眨眨眼,笑一笑,或者边讲课边走到其桌前轻敲两下,或者拍拍他们的头、背,效果都很好,学生乐意接受,很快改正,且不影响教学。有时,教师也可用肢体语言与学困生做好上课认真听课的协约。通过协约来管理学生,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能保持师生的和谐关系,这对管理学困生的学习和纪律,帮助学困生尽快走出学困,效果不错。

(3)加强对学困生的学习辅导

学困生除了基础差,一搬接受能力也较差。所以要加强学习的辅导,但在辅导方法上不能完全等同于其他的学生,应有所差异,为此本人进行了以下的辅导措施:

1)适当降低能力要求,重抓基础知识

对学困生的辅导重抓基础知识,降低对能力的要求,从最简单、最基础的知识进行引导,适当放慢语速,尽可能让学困生都听得懂,记得住,学得好。学生只有学得好了,学习兴趣才会慢慢地提高,自信心也增强了。在学生提高自信心的情况下,再慢慢深入,要注意保持让学生学有所得。实践证明效果不错。

2)注意每次的辅导量,化整为零。

根据学困生接受能力慢,接受能力有限的特点,适当调整每次辅导的容量,宁少忽多,但力求所学内容学生都能懂。以少讲多练的形式进行辅导,要使学困生每次都有新的收获,有成功快乐的良好心境。这样学困生才会对学习保持有信心,有兴趣。

3)课堂教学“因材施教”,学困生的辅导也因人而异。

课堂教学“因材施教”;学困生的辅导也因人而异。要力求做到显浅易懂,习题训练要做到先易后难,要不断提高学困生学习的自信心。为此,对学困生要加强课堂训练督导,课后及时辅导。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成功的体验。发扬学生的优秀个性,推动学习的进步。

学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更需要精心的呵护与帮助。教师要想法帮助他们走出学困,树立信心,找出最适合于学困生走出学困的方法,使学困生尽快转化成为身心健康、充满自信的阳光学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