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吴卓君
【摘要】本文对志愿服务实践载体进行调查论证,探索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中被广泛肯定的重要载体,对大学生思想引领和政治发展中所起的正面作用与深远影响,帮助和促进高校与社会间形成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进一步揭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志愿实践 道德载体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56-02
志愿实践本文主要是指在大学生能力范围内,由大学生自愿组织参与、不计报酬、改进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公益实践活动过程。本文通过随机抽样调查,对志愿实践服务前后的大学生的道德水平进记录测量,从道德认知水平、道德行为规范两个主要方面进行同质性前后问卷设计,记录和对比研究样本的数据变化,论证志愿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和重要性。
一、调查的开展实施:
本研究以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为例,分别进行了前后两次同质性调查。第一次同质性前侧调查,针对研究对象总体随机抽样,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3份。第二次同质性后侧调查,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1份。经过对调查数据的汇总分析,对大学生志愿实践前后思想道德水平变化有了较为清楚的了解和认识。
二、调查的结果分析
1.道德认知水平的前后调查结果分析
在对道德认知水平的研究中,两难故事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L.Kohlberg)对道德判断问题提出的著名研究方法,并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在道德教育研究上普遍适应。本研究参考采用“海因茨偷药”以及“王小姐的婚事”两个典型两难故事进行问卷设计。测量时,测量对象根据自己真实感受和想法进行作答,回答结果没有绝对评价标准。本测量可根据问题的不同回答判断个体道德发展所处的阶段和成熟程度。经过前后侧调查,对数据结果分析如下:
(1)大学生总体处于习俗水平与后习俗水平范围。调查结果表明,无论是前侧结果还是后侧结果,样本中绝大多数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处于习俗水平及后习俗水平范围。结果说明大学生普遍具有基本的道德认知能力,对道德行为和道德标准有大体正确的判断能力,适应社会道德素质发展,思想道德认知能力正常健康发展。
(2)后侧结果中,后习俗水平比例较前侧结果比例提升。结果说明经过志愿实践活动,研究对象的道德认识水平得到进步,具体表现上升为能够自觉的履行道德规范,并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作为道德行为的基本依据等结果,也证明了在志愿实践活动中,大学生道德素养往积极方向发展,个人道德素养要求从被动变为主动。
2.道德行为习惯的前后调查结果分析
人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在其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作用于社会或他人的行为结果。它一方面受到道德认知的支配,同时也会受环境氛围的熏陶影响。本研究就日常生活中各种常见场景和行为选择进行问卷设计,包括道德行为性质判断、日常道德行为选择、网络文明行为习惯等维度,对样本进行前后测试。
(1)大学生道德行为受环境影响较为明显。调查发现,在志愿实践前,大学生在表率性行为方面,如“闯红灯”、“上课迟到”、“遇到突发状况视而不见”等行为表现比例较高,在志愿实践活动后,以上行为表现比例均由大幅度下降。志愿服务前,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习俗,没有明确的道德规范要求和榜样作用要求。志愿服务时,大学生所实践的环境倡导主流思想,对大学生的言行举止和品行表现提出明确的要求,通过大学生自身的行动营造正能量氛围,也影响着同行者。参考对象、监督群体或身份象征等环境条件的相互影响,能短时间内直接或间接影响大学生道德行为选择,规范行为表现。
(2)大学生在后侧调查结果中,在社会主流道德价值认同感,社会道德行为的正义感和道德判断的是非观等方面较前侧结果更为稳定和强烈。如“发现扒窃行为,愿意指证”、“公车插队现象,大胆劝告”、“志愿奉献活动,积极参与”等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感类数据反馈中,志愿实践后的意愿程度较志愿实践前有明显提高。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其道德价值判断标准没有明确界限,而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实践团队有明确的任务目标,有清晰的团队形象塑造要求,有正面的团队文化和道德价值标准。对实践者明确的要求,促使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道德行为结果反馈成就感更加强列,道德行为习惯更趋稳定,团队道德情感和意志更坚定。
三、对志愿实践载体的建议与思考
笔者认为有针对性地提升对志愿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开发,引导社会群众对志愿实践的正确认识,加强家庭教育在志愿实践中的参与度,可共同促进大学生道德实践载体的开发、建设和完善。
在志愿实践公益服务中,政府可尝试加大推进力度,培养和扶持科学完善的社会公益机构,为大学生志愿实践团队提供榜样作用和指导影响。通过社会团体的影响力,加强志愿实践的舆论宣传,协助团队与企业之间的互助合作,营造正确健康的志愿实践氛围。
志愿实践作为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形课堂,师资指导力量亟需加强。实际上,在实践过程中却鲜有专业老师对大学生志愿实践中的思想道德价值取向加以科学引导,错过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时效。高校应合理分配显性课堂教育和隐形课堂教育的师资力量,鼓励思想政治教育老师参与到大学生志愿实践中。
参考文献:
[1]郑金凤.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2]徐玉钦. 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式的有效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3.
[3]高娱.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D].陕西师范大学,2012.
[4]张翔宇.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聊城大学,201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