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汪丰慧
【摘要】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深入,心理辅导活动课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学校课堂教学和学生管理中。本文对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存在的误区和心理辅导活动的“形神兼备”三个方面来对论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形神兼备”进行阐述。
【关键词】心理辅导 活动课 形神兼备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256-02
心理辅导活动课不同于一般的教学课程,该课程是在学生没有任何学习压力的情况下,并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放松心情的学习课堂环境。然而,在当下很多传统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教学活动中,却常常会发现一些只有华丽外表,注重心理活动课的形式,但是却没有将心理辅导活动课程最基本的理念体现出来,无法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有效提升。
一、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开展需要团队合作,在开展心理辅导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团队合作、小组讨论、相互帮助等方法来促成全体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以此来达到心理辅导活动的目标。心理辅导活动课程需要学生能够通过自省的方式来获取到相应的感受,在心理辅导活动过程中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主线,让学生在心理辅导活动课程上达成自我成长。
二、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存在误区
首先,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心理辅导课程的理念与目标,表现为大多数的心理辅导活动形式多样,活动效果好,但是却无法给学生带来明确的心理辅导效果。其次,有一些教师把心理辅导活动课与品德课程相混淆。认为心理辅导活动课与品德课教学的最终是让学生健康成长并具备有良好的素质,他们把心理辅导活动课看作是品德课的延伸。导致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学生的思想行为要符合规范,教师很少以沟通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沟通,而是以教育者的身份把整堂课变成说教,从而导致学生心理紧张,使心理辅导活动款染上了浓浓的德育课的色彩。最后,目前大多数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流程为:暖身活动,导入,活动分享,经验整合。课堂模式基本固定,而且小学、初中、高中都基本上沿用这套课堂模式,缺乏应有的变通和创新。
三、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形神兼备”
1.形神兼备——心理辅导活动课堂模式的创新
以往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四阶段”教学模式在不断地实践中也显露出了自身不少的局限性。要在40分钟以内完成四个阶段的教学内容,不能使学生去深入体验与分享,使心理辅导的活动过于零碎、片段化,一个又一个的活动缺乏联系,开展的主题活动不够深入,导致心理辅导活动的效果只停留在浅显的表层体验上。崔昌淑指出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的不同角度和侧重点,能很好地解决教学中的某个问题,但往往忽略了另一些问题。“三段阶梯式体验”教学模式是其在实践和研究四阶段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第一个阶段,主要解决学生对主题的初步体验,使学生对即将开展的活动有一个表层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游戏、视频、故事、简单的活动来展开。第二个阶段,对主题的第二次体验,使学生对活动有一个基本层面的认识。在教学中,把第一个阶段的活动进一步推进和分解,或把活动提高难度和复杂化,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基本问题,在情感上有所体悟。第三个阶段,在前一阶段积累的情感和认知的基础上,把活动中的认识和体会与自己的心理体验结合起来,走入自己的内心,而面对个体发展难题。
2.形神兼备——三阶段教学模式的价值取向
三阶段把学生的体验放在首位,通过层层递进的设计使学生有较为深入的体验,三阶段教学模式中一个主题活动贯穿始终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分享与交流感受。三阶段提倡动静结合,在看视频、听故事的基础上添加心理游戏、心理剧、心声传递个别咨询等动态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动静结合将对来说具有更强的趣味性和参与性,以动态活动来带动学生体验,从而达到心理辅导的目的。心理辅导活动应设计简单、易操作才会有更多的教师愿意去实践并保持长期发展的动力与信心,使心理辅导活动课能够有较为长远的发展前景。
3.形神兼备——师生之间的和谐互动是的三阶段教学模式的实质
教师在心理辅导活动课堂上要建议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要树立起有原则价值中立、无条件积极接纳、非指导性教学三种教学理念,准确把握朋友、引导者、催化剂三种角色,以此来加速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原则价值中立是指要以教育为目的,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较明显的价值偏差的时候,教师要把握引导者的角色,积极利用团队合作,同学合作,学生自我帮助等方式,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既达成了心理辅导的目的,同时又保护了学生自尊心不受伤害。无条件积极接纳是指教师要在学生对心理辅导课堂上的想法时要把握好朋友的角色,以学生为中心,无条件的接纳学生的想法,加速学生内心世界向教师敞开。非指导性教学是指教师要把握好催化剂这一角色,以情感为基础来发挥学生的潜能,通过师生之间的合作来促进学生的自我升华。
心理辅导活动课时是当前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方式,只有让心理辅导活动不光有华丽光鲜的外表,同时还要有内涵,只用做到有心理辅导活动课做到形神兼备,才能在宽松、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帮助学生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1]徐惠娟,周杨经.对心理辅导活动课专业化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06):15-17.
[2]崔昌淑.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教学模式与专业突破[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19):10-11.
[3]钟志农.是心理课,还是思品课?或是……——谈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四个区别”[J].思想理论教育,2007,(18):80-83.
[4]朱久良.对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几点认识[J].校园心理,2009,(06):415-417.
[5]尹晓军,徐儿.心理辅导活动课:学科性质、活动基点与教学成效[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19):4-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