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网络媒体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创新探讨

时间:2024-05-11

伍艳丽

【摘要】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网络技术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我国传媒行业的进步,且越来越多的高校利用网络媒体来辅助教学。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较为单调枯燥的学科,所以应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对其进行革新,探究教学形式的多样性。网络媒体具有双面性,在革新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挑战。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应善于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开展思想政治课程的创新教育。

【关键词】网络媒体 高等院校 思政教育 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53-02

近年来,网络媒体发展迅速,为人们带来了更为宽阔的视野,便捷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丰富了人们的研究和学习,同时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机遇,也发出了挑战。网络媒体使用最为广泛的群体便是学生,是最快、最深接受网络媒体的群体,大学生关系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发展,思政教育直接关系着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直接关系着的国家发展与进步。因此,在网络媒体现代社会中,高校需紧随社会的步伐,善于充分利用网络,发挥网络媒体技术优势辅助教学,将网络媒体与高校思政教育高效结合,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

一、网络媒体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 网络媒体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着利与弊两个方面,网络媒体为虚假信息提供了传播的途径,也可以辅助高校思政教育达到教学目的。网络媒体所具备的开放性特点,丰富了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其具备的海量内容、传播速度、交互性及直观生动等诸多特性,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载体和平台,让思政教育模式多样化,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善于利用网络媒体的正能量,创建丰富、健康的现代化网络平台,培养学生的思政观念,同时强化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律观念,全面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高效开展。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利用网络传媒搜索直观生动的教学素材,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及健康向上的品质,促进高校思政教育有效性的提升。此外,网络媒体为师生之间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拉近彼此的距离,学生对教师通常都有一种敬畏的距离感,缺乏沟通和互动。利用网络媒体这个虚拟空间,师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解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感,增强互动和交流,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2.网络媒体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

首先,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挑战,自由、丰富、虚拟、难以调控是网络媒体最为显著的特性,网络媒体即传播正面的内容和能量,同时也发布着诸多负面的内容和信息,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偏执的个人主义等不良信息。这些因素的存在,对那些是非分辨能力薄弱的学生来讲,影响是极坏的。较多的学生沉迷与网络游戏,封建迷信和邪教信息等糟粕的传播,对学生的思想意识、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严重的影响。其次,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带来的挑战,在网络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传统的教育模式必须革新。网络媒体的丰富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素材,这与传统教育模式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冲突,传统灌输式和说教式的思政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要求。网络媒体具备的交互性和平等性,实现了人们之间随时随地的互动交流,随时搜寻到想要的信息,所以传统说教式的思政教育模式逐渐凸显出各种弊端。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革新教学模式,实现教育与网络的结合,实现思政教育的及时性、灵活性和生动性。最后,网络媒体的虚拟性带给高校思政教育的挑战,虚拟性是网络媒体的本质特性,这一特性让网络媒体成为不受监控、主张个性的自由空间,也是这一特性让网络媒体沦为人们发泄不满和负面情绪的平台,给人们提供了逃避现实,逃避生活的空间。长期生活在这种状态下,沉溺其中,势必会造成心理和思想上的各种缺失,严重者会产生心理问题。因此,面对网络媒体的负面影响,高校思政教育者必须善于把握网络媒体的优点,扼制其缺陷,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网络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及网络媒体的特点

1. 网络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任何时期,思想政治课程都是各大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思想政治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认识正确的社会行为,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由于不同的学生处于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不尽相同,形成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无论是生活方面,还是学习和心理方面都存在差异。网络媒体时代背景下,信息传输速度的提升,学生间信息的传播更为广泛,网络媒体的这一特性会对学生的社会行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网络媒体时代的思政教育,教育模式必须具备灵活性和多样性,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相互尊重,教师需从心理角度给予学生丰富全面的引导,提高学生的是非分辨能力,对不同的社会行为做出准确的判断,是对学生的负责,同样也是对社会的负责。

2.网络媒体的特点

网络时代,倡导平等和自由。学生通过网络媒体获取随时随地的社会信息,相互互动交流,学生借助网络平台自由发表言论,这些言论无形中对人们产生着影响,大部分人的相同观点、共同言论,必会对整个社会舆论产生影响。学生即是网络信息的发布者,同时也是接收者,网络媒体的虚拟性,人们可以隐藏自己,也可公开,人们彼此之间建立一种平等交流的机会,不受地域局限,不受国界限制,更加自由,网络信息传播速度迅速,且互动化显著。此外,网络信息复杂繁琐,通常以碎片的形式存在与学生的记忆中,大量的信息并不能形成完整的记忆,头绪繁多、相互纠结的信息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思想产生误导,致使学生价值观念缺乏主体,判断能力薄弱,会对网络信息全信全听,导致自我判断能力的丧失。网络媒体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冲击力度是比较大的,相对传统的灌输式思政教学形式,网络媒体更具吸引力,网络媒体的号召力与渗透力毫不掩饰的呈现,对高校思政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网络媒体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创新策略

1.高校思政教育观念的创新

随着网络信息化程度的逐年提升,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不仅是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革新,实质上是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崭新的价值观念和教育理念,转变传统教育思维方式。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和创新,首先应解放思想、转变传统观念,具备强烈的现代化意识,积极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学,积极研究、探寻网络中的全新文化和思想,强化自身网络应用能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善于运用真理和真诚去感动、号召、说服学生,强化教师本身的服务意识。给予学生主体地位充分的尊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引导、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正确教育和调控自身,进而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主动性。

2.高校思政教育内容的创新

首先,把握教学关键,注重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网络中的交流工具,如微博、微信、QQ等工具都具有隐蔽性和匿名性,所以学生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肆无忌惮的散步谣言、发泄不满。所以,高校思政教育应注重强化网络的道德教育,创建完善的道德标准。其次,突破重点,网络信息包罗万象,各种真的、假的、美的、丑的形式不一的内容。所以,在实际的高校思政教育中,需将教学重点侧重于学生自身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行为方面。意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敏感性,以及认知道德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在道德价值社会多元化的形势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3.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自身素养的创新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提升,结合现代化教学方式努力提升自身思想素养,教师应善于运用网络媒体,拓展知识面、积累储备知识量,借鉴、学习新型的教育模式和手段,强化自身修养。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媒体优势,第一时间采集各种有效新信息,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关注的热点与学生开展分析和讨论,如一些群众性问题,以及具有倾向性的问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是社会中思想较为活跃的群体,所以必须随时关注全新理念,创新教育观念,打造符合高校实际的信息化网络教育平台。

四、结语

总之,网络媒体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工作平台,创新了思政教育教学手段,革新了教育模式,丰富了育人环境。此外,教育工作者应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其理性运用网络媒体,为高校思政教育拓展全新的发展途径,提升学生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石敏.基于网络媒体的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创新[J].新校园(上旬刊),2015,(4).

[2]石伟华.利用网络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2,(14).

[3]王致兰.试论基于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难处与措施[J].中外企业文化(下旬刊),2014,(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