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议初中生如何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时间:2024-05-11

谢园

【摘要】初中生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十分重要,阅读也要讲究方法,以解决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高阅读的效果,为学习好语文打下牢固的基础。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教学要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关键词】初中生 语文阅读 问题 方法 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55-02

初中生的语文阅读十分重要,因为他们可以在阅读中获得一些知识与精神的食粮。阅读活动,能够提供给学生的文化产品是很多的,包括古今中外的一些优秀文化。阅读中获得能力是潜移默化的,文化可以塑造初中生的灵魂,使他们的精神更加充实。应该说,使年轻的心灵能够在短时间内走出十分遥远的路程,就只有阅读这个途径。还有感情、智慧、灵气、激情等,都是可以通过阅读得到的。当然,阅读要注意吃透内容的内涵,把握其精神实质,这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致。

第一,初中生语文阅读的问题探索

从现在初中生语文阅读的情况看,大多数学生的阅读不是积极主动的,也没有什么阅读的目标,且阅读时还需要进入一种有序和高效的状态。也就是说,语文教师要研究这样的问题,即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质。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初中生阅读存在着一些问题。

阅读走过程。语文教学是学习的过程,不是摆样子,走形式,做给人看的戏剧,而是要认真揣摩语言,仔细推敲文字,深入把握情感。否则,语文教学就得不到该得的东西,只剩下空空的一张皮,没有富有灵气的东西出现。比如阅读一篇散文,就要注重分析语句的灵气,作者在通篇构思上有什么独特之处,而不是机械地把文章通过表层的阅读来分成几段,然后把段意总结一下,而形成一种单调的模式,至于作品中语言特点、结构布局、思想内涵、情感哲理等,学生一无所知。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兴趣阅读,也没有思路进行分析,只是简单重要文字的读音,一遍又一遍,在原地踏步走,层次稍微深一点的内容也没有办法掌握,更谈不上什么掌握了。

方法程式化。阅读有阅读的方法,不同文体、不同内容、不同语言,就要有不同的阅读方法。比如阅读诗歌,就必须舒缓绵延;阅读小说,就必须生动形象;阅读戏剧,就必须激情澎湃;阅读散文就必须体味内涵。另外还有抑扬顿挫、模拟语气、强化情节、渲染氛围等,都有不同的阅读方法。如此,才使学生乐意参与、主动参与。现实教学中,一些教师只依赖于多媒体,以为打开了电脑就是跟上了时代步伐。当然,这跟一些教育机构评判教师语文教学的标准与方法有关,有的甚至把是否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作为评价一堂课优劣的标准,导致语文教师上课就打开多媒体,然而并没有什么新鲜内容出现,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教案简单化。学生是一个个的个体,或者说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教师备课要讲听课对象考虑进去,因是面向特定的群体来传授知识。只把关注点放在知识上、教材上、步骤上,没有把学生的具体形象铭记心中,那样的教案有什么丰富内涵呢?教案必须关注对象,必须有重点难点,必须有教学目标,必须预设结果。

第二,语文阅读教学要注意把握全篇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看成一件艺术品,看它的的整体美的特点是怎样的。阅读时,就是用声音来体现这种艺术品的美,反复咀嚼,反复琢磨,反复体味。通过阅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艺术特点,看到作者在构思上的独特之处。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凸显阅读重点,不能只思考写什么和怎样写,还要去更进一步了解文章为什么这样写。如《出师表》的教学,在阅读时就要品词品句,咬文嚼字,以体现其包含的语文味。这种语文味就是读出来的,反复地读,深入地读,思考地读。如此,学生可以通过听、看、读的过程来感受语言,进而感知理解文章,形成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语文课上的书声琅琅就是语文味的一种表现。学生得到老师的指点,就会掌握字音、感情和技巧,同时沉浸在文章的深意之中。当然,阅读还要注意品,像《出师表》这样的文章,角色模拟,品味人物心理,这就是一种品。

第三,语文阅读要培养学生的优良习惯

阅读是一种习惯,让学生形成这种习惯就会受益终生。一拿起课本,马上就自觉不自觉地读起来,在阅读中积累,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陶醉,于是阅读能力提高了,理解能力提高了,分析能力也提高了。语文阅读要经过教师的精心选择,要让学生多读、多写、多用,慢慢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让心灵中的风雨和蛟龙产生,于是乎灵性就有了,激情就有了,才气就有了。在阅读教学中,除了专门规定时间,还要指导学生具体的阅读步骤和方法,让他们有意识地去搜集课外知识,多搞摘抄,多做笔记,并且持之以恒地去做,最后的结果就是知识面得到拓宽,阅读效率得到提高。值得一提的是,做读书笔记可能不像动口读读那样简单,这就需要教师来带动和引导,先从最简单的起步,如写点批注,写点体会,写点评价,慢慢地就形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语文教学效益的高低,学生才最有发言权。因此,语文教师定期或不定期与交谈,征求他们对自己教学工作的意见或建议,听取他们的诉求,解除他们的困惑,然后反思、总结,制订新的阅读计划。如此,学生阅读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杨连成:《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语文教育,老师的定位在哪里》,《光明日报》,2010 年 7 月 28 日.

[2]王爱娣: 《从〈项链〉的教学看美国语文教育的价值追求》,《现代语文》,2005 年第 9 期.

[3]孙晓菲: 《上师大教授:中小学语文教育应与课文内容说再见》,《东方网》,2010 年 12 月 30 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