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金属切削加工及设备》课程构建研究

时间:2024-05-11

【摘要】《金属切削加工及设备》课程不但具有较强的综合实践性,而且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因此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一些高职高专学校的学生在学习时感觉更困难。即便是一些学习比较优异的学生,在走向实际工作岗位时,却发现自己的能力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导致这些问题的发生主要原因是由于该课程教课内容的架构及教学的方式。依据该课程的特征、教学方式及目的,创建了由教学过程和工作过程相结合的一种创新型教课方式。

【关键词】《金属切削加工及设备》课程  重要性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39-02

前言  《金属切削加工及设备》课程是高职院校教学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该课程是充分融合机械设计与制造类专业的一门课程。在学习该课程的过程中,不但要求学生要掌握金属切削过程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求学生必须熟悉各种金属切削加工的方式。除此之外,学生还必须掌握各种金属切削设备的基础知识及基本的使用技能,为以后职业技能知识的学习及技能培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能够彻底消除该课程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难题,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更为了能够培育出高素质机械设计与制造类技能型人才,因此应该大力开发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融合的《金属切削加工及设备》课程新模式。

一、《金属切削加工及设备》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行业发展的不断深化,许多高职院校教学方式也在逐渐进行改革。如今,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力争达到“工学融合,校企联合”的综合型人才培育的目标,坚持走合作双赢的发展道路,努力实现产学研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遵循协调性及效益性的基本规则,而且还要坚持履行导向性及创新性基本原则,始终重视《金属切削加工及设备》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最终实现以工作或生产任务为核心,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目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仍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片面侧重理论知识的教育,却忽视了实践操作部分,造成实践与理论严重脱节,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完本文课程之后,只能纸上谈兵,却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针对机床出现的问题不能进行有效的排除,尤其是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针对日常的维护和保养根本不懂,从而在实际工作中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为了顺利完成高职院校改革的目标,《金属切削加工及设备》课程也应该以任务引导法为核心,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型教学方式,对培养综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金属切削加工及设备》课程开发的整体思路

1.根据教学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思路    根据教学过程系统化对课程进行开发主要是指在对专业课程进行系统建设以及对各个教学环节的内容进行构建时,应该从整体的角度的思考,不但要使整个教学内容的构建达到机械与设计类高素质技术人才培养的标准,而且还要遵守教学的基本原则,保证各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之间满足先修和后续的逻辑关系,从而提高整个教学课程开发的有效性,最终完成学校的教学目标。

2.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思路    所谓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思路,其本质含义在课程内容及结构的设置方面。在对课程内容及结构进行开发的过程中,注重的并不是学科之间的系统化,关注的却是工作过程中的系统化。所谓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的课程名称及内容并不是指学科的子区域,而是指实际职业行动范围内的工作流程。所谓的行动范围,其实就是一个集合的意思。它不仅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基地,而且还是充分体现本课程开发的职业情景所构成职业能力的基本工作目标的总和。因此,为了提高课程开发的有效性,不但要对企业进行充分的调研及整理,还要遵循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从而达到课程开发的目的。

三、《金属切削加工及设备》课程改革的主要措施

1.重新设置课程标准等教学资料   在重新设置课程标准等教学资料的过程中,不仅要依据机械制造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还要充分参考普通机床和数控机床日常维护及保养的职业岗位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等。除此之外,为了使所设置的课程标准等教学资料充分的有效,联系实际,应该对企业进行详细周全的调研及分析,然后进行整体的分类,得到特殊岗位金属切削机床工作目标和对应的技能特点,再利用任务引导方式,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谨慎的规划,最终制定出一套新型的课程标准等教学资料。

2.对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   在对《金属切削加工及设备》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工作过程及教学过程,以任务为引导,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型教学模式,针对所开发的工作任务,配备相对应的实战训练项目,加以深入研究及学习。在完成基础的教课内容之后,还应该布置一些单独的实践项目。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积极开展教学手段的创新,除了要努力建设现代化教育设施设备及多媒体教室的开发外,还要借助各种设备及工具,尽量满足教学所需要的硬件及软件设备,从而达到多种教学手段共存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利用机床调试维修仿真软件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标,从而使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另外,通过建立机床拆装和维修实验室,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机床上进行排除故障的模拟实验及实际演练,使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充分的融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得到逐渐的提升。

3.建立健全课程考核评价制度   我们应该放弃传统的应试考试,用分数来决定学习程度好坏的评价制度,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测评的制度。在完善课程考核评价的方式时,不仅可以采取学生们进行自我评价的方式、分组评价的方式以及小组之间互相评价的方式,还可以采用教师评价的方式或混合式评价方式等对学生学习的成果进行测评。在进行考核的过程中,还要对项目进行分项测评,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的过程,再结合企业岗位考核标准及制度等。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兼顾到学生们反馈的信息、同行的评价及教学监督人员的评价等,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的考评,从而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准。

4.建立教学资料库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为了使学生在课后可以有效的进行自主学习,学校可以建立课程教学资料库,并且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上。在建立教学资料库时,可以利用动画演示或视频教学,把经常会应用到的机床借助三维动画演示形象的建立起来,充分运用视频演示方式使机床拆装过程得到尽情的展示,使得学生在进行实际机床拆装之前有了整体的了解。除此之外,还可以搜集大量的机床实物图、零部件结构图、工作原理及传动系统图等,建立图片库,方便学生查阅资料,丰富学生的眼界。另外,在学习网站上,还可以建立习题库,使学生能够进行网上测试,检验自己对知识学习掌握的程度。同时在网站上还可以提供各类机床维护保养的说明书及独立使用指导书等资料,方便学生课后学习,充实大脑,增长知识。

四、总结

金属切削机床是机械及设计类技能专业培训的重要课程之一,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课程进行逐渐的开发及改革,采取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进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斌,陆名彰,罗蓉等.基于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金属切削加工及设备》课程构建[J].当代职业教育,2014,(3):15-17,6.

[2]王丽,龚君.《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设计探索[J].科技视界,2014,(6):227-228.

[3]李琦.金属切削机床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职业,2013, (29): 81-81.

王锐(1969年10月 ),男(汉族),云南蒙自人,工学硕士,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教师,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