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黄小娟
【摘要】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学生们的思维即对相关问题的一个思考和钻研的过程,它对于学习初中数学的学生们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对数学的思维能力的高低,不仅影响着他们对相关数学知识的领悟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们对所学知识接受和消化的快慢,还对他们能否熟练掌握初中数学知识并能否加以实际的准确运用有着很大的关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需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合理地激发和引导。
【关键词】初中數学 教学模式 数学思维 创新思维
引言
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初中学生对数学中的公式、定理、概念、数字符号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教学重点也主要集中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了初中数学要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必须积极地对学生进行思维激发和引导,全面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
一、初中数学教育激发与引导学生思维的重要性
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由此可见学好数学的重要性,只有以过硬的数学知识为基础才能更好地学习今后的其他的学科,如物理和化学等。而学习好数学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有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思考方法,只有拥有了自己的思维模式之后,学生在遇到难题时才不会轻易放弃或者立刻求助于他人,而是尝试着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题目中已给出的信息,挖掘出题目中隐藏的信息,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长此以往下去,学生的学习成绩就自然会得到提高,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建立了良好的数学思维可以提高学习成绩,辐射至生活上,在生活上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成长得更快更健康,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学生将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
首先,在以往的初中数学的教学中,由于数学是一门理科,所以教师们往往在上课的时候也将理科的严谨性带到了课堂的讲课之中,他们一般在上课的时候都是不苟言笑的,从而常常会导致课堂气氛变得较为严肃,学生们就很容易在听课的时候变得十分拘谨,这就对他们思维的活跃度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影响,不利于他们对相关数学知识内容有个很好的理解和思考。
其次,在以往的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们的教学目的一般都在于提高学生们的考试成绩,所以他们的所有教学内容都是为了学生们的考试而准备,这样一种做法固然能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们的考试成绩,但教师们却常常会因为对考试内容的过于看重而导致他们在讲课的过程中很少涉及一些课外内容或是学生们有必要知晓的一些基础数学技巧,这就会使得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能学到一些与考试相关的知识和考试的技巧,而无法真正地拓展他们数学知识的脉络,更不利于他们数学思维模式的强化以及数学运用能力的提高。
三、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激发和引导学生们思维的措施
1、运用新型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讲解重难点,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这种僵化的教学过程,难免枯燥乏味,很难有效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激发和引导,更别提培养兴趣,好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多教学手段得以在课堂中运用。例如,在讲“一元一次不等式”时,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不等式的计算,容易忽视不等号的意义,没有注意不等号的变化。无论教师怎么强调,学生都很难注意到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给学生播放视频,总结学生在计算不等式时出现的各种问题,让学生在视频中找到自己做题时的影子,使学生对不等式变号这一重点知识有深刻印象。尽管是新课学习,但观看那么多计算过程后,学生会积累一定的经验,在脑海中进行记忆。接下来,教师还可以进行强化训练,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让他们自己找到重点和易错点,同时将不等式和等式的方程题相结合,让学生在解题中自主发现两者的联系,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进行难点学习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思维的发散,形成自己对于新课的认识。
2、设置有效教学环节,引导数学思维形成
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有效的环节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数学思维。如在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这个知识点时,笔者首先在导入过程中设置了问题串:(1)我们在小学里学过的哪些知识点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这个结论有关?(2)你能用你的方法把它们串联在一起吗?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达到了激发学生思维的目的,也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然后笔者又设置了让学生拼一拼的环节,以小组为单位发放多个全等三角形,提出引导性问题:老师从这个三角形中把∠1和∠2给剪下来,然后拼贴到∠3上,能不能拼出一个平角来?有多少种拼法?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了不少的拼法,都惊奇地发现:不管怎么拼,这些角加起来都是180°。在通过自己拼图操作、自己探索,进一步发展空间思维能力、形成自己独特数学思维的同时,一步一步地走向数学知识的殿堂。
3、一题多变,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
伟大的戏剧家作家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一千个读者的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传统的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都默认老师的解题方法是最佳解题方法,即使有时候有与老师不同的解题思路,学生们也都认为自己的方法不如老师而终止了自己的思考。面对学生缺乏创新思维这一困难,老师们应该鼓励学生勇于提出和老师不一样的解题方法并与同学们分享,例如在证明两个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时,老师经常会用边角边定理,即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着两个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除了这个相似条件之外,学生们还可以用边边边定理,即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因此老师要经常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并解决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教师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激发和引导。通过引导,增进学生对于新知的理解;通过激发,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和引导相结合,最终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晶晶.浅析初中数学教育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J].商,2012(17).
[2] 明卫东.初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博览群书·教育,2015(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