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莫月容
【摘要】作为《战国策》中的经典篇目,荆轲“忠、义、勇”的人物形象也随着我们的语文教学深入人心。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采用文本抽读式的解读方法来解读荆轲,可以很顺利地为学生树立一个英雄形象,但容易使课文产生了一种“离合迷疑”的色彩。在文本细读中对荆轲的文学形象进行深入探讨时,本文发现了荆轲“愚忠”、“私义”与“愚勇”的性格特质。从这种特质中我们认为荆轲不是一个英雄符号,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荆轲 文本细读 “愚忠” “私义” “愚勇”
《荆轲刺秦王》一课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学材必修二,这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三》的短文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中塑造的“忠、义、勇”俱全的荆轲形象也早已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教师们在教学当中着重分析荆轲的这三个方面的性格形象也已经成为了这篇课文教学的重难点。然而,我们在对荆轲形象进行引导分析的时候除了要分别找出表达荆轲“忠、义、勇”三个方面的性格资料,还要对这些资料做一个客观性的判断指引,解答同学们对这些资料本身的疑惑,激发同学们独立思考、完善自我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能力。这也是其课后“研讨与练习”部分第四题的要求:“对于荆轲其人其事,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强暴的精神是感人的;有人认为荆轲用行刺手段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这种举动不足取。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谈谈你的看法。”[1]但是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面临文本抽读与文本细读两种解读方法的选取,而对于《荆轲刺秦王》一课来说,文本抽读的方式往往会会带来对人物形象理解的偏差。因此在对中荆轲“忠、义、勇”形象分析的时候我们必须要看到文本抽读与文本细读所带来的理解上的差异:
一、文本抽读释荆轲的“忠、义、勇”形象
对于荆轲形象的分析,我们通常可以运用解读课文——归纳整理—一对应的方式很快地就能把文中的语言表达稍加推敲,便能引导概括出荆轲的性格形象。例如对于荆轲“忠”的形象分析,主要就有三个方面的语言资料指向:从出发动机来说,荆轲舍生忘死,敢于承担捐躯为国的行刺大事,反抗强秦,我们说他是忠于国家的;从誓言上来说,荆轲在遭到太子的质疑的时候,荆轲怒斥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2]信誓旦旦,尽表荆轲对燕太子矢志不渝的忠心;从失败后的外交辞令上来说,荆轲在咸阳宫行刺秦王失败之后,虽被八创但为了维护燕国的荣誉仍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契约以报太子也。”[3]荆轲是代表了燕国去刺杀秦王,其行动的成与败,都事关燕国的国家荣誉。现在刺秦失败,最直接的原因明摆着就是代表着燕国实力的秦武阳心理素质太差,和荆轲的行刺本事不力,荆轲将死,但是为了维护燕国的颜面也只好说出了这一番护国的话:“不是我没有能力杀你,而是我只想生擒你,所以你才幸运地保住了小命。”[4]这既是荆轲临死前的无奈之举,也是至死仍护国的忠心之迹。
运用同样的方法,我们也很快地就能概括出荆轲“义”和“勇”的形象。在此就不用进行同类细节分析。熟读课文,再对文中的语言表达稍加整理,我们不难得出以上荆轲既忠又义且勇的英雄形象。分析掌握荆轲的人物形象,这似乎也是《荆轲刺秦王》这一课文所承担的主要任务,但如果我们仅通过如此抽取主要信息式的解读方法来解读《荆轲刺秦王》,得出荆轲既忠又义且勇的英雄形象,未免会使我们概括出来的荆轲这一人物形象缺少血肉,同时也会由于我们忽略了太多容易令人生疑的文本细节而导致已处于时代前沿的同学们在重读《荆轲刺秦王》的时候仍萦绕着一种“离合迷疑”的状态。因此,针对荆轲英雄形象的塑造过程分析,我们不能只简单采取抽取主要信息的方法来进行引导性的人物概括,而是要基于文本,主动把课文中离合迷疑的色彩细节提出来或者拿到课堂讨论。
二、文本细读新解荆轲“忠、义、勇”形象
正如《荆轲刺秦王》课后“研讨与练习”第四题的要求一样,我们可以像上文一样,将荆轲的形象进行课文内容抽取式的解读概括,就会得到一个既忠又义且勇的荆轲形象,这一形象是《荆轲刺秦王》中的核心,也是我们广为赞颂的模范。但是我们只要回到文本中就会发现,荆轲的既忠又义且勇并不是被我们习惯性升华了的“纯忠、纯义、纯勇”,而是更富有人文性甚至是批判性的忠與义与勇。
忠心如荆轲,舍身忘死,燕太子丹一声令下,荆轲便采纳入秦行刺的计划,不惜为国捐躯反抗强暴。然何谓强暴?为有献于秦王,荆轲游说樊於期自砍头颅奉上,这是不是对他人的强暴?为实验行刺之刀尖利与否,燕太子丹“以试人,人无不立死者。”[5]这是不是对国人强暴?以强暴制强暴,如此可见荆轲的忠心是唯命是从,并带有血腥意味的忠心。忠心如荆轲,在遭到太子的质疑的时候,荆轲怒斥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6]为表忠心,荆轲愤然舍弃了自己所待之人,既有所待,则定是荆轲认为能在秦王殿上辅助刺秦的高手,如此轻率的决定既为后面刺秦失败埋下了伏笔,又表明了荆轲的忠心是鲁莽无谋的忠心。
义如荆轲,以“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7]的名义诱说樊於期自砍头颅,虽看似一箭双雕的好方法,但是从荆轲诱说的目的来看,取樊於期得头颅面秦主要是为国尽忠,顺带尽义,如此,我们可以退一步想,若诱说不成功,荆轲会不会强行砍下樊於期的头颅呢?由此可见,荆轲之义有私也。勇如荆轲,敢于接受行刺的任务,敢于进入“一去兮不复返”的强秦,甚至比“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8]的秦武阳相比都勇超七分,当我们带着荆轲这些英勇的举动,满怀期待地想要看到荆轲高超绝伦的刺秦技术以及继续一如前面铺垫一样的英勇事迹的时候,却略带失望地看到了荆轲刺秦失败的结果。
即使我们知道,对于无法更改的史实来说,秦王不会被荆轲刺死,燕国迟早也会被秦国所灭,从以今律古的角度来说,荆轲刺秦失败是必然的事件,但是从事件本身来看,虽说刺杀一事,本身就充满变数,无法确保成与不成,刺秦失败只是一个瞬息变化之间的偶然事件,但是从事件本身的结果来看我们难免会提出这样疑问:忠哉义哉勇哉如荆轲,已经有机会站在秦王面前了,为什么还会刺秦失败呢?究其失败成因,我们又不得不回到课文细细品味荆轲“被八创”后的那一番话来:“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9]刺秦时,荆轲“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10],乃至荆轲倒下时仍“引其匕首提秦王”可谓招招狠下杀手,而后“荆知事不就”,也就只好发出了这番外交辞令。同时这一番话既是为了维护燕国荣誉而言,也是为自己武艺不精作辩护而言的。正如陶渊明在《咏荆轲》一诗中所说的:“图穷事毕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梳,奇功遂不成。”[11]英勇如荆轲,却不能在行事前好好评估自己的能力或者本来“荆轲有所待”,却因燕太子丹的一声质疑便放弃原本极有可能是武力高强的助手,愤然出发“不测之强秦”,倒显得实在逞强了,荆轲的英勇也就带有了几分愚勇的意味。
三、结语:在文本细读中思辨性地看待荆轲这一人物形象
如此可见,运用文本抽读的方法来分析荆轲的人物形象,我们不难得出一个既忠又又义且勇的英雄形象,但是却又不免对《荆轲刺秦王》一课产生一种“离合迷疑”的印象,反而不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文中所描述的荆轲。因为只要我们对文本稍加细读就会发现,文中的荆轲虽既忠又义且勇,但是他的“忠、义、勇”的形象绝不是被我们情感升华了的纯忠、纯义与纯勇,而是我们现代意义上的愚忠、私义与愚勇。当我们依据文本把荆轲还原成一个有血有肉的荆轲,我们就会发现荆轲不仅是一个英雄形象,而更是一个人,一个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想象中都可以触摸的人,如此才能够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如果我是荆轲,我会怎么做?”从而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所启发,荆轲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并且是我们几乎家喻户晓的英雄形象,他不应该只作为一个英雄符号存在在我们的脑海里,而更应该作为一个接受时代拷问的人物形象活现在我们的思想当中,如此,我们的学习才显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注释:
[ ] 袁行霈主编.语文必修二[M]广东: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第41页.
[2][3][4][5][6][7][8][9][10]袁行霈主编.语文必修二[M]广东: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8-40.
[11]袁行霈主编.语文必修二[M]广东: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第41页.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